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听听新文艺群体的声音

2020-10-14新闻16

及时应变是互联网时代生存的基本素养

作者:唐山立(自由编剧)

我算是比较完整地参与和体验了整个互联网影视从无到有和从有到多的过程。上学时,我就开始接触互联网影视,彼时我不仅是一位视频播客,还为很多品牌制作过一些成本较低、用于互联网传播的广告片。

视频网站从行业模式上改变影视行业大约是近五年的事情,其本质仍是互联网资本对传统媒介以及影视剧行业的降维打击。经过几年的盘整,互联网影视的类型格局基本成型,我在此过程中获取了一些网剧编剧策划工作的机会,并因此从影视剧市场端转行进入创制端。

2020年,国内外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来自互联网平台的资金已成为中国影视剧市场有效、稳定的活血来源,影视剧在当下的局面中,亟须提高社会价值。之前数年我的主要工作方向是历史、魔幻、涉案等制作难度较高题材的创制工作,今年我创作的重心会调整到“新主流形态”和“阳春白雪”这两个主要方向:前者主要指具有商业性的主旋律影视剧,这也是我理解中未来若干年中国影视剧行业的主调;后者则是一些具有创作新气象但成本较低的艺术电影,由我自己担任导演,主要通过一些影展募集资金,会考虑采用网络电影的手段发行。拥抱变化并不断坚持创作,是我认为一个影视从业者应有的职业素养。

北漂是为了实现文艺梦想

作者:扣儿小姐(独立影评人、新浪微博电影大V评委成员)

2014年,我穿越一千公里的距离,开始第二次北漂。源于心底埋藏的“文字工作者”梦想,也得益于平时看电影和自由撰稿的经验积累,我成为一名业余网络影视评论人。我喜欢发表对电影的看法与感悟,或褒或贬,都希望看到电影的进步。互联网有多么开阔就有多么包容,只要你愿意创作,就会有更多平台能够发表自己的文章,也就有更多的人透过文字与你相遇。

听听新文艺群体的声音

电影《流浪地球》海报 资料图片

一位同样喜欢网络影评的朋友如是说:“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是一枚小小的齿轮,无声无息地运转,不可或缺地存在。作为评论人,更不能也不应该置身事外。”从前我们都只是在网络背后“窥视”别人的生活,如今能够自己提笔写字,通过努力使自己在身处的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有机会为一些人、一些事或一些作品发声,自如穿梭于网络,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成为独立影评人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电影令人感动。尤其是近两年,国产电影在类型片上的进步显而易见。《战狼2》和《红海行动》,都是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塑造了中国英雄的成功影片;《流浪地球》作为国产科幻影片的划时代作品,是会被历史记载的里程碑。

作为独立影评人6年有余,我始终保持着精神的独立和表达的清醒,我对影视行业的认知在日益增长,不断学习的同时也渴望被认可。除了越来越多的网络平台可以展示自己的评论作品,我也期盼能够有更多专业的机构、协会可以加入,通过有效的管理、交流、培训和职称评定等,让我们这样的新文艺群体有更大的成长空间、更多发光的机会、更体面的社会地位。

新人生存压力大 靠配音吃饭变得更难

作者:小连杀(配音演员,中国青少新媒体协会会员)

我是小连杀,一名配音演员,从事配音工作11年。配音是声音艺术的创作,是文艺创作的一个细小分支,很多影视作品,尤其是动画,都离不开配音演员的幕后参与,但配音人才的培养,却一直是欠缺的。以动画行业为例,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编剧、导演、画师、后期制作,都可以在大部分高校找到对应的专业,进行系统的学习,却几乎找不到哪所大学有开设配音专业。而配音演员这个职业被大众所知晓,其实也就是近两三年的事。

听听新文艺群体的声音

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海报 资料图片

听听新文艺群体的声音

漫画《镇魂街》海报 资料图片

从业11年,也无意中见证了国漫崛起的历程。刚入行的时候,国产动画绝大多数是做给学龄前儿童看的,配音的方式也会偏低幼和夸张,随着越来越多偏成人化的番剧出现,配音风格也势必要随之调整,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幸好还有热爱,让我坚持了下来。为了更快地适应新的配音风格,我开始学习和模仿当时已经非常成熟的日漫,听他们对台词的处理、对节奏的把握、对情绪的控制,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习、练习和比较,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配音方式。

