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鲁东医院外科医生的绝活:手工缝合0.3厘米胃壁用了不到10分钟

2020-10-14新闻1

0.3-0.5厘米,这是成年人胃壁的厚度。

当切除患病的胃,然后将残胃与小肠吻合,在对接两端肠壁时,医生最少缝合、打结60多针。

在胃癌切除术中,没有吻合器的帮助,您猜手工缝合需用时多长时间?

鲁东医院普外科主任崔勇,他仅用时不到10分钟!

在高大上的医疗仪器设备这么多的今天,很多手术可以用机器人以及各种辅助设备来做了。但在崔勇主任的眼里,手工缝合仍是外科医生的一个基本功,既是手艺也是医学的温度:在能确实解除患者的痛苦,保证患者术前、术后的安全及其术后近远期疗效的同时,用精湛的手上功夫,节省患者的医疗费用。

鲁东医院外科医生的绝活:手工缝合0.3厘米胃壁用了不到10分钟

77岁的李大叔一年前做胃镜发现了患有胃癌,因家庭困难一直进行中药治疗。直到今年9月份发现病情严重,四处求医问诊,来到了鲁东医院就诊,他和主治大夫崔勇提出,由于家庭条件所限,最好用最经济的方法进行手术。

“切除胃肿瘤的传统手术属开放式手术,在手术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将肿瘤切除之后的消化道重建,将残胃与小肠进行重建缝合,也就是将切除患有癌灶的残胃与十二指肠的两个圈口进行缝合,大多数外科医生会使用吻合器,但一套吻合器费用将近万元,为给患者节约成本,我放弃了熟悉的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实施了传统手工缝合术。”崔勇主任介绍,传统手工缝合技术在有外科胃肠吻合器以后,是大家都不太用的一项外科技术了,它要保证和使用吻合器一样的效果。

“手术需缝合两层肠壁,而肠壁厚薄仅为0.3-0.4厘米,第一层是肠壁全层,第二层是肠壁表面的浆肌层。尤其是缝合浆肌层时,要将肠肌层内翻后与胃壁进行缝合,手术难度可想而知。”崔勇主任向记者介绍道,使用外科吻合器最大的好处就如同用缝纫机去缝合一样,针脚大小一致,手工缝合考验的是外科大夫的手感和速度,既不能缝合过密(缝线过密会导致肠壁缺血坏死),也不能缝合过疏(缝线过疏会导致吻合口漏),内翻过多会造成吻合口梗阻,外翻肠壁不能愈合,要讲究快准。

“手工缝合的每一针的间距务必保持精准,而且打结的速度要快。”崔勇主任操作手工缝合时仅用了不到10分钟,共计缝了六七十针。

鲁东医院外科医生的绝活:手工缝合0.3厘米胃壁用了不到10分钟

在后续治疗中,崔勇还为李大叔实行了快速康复措施。这是在90年代流行在丹麦的一种外科康复疗法,叫快速加强外科。它的理念包括少放引流管,采取一切一切尽可能的措施,比如镇痛、保温、少放引流管、尽早恢复饮食和下床活动、术前心理疏导等等方法使患者快速痊愈。

正常的手术要排气后(需3-4天)进食,实施了快速康复措施以后,李先生胃癌手术24小时用鼻管进食流食;48小时进半流食;5天时静脉用药全部停掉。

来到鲁东医院普外科病区,陈先生正准备办理出院手续。一周前,他因糖尿病伴阑尾炎,泛发性腹膜炎,先后送进四家医院没有大夫敢收治,一直到鲁东医院找到了崔勇主任。崔勇主任接诊后,立刻决定马上为其实行腹腔镜阑尾手术,该患者仅手术过程中从腹腔中吸出脓液就有一大矿泉水瓶,6天后,陈先生面对着崔勇主任连连说:“太感谢您了,是您救了我一命!”

一位65岁有40多年吸烟史的结肠癌患者张先生,因经济困难也申请了传统手术。这位结肠癌患者在手术的第2天就能下床走路,三天后开始进半流食,四天后全部停药。

“我今年58岁了,从事传统的外科手术有三十多年的经验了。现在年轻一代外科医生习惯在吻合器配合之下操作手术,一旦进行手工一针一线缝合,难免会心生胆怯,但是对于我来说这就是轻车熟路。”崔勇主任坦承,外科医生的“手速”是练出来的,精细的手工活永远需要人去做。

虽然鲁东医院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设备,但这里的医生们最看重的仍然是自己的一双手。

“借助精密设备当然能辅助我们诊断病情,但我们期望,用精益求精的实用医学技术,造福每一个患者。”这是鲁东医院每一位外科医生的期许。

崔勇,主任医师,普外科主任。

擅长胃肠道胆管胰腺肿瘤的诊治,对外科微创手术及微创治疗有较深的研究,熟练掌握腹壁疝、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结直肠癌的腹腔镜手术,可完成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的射频消融术及乳腺结节的微创旋切手术。

从事普外科工作3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4部。目前兼任辽宁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胰腺外科委员、辽宁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癌症肿瘤#胃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