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全方位跃迁战略规划,五步完成管理者进阶升级

2020-10-14新闻10

全方位跃迁战略规划,五步完成管理者进阶升级

嘉宾丨郭炜

编辑丨道伟

对于技术管理者而言,在晋级到高阶管理者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多方面的挑战。在 9 月份举行的 GTLC·南京站上,易观 CTO 郭炜从自己的管理升级经验出发,进行了《管理者的进阶地图:如何跨越成长门槛、规划跃迁战略》的主题演讲,分享了中层管理者升级到高阶时需要掌握的五个步骤。本文为其演讲内容的整理。

嘉宾介绍:郭炜,易观 CTO、虎啸十年 杰出数字技术人物、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智能应用服务分会副主任委员、全球中小企业创业联合会副会长、TGO 鲲鹏会(北京)董事会成员、Apache Dolphin Scheduler PPMC、ClickHouse 华人社区发起人。

今天要演讲的主题是《管理者的进阶地图:如何跨越成长门槛、规划跃迁战略》,我将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技术管理者从初中级到高级的过程。

我曾在联想担任全球大数据的总监,加入易观后从零开始组建和管理团队,从最早 10-20 人,发展到现在管理 100 多人,前两天 CEO 提议说要我扩大规模。

管理者一般面临三个阶段:第一是初阶管理者,管理 5—20 个人,是从技术程序员转变成 Leader 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中级管理者,需要进行 20—100 人管理;第三阶段是高级管理者,需要统率 100 人以上的团队,不同阶段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从中层管理者升级到高阶管理者,究竟需要跨过哪些门槛呢?

在我看来,管理者进阶地图有这么几项:搭班子、建文化、定战略、带队伍、拓人脉。

全方位跃迁战略规划,五步完成管理者进阶升级

五步骤从中层到高层

搭班子:一线自己找,二线自己面

先从搭班子开始说,搭班子首先要找伙伴。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叫“认识你自己”。技术一把手或者高阶管理者比较重要的是认识自己,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缺陷,清楚自己不擅长的事务。

比如我就擅长开疆拓土,但不擅长守城,所以必须找到能守城的人。有句古话叫作“用友者为王,用师者霸,用徒者亡。”高阶管理者要用比自己牛的人,而不是用比自己弱的。

除了找人,搭班子还要注意组建二线团队。在变成技术一把手后,招人的策略上需要有一些变化,不能依赖于 HR, BOSS 要自己去找到合适的人。

具体而言,一把手在人员招募中至少要面到第二层,就是直接接触中间骨干,技术级别比较高的这些骨干和架构师,看他们合不合适在中间匹配。总结来说就是一线团队自己找,二线团队要自己面。

第三件事情,到底要因人设岗还是因岗招人?这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选择,但我认为人才是最重要的,岗位相对来说是可以变化调整的。

对于候选人,其能力基本一面二面就能够判断,后面的流程主要看潜力以及价值观,想做事的人,你会发现他谈论时会两眼放光。

最后是自己要知道公司人员哪里薄弱,然后花时间亲自去找,不断的找到召唤人才。不能让 HR 或者猎头去大海捞针,因为这个圈子自己最熟悉,必须去做一个杠杆点,然后通过这些人把这个业务做起来。

建文化:用个人价值观影响团队

班子搭起来,团队会越来越大,这时要着手第二件事,进行团队文化的建立。

其中核心的三个要素是使命、愿景、价值观。明确了这些要素,后面想奔着这条路的人会加入,不想奔着这条路的人自己就会走开。

全方位跃迁战略规划,五步完成管理者进阶升级

比如 MTP,我希望用开源技术即插即用,然后是拥抱开源,这个开源技术让所有的人都觉得非常方便,用户体验非常好。

把这些愿景树立起来之后,团队就知道往哪儿去,怎么去一起使劲。

而价值观其实是一条红线,如果一个人价值观出问题,就要毫不留情把其剔除。

建文化的时候要求真、开放、透明。听真话,不要做“孙子”。如果没有一个开放透明的氛围,员工不敢挑战权威,往往会哄着领导,我们作为技术领导者,不希望被哄而是想看到真相。

举我自己团队的例子,我们有个技术体系框架叫 The Bluebook,蓝皮书,里面会有所有代码的规范、技术架构规范,其中有一段我当时仓促写下的代码,被当作新员工培训时的反例。每次有新人进来,都会知道这段糟糕的代码是我们 CTO 写的。

这件事我觉得很好,对于每一个管理者来讲,要求的就是公开和透明,一件事做得好不好,哪怕是 CTO 做的,也可以亮出来让所有人知道,这能够在员工中建立起透明的文化氛围。

建文化还能够拓展个人的人格,每一个人有自己的特性,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团队就会是什么样的团队。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把人格魅力凸显出来。

具体而言,要把自己的优点和自己的人格扩展出来,让其成为团队的一个抓手。想做一个好的技术管理者,先做一个好的人,把人格通过建文化的方式传播出去,进而转化为团队的文化。