2015年我参与了一部历史军事爱国题材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配音工作,为里面的主角兔子配音。这部动画用萌萌的画风和动物形象,来讲述中国近现代史,讲述“种花家”慢慢崛起的故事,又燃又催泪的同时,也让我想到,国漫的发展不也正是如此……每一个从业者,都有一个国漫崛起的梦,正是这样的信念和坚持,陪伴我们走过漫长又艰难的探索之路,让我们看到了一束微光。

随着越来越多优秀的国漫不断涌现、国产动画电影一次次刷新票房,配音行业也被带动着有了更快的发展:大众开始知道配音演员这个职业,更多的年轻人开始把配音列入自己的职业规划,但普通配音演员的片酬与十年前相比几乎没有明显变化,这使得靠配音吃饭变得比之前更难,新人的生存压力也更大。如今,我们看到了更多机会,也看到了更多挑战,身在其中,唯愿不忘初心,继续用声音助力国漫崛起,让更多像《一人之下》《镇魂街》这样的国风文化设定愈发深入人心,让“大圣”和“哪吒”这样的中国IP成为每个人心中的超级英雄。

当不了军人,我就画军人

作者:刘骁(自由插画师、影视分镜师)

“钢铁时代”是我的网名,源自于著名自传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凭着钢铁的意志和坚定的信仰燃烧自己的青春,创作出了一部不朽的巨著。他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每当我感到绝望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个钢铁般的战士。

听听新文艺群体的声音

刘骁画的抗疫插画 资料图片

我是一名专职漫画插画师,主要创作军事历史题材作品。一次医疗事故导致我从小失聪,只能戴着助听器来维持正常交流。幼年时我常听当过兵的祖辈和父辈讲他们的战争故事,耳濡目染,我便对军事格外感兴趣,喜欢看战争题材的连环画和影视剧,父亲从部队转业带回来的一本《兵器图例》已经被我出于临摹需要翻烂了。我热爱军旅生活的硬朗热血,也被军人的直率热情所吸引。一级听力障碍让我注定无缘军旅,但这并没有阻碍我心中的那份情怀,我将这种热爱全部倾注在画笔上。

看到这些年来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受到《战狼2》《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等主旋律电影的鼓舞,我对创作爱国爱军题材作品的斗志更加坚定。我和很多军人成为朋友,给军队做宣传插图,在网上陆续发表的系列插图以及一些军旅题材的作品也逐渐得到军迷圈子的认可。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和几位著名军旅题材作家、导演合作,为几部影视剧画分镜头。现在的我不仅是漫画师、插画师,同时也是影视分镜师。

绘画是一门技艺,创作是一种情怀。我希望自己的作品给读者带来的不仅仅是爱国爱军的正能量,还有精神上的鼓舞。我带着最纯朴的感情去画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动读者。作为军人的后代,我虽然不能参军,但依然可以用画笔当武器去弘扬中国军魂,要让我们的孩子们知道,中国人有我们自己的英雄,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张超、余旭……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英雄,我的理想就是用画笔塑造出属于中国人的英雄。

当我们感觉命运束缚了我们的脚步时,不如竭尽全力奋斗一把,用这种不屈服、不放弃的精气神去改变命运。坚持理想、坚定信仰,用强大的爱国热情和奋斗豪情,注解无悔青春,实现卓越人生。

维护版权不该吃力不讨好

作者:萧九流(知乎作者、网络文学作家)

我和身边搞创作的朋友们有一个小微信群,没事就聊聊最近写了什么,偶尔有人会上来嚎一嗓子,说卡在哪段剧情了,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推进。大家也很热络地帮忙出主意,深夜12点谈美食和梦想,白天逮着人就问“有什么生发水推荐”。

