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盐糖水怎么配 如何补充累计损失量

2020-10-14知识3

请教,小儿液体疗法第二天累积损失量怎么算。 一般液体疗法主要用于脱水和需要静脉营养的患儿.脱水补液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累计损失量,继续丢失量,生理需要量.综合起来说,要遵循三定(定量,定性,定速),三先(先盐后糖,。

盐糖水怎么配 如何补充累计损失量

一天要喝多少水才够人体基本需求,如果缺水应该如何补水? 正常人一天需要补充多少水,这需要根据人一天需要消耗的水来决定。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一些我们不能察…

盐糖水怎么配 如何补充累计损失量

患儿补充累积损失量如何计算? 累积zd损失量:轻度30-50ml/kg;中度50-100ml/kg;重度100-150ml/kg。输液总量:轻度90-120ml/kg;中度120-150ml/kg;重度150-180ml/kg。该患儿10kg,应补充的液体为:10kg×120~150ml/kg=1200~1500ml。体液内丢失约为:10kg×50~100ml/kg=500~1000ml。累积损失量指发病容至治疗前因腹泻、呕吐、出汗等原因导致的水和电解质成分的丢失量的总和。累积损失量的判定主要根据临床上的脱水的程度来判定。如轻度脱水的患者,其体液丢失量占体重的3%~5%;中度脱水时体液丢失量占体重的5%~10%;重度脱水时丢失量占体重的 10%~15%。因此,体重的损失是判断累积损失量的比较可靠的标准。凡体重损失超过1%以上者,均可以认为该患者存在体液的丢失。积损失量指发病至治疗前因腹泻、呕吐、出汗等原因导致的水和电解质成分的丢失量的总和。

盐糖水怎么配 如何补充累计损失量

患儿女 6个月 因吐泻于6月15日入院 5天前突起腹泻 每天7到8次 蛋花汤样

如何确定儿童的补液类别和速度 答:确定补液的种类根据脱水的性质而定(定性)。一般情况下是低渗脱水补等张~2/3张含钠液,如2:1液或4:3:2液;等渗脱水补2/3张~1/2张含钠液.如4:3:2或2:3:1液;高渗脱水补1/3张~1/5张含钠液,如1:2或1:4液。当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可先按等渗脱水处理,同时应测血钠、钾、氯含量,以确定脱水性质,指导补液a补充继续损失量一般用1/3张~1/2张含钠液。生理需要量用1/4张~1/5张含钠液补充。??如何确定患儿的补液速度???答:补液的速度取决于脱水的程度,原则上先快后慢。累积损失量应在8—12小时内补足,滴速约为每小时8~lOml/kg。重度脱水或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静脉快速滴入2:1等张含钠液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于30~60分钟内静脉输入,以扩充血容量,改善血循环和肾功能。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则在补充累计损失量以后的12—16小时内均匀滴入,滴速为每小时5ml/kg。??在实际补液过程中,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治疗效果,随时进行调整。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盐糖水怎么配 般以3糖一盐的原则。先盐后糖,先快后慢,1 液体治疗法时的常用溶液?1.1 非电解质液 5%葡萄糖(等渗),10%葡萄糖(高渗),在体内不久被代谢为无张液,不能起到持久维持血浆渗透压,可视为无张液。1.2 电解质溶液 0.9%盐水(等渗),3%盐水(高渗),1.4%碳酸氢钠(等张),5%碳酸氢钠(高张),10%氯化钾(高张),用于配制溶液。1.3 混合液 混合液的配制见表1。表1 500ml各种混合液的配制?张力 5%GS或10%GS 生理盐水 5%碳酸氢钠2:1液 等张 120 333 47(盐:碱)3:2:1液 1/2张 310 170 24(糖:盐:碱)4:3:2液 2/3张 247 222 31(盐:糖:碱)4:1液 1/5张 400 100(糖:盐)在配制时糖水和盐水量无需精确到几毫升,取整数(数十毫升)即可,并根据需要量按比例配液,使用方便。最常用的是3:2:1液,若有10%氯化钠,可用5%或10%G·S 500ml+10%氯化钠15 ml+5%碳酸氢钠24 ml,近似3:2:1液。1.4 口服补盐液(ORS)适合治疗腹泻伴脱水,配方:1000ml水+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0g。2 口服补液?2.1 理论基础 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上存在Na+、葡萄糖共同载体,这种载体上有Na?葡萄糖两种受体,只有当Na?葡萄糖两种受体上同时。

小儿腹泻脱水补充累计损失量 在儿科疾病中,常见的就是腹泻,发烧等感冒疾病,但是一般情况而言,小儿腹泻往往会伴随着大量的脱水,脱水会导致小儿出现许多的症状,脱水之后需要及时补水,为人体组织。

临床补液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临床补液的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宁少勿多、补钾四不宜1、先胶后晶、先盐后糖:脱体溶液分子量大,扩容较晶体溶液作用持久。糖溶液中糖经体内代谢后成为低渗液,扩容作用相对减弱。2、先快后慢:为及时纠正体液失衡,早期阶段输液速度宜快,病情平稳后逐步减慢。但需根据病情、年龄、心肺功能给予调整。3、宁少勿多:一般先补充丢失量,然后继续补液直到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完全纠正。4、补钾四不宜:不宜过早;不宜过浓;不宜过快;不宜过多。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扩展资料:补钾原则:1、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2、补钾的速度不宜快。一般。3、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4、见尿补钾。尿量在>30ml/h。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5、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护士计算所有公式 1.小儿体重的计算1~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X0.77~12个月:体重=6+月龄X0.252~12岁:年龄X2+8注: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前3个月等于后9个月),一岁时约为3倍,2岁时约为4倍。2.小儿身高的计算:出生时约为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每月增长1.5cm,半岁时约为65cm,一岁时75cm,2岁时87cm。2~12岁身高=年龄X7+75。注:身高低于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3.头围:出生时约为34,一岁以内增长最快。前3个月与后9个月都增长6cm,故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15岁接近成人54~58cm 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4.胸围:出生时平均32cm。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约46cm。以后超过头围约为头围+年龄-1cm5.牙齿:12个月后尚未出牙视为异常,2.5岁出齐。两岁内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恒牙6岁萌出称六龄齿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6.囟门:出生时为1.5~2.0cm,1~1.5岁(12~18个月)应闭合,后囟生后6-8周闭合;骨缝生后3-4个月闭合7.全脂奶粉按重量配置时,其比例1:8;按容积1:4。一平勺配方奶粉4.4克加温开水30ml,或8.8克加60ml(重量比为1:7)婴儿每日能量需要量为100。

患儿补充累积损失量如何计算?

#养生#健康#小苏打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