ZKX's LAB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有哪些

2020-10-14知识11

最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什么时候实施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暖通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缩写HVAC(Heating,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这三个方面简称暖通空调。采暖(Heating)-又称供暖,按需要给建筑物供给负荷,保证室内温度按人们要求持续高于外界环境。通常用散热器等。通风:(Ventilating),向房间送入,或由房间排出空气的过程。利用室外空气(称新鲜空气或新风)来置换建筑物内的空气(称室内空气),通常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简称空调用来对房间或空间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动速度进行调节,并提供足够量的新鲜空气的建筑环境控制系统。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有哪些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作品目录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室内外计算参数第一节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第二节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第三节夏季太阳辐射照度第三章采暖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热负荷第三节散热器采暖第四节热水辐射采暖第五节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第六节热风采暖及热空气幕第七节电采暖第八节采暖管道第九节热水集中采暖分户热计量第四章通风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自然通风第三节隔热降温第四节机械通风第五节除尘与净化第六节防火与防爆第七节设备、风管及其他第五章空气调节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负荷计算第三节系统设计第四节气流组织第五节空气处理第六章制冷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压缩式制冷第三节热力制冷第四节机房设计、设备布置及其他第七章自动控制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检测、联锁与信号显示第三节自动调节与控制第四节制冷装置的自动保护与控制第八章消声与隔振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消声与隔声第三节隔振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室外气象参数附录三室外计算温度的简化统计方法附录四夏季太阳总辐射照度附录五夏季透过标准窗玻璃的太阳辐射照度附录六夏季空气调节大气透明度分布图附录七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附录八渗透冷空气量的。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有哪些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最新版是哪一年的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有哪些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新风量要求是什么?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规范主要是说什么 土木在线上面就有你可以去看看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GB 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目前仍适用。从2016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GB 50019-2015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届时GB50019-2003将废止。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of industrial buildingsGB 50019-2015主编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6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822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19-2015,自2016年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4.12、5.5.2、5.7.4、5.8.17、6.1.13、6.2.2、6.3.2、6.3.10、6.4.7、6.9.2、6.9.3、6.9.9、6.9.12、6.9.13、6.9.15、6.9.19、6.9.30、8.5.6、9.1.2、9.4.4(4)、9.7.12、9.11.3、10.2.12、11.2.11、11.6.7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同时废止。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5月11日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有哪些 17、湿式除尘器有冻结可能时,应采取防冻措施。18、粉尘净化遇水后,能产生可燃或有*危险的混合物时,不得采用湿式除尘器。19、当含尘气体温度高平过滤器、。

求助~~~想要《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2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T50114-2001 这么多啊,建议你到专业网站下载比如三维网技术论坛、能源世界一般的标准都有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有哪些

#设计规范#燃气辐射采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