三年前,我们的群里有87个人,到今年年末还剩12个。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说,“兄弟们,我找到新工作了,不干这行了”。剩下的人先是调侃,随后祝福。大家都知道这行太苦了,几乎每天都有人拿着链接来问:“这不是你写的故事吗,怎么被人抄袭了?”那些抄袭的网站、人、公众号都千奇百怪,专门做女频的App抄了小毛的悬疑恐怖长篇小说,卖药的微商抄了二壮的童话故事……我们觉得很荒诞。

大家刚入行时,对自己的版权在意得不得了,作品那可是亲儿子啊!然而,你呕心沥血写成的稿子,别人只需要一分钟复制粘贴,五分钟融梗,十分钟洗稿,就能收获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刚开始还会去撕扯、叫嚣、讲道理,但后来次数多了,也麻木了。甚至会有人说:“别给我发这些了,我又没法告人家,你让我看了我还闹心。”

其实,写作是一个漫长且痛苦的过程,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删掉,为了几句台词抓破头皮,连做梦都在想那段剧情怎么才能更好一点,这样做出来的成品,被人随便抄袭、盗用,甚至倒打一耙,没人在这种时刻还能保持好脾气。对于抄袭这件事情,我们已经习惯了没有结果的维权,身边朋友常把这句话挂嘴边,“维权是最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因为你从开始的那一刻就注定失败”。原创作者大多都经历过这种时候,开始你想让对方赔偿,删除抄你的稿子,再道歉了事。最后你只想要个道歉,对方却嚣张地说:“有本事你告我去啊!”毕竟现在知名作家告赢个版权官司,执行起来都千难万难。甚至好不容易赢了,回头一看抄袭者两年前就赚得盆满钵满,然后牙缝里抠一点渣赔了完事。类似的事来个几次,就没人想管维权这事儿了。

创作很难,原创更难,但我希望社会能够保护好每一个踏实认真码字的人,否则用不了多久,内容市场就要被洗稿、抄袭、融梗的人占领。对我们来说,那才是最坏的结局。

互联网圆了汉服的“破圈梦”

作者:杨娜(知名华服文化传播者)

小时候,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汉族没有传统民族服饰呢?时代进步了,我们就只穿西式时装了吗?可为什么其他民族服装就是传统的象征,作为礼仪服装保留至今呢?然而,这些问题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听听新文艺群体的声音

华服文化传播者杨娜 资料图片

直到2006年的一天,我偶然在论坛里看到一篇关于“汉服”的帖子。汉服,全称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体系,它就是我苦苦找寻了十余年的那件民族服饰,只是因为历史原因,它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去了。后来我疯狂在网络上寻找有关汉服的内容,想知道这件衣裳的背后承载了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自发地在为这件衣裳的推广而付出努力。那时的我虽然不明白,但却坚定了一个信念:我也要加入他们,因为这是我失散多年的汉家衣裳。

大学毕业后,我出国留学,和在英国的汉服爱好者一起成立了“英伦汉风”汉服社,为海外汉服复兴助力。回国后,我组建了北京第一家汉服社团,编写了第一部汉服复兴史,编写了第一部汉服复兴历程专著《汉服归来》,开设了第一门中学汉服选修课,完成了第一篇以汉服复兴为主题的博士论文……

我终于明白了初识汉服时的困扰,正是因为汉服的实践活动与理论解释之间存在着悖论——汉服的制作和应用充满了建构主义色彩,与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文明相伴而生;但汉服的理论却几乎局限在“中国古代服饰史”的桎梏里,甚至把“汉服研究”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画上等号,混淆了作为社会实体民族和作为政治实体国家之间的差别。这时我更加清楚了自己应该做什么,那就是完成理论的重构。历时4年,联合多位汉服复兴中的中流砥柱,我终于完成当代汉服的第一本理论著作《汉服通论》,这本书也即将于2020年年底前出版。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民族名字的开端,就是衣冠。十余年间,作为一个纯粹的民间“草根”活动,汉服爱好者们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互动,实现了汉服的“破圈梦”,也“穿”出了一条文化复兴之路。虽然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于我而言,待到两鬓苍白、步履蹒跚时,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这一生为汉服复兴拼尽了全力”,这就足够了。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4日 10版)

#汉服#声音#新文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