定战略:认识自己,做对的事情

文化建立起来之后,接下来要做的是定战略。

定战略第一件事是要回归到认识自己上面,管理者要放开心态,接受那些听上去不良的声音,甚至是一些刺耳的意见。

大部分高阶管理者最难迈的坎,就在于听不进去建议,过早地形成了自己的逻辑闭环。

全方位跃迁战略规划,五步完成管理者进阶升级

稻盛和夫说过“企业家不能过分相信自己的才能”,过于相信自己的才能,往往只能获得一时的成功,事业很难获得持续的长进。

作为高阶管理者,必须要有包容和开放的心态,能容下别人不能容之人,能容下别人不能容之事,否则自己会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

定战略的时候也是,通过开放的文化,能够听到属下各种各样不同声音,用这些声音激起企业的变革。

第二件事情,就是做对的事情,而不是把事情做对。

作为高阶管理者,把事情做对一点意义都没有,而是要找到那些对的事情去做。

CEO 和 CTO 一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因为 CTO 要负责落地,CEO 负责战略往前看,对 CTO 来说有许多具体的挑战。

当 CTO 看到资源有限,公司的压力增大,作为负责落地的高阶管理者,怎么去做出决策,怎么选择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更加重要。

这也是技术一把手和中层管理者最大的差距就在这里,中层的执行力通常很好,但往上提的时候,面临大多数的问题,往往在于哪些事情是对的,起步晚了能不能做,为什么合伙人相信你能把这个事情做起来,等等。

全方位跃迁战略规划,五步完成管理者进阶升级

定战略的第三个方面是敢于做不完美的决定。

克制“既要也要还要”,什么事都听老板的就会变成一个“孙子”,必须要跟老板讲明白,无论是 To C、To B,面对的不是千百万用户,而是聚焦到面前的这一个客户想干吗,他的场景是怎样的,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在定战略的时候做的,没有完美的决定,而且做了不完美的决定,最后还要有一个觉悟,出现问题了也是 CTO 来背锅。

最后一个是专注,定战略的时候一般要问四个问题,产品是给谁用的?他为什么用你这个产品?凭什么你的团队能满足他的需求?怎么赚钱?

CEO 往往做很多事情,但是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看上去每个事情都该做,其实不如把一个事做好。CTO 还要去劝服 CEO 和财务,不要用确定性的方法来管理不确定性的任务。

带队伍:做好复盘,关注到个人

带队伍第一个方面是做好复盘,也是中层管理者也要做的事情,复盘的几个要素包括: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

其中在评估结果时,要注意去找出客观的结果,不要陷在分析原因的泥沼里。

此外,在带队伍中还要去进行 1 VS 1 会议,从而形成自下而上的反馈,倾听员工并了解解决他们的问题,才能把握住员工的想法然后笼络人心。特别是员工做了好的贡献的时候,一定要花时间道谢!对于中层和高层管理者来讲,1 VS 1 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手段。

最后是远程管理,比较重要的是找对人,搭建核心团队,建立文化,设立相对独立的产品与体系,建立长期的轮换机制。比如我们北京和长沙的产品经理和骨干,每个月都会进行轮换。

带队伍的原则一定要把团队做小,让你的团队直接面向市场。个人的眼光可能会出错,让团队直接面向市场,让市场帮自己挑选团队,通过市场的检验,能够修正我们自己的眼光缺失。

拓人脉:给予和付出的艺术

管理中还有一个步骤是拓人脉,某种程度来说,拓展人脉其实是拓展自己的认知。

相比于过去看重的职称、Title ,现在已经不重要,而是每个人的能力和经验更加重要。

人脉具体怎么拓?第一点是给予,减去索取就等于人脉;第二点是付出,减去回报,等于胸怀。

全方位跃迁战略规划,五步完成管理者进阶升级

包括 TGO 鲲鹏会理事会的这些成员,从来没有想过回报,就是通过个人的付出,不进行过多的索取,最后积累出来的就是人脉。在 TGO 鲲鹏会这么久,在座的各位就认识了我,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跟各位也建立起了联系,这就是拓人脉的一种方法。

复盘:反着走,用心感悟

最后再复一下盘,如何跨越成长门槛、规划跃迁战略?整体的思路是搭班子、建文化、定战略、带队伍、拓人脉。

虽然理论上是这个顺序,但现实从中层一步一步跃迁到高层,路线其实是反着来进行的。

全方位跃迁战略规划,五步完成管理者进阶升级

第一件事情是拓人脉,比如参加 TGO 鲲鹏会,参加 GTLC 之类的峰会,扩展自己的人脉。

第二件事是带队伍,学会怎么管理团队,通过结果检验团队。

第三件事情定战略,要把心态放开,从做对事到做对的事。

第四件事是学习建文化,怎么把文化变得透明,最终把自己的人格赋予这个团队。

最后是去搭班子,要考虑如何找到技术合伙人,怎样组团队,怎样引导公司因人设岗,如何花时间去招揽人才。

讲了这么多方法,有人会问是不是照着它做就行了?但其实不是,为什么呢?之前有一个笑话,有人出了书叫《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很多管理者想了半天,低估到复制是复制了,不知道粘贴到哪里去。

对每一个技术管理者,想从中层到高层很重要的一个词是“感悟”,要悟出管理的道。前面讲的都是具体“术”的事情,但是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明白了方法,但是不知道背后的逻辑是行不通的。每个技术管理者参加这类峰会交流,然后要去反思,我们需要的是觉悟天道,明开天眼。

高级管理者最需要的就是这双眼睛。

调整组织、对其目标、激活团队:三步打造高绩效研发团队

#行业互联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