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医药,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都是汤药,也就是汤剂。其实传统的中药剂型分为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茶剂、药露、锭(饼)剂、条剂、线剂、灸剂、糖浆剂、片剂、冲服剂、针剂等。可见,历代医者对中药制剂类型的探索与创新从未中断过,并在最早的汤剂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很多种制剂类型,其中就有“片剂”。
之所以大多数中药选择了汤剂的加工类型,是因为中药不仅仅是几种药物的机械相加,后续的药物处理过程也很重要——制剂过程中,药物成分发生的微妙变化往往决定了中药的最终功效。而且相比较于其他的制剂类型,煎熬简单易行,受客观条件和加工者技能水平的限制较小,故得以普及。制剂类型的选择并非以“简便易服”为第一追求,更多时候是结合方剂的特点来选择用哪种剂型。举个栗子,一些急救的方剂,譬如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瓜蒂散等,采用丸、散剂型,方便及时取用,遇到昏迷的病人也容易饲喂。
中药片剂优点:
①剂量准确,②质量稳定③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④服用、携带、贮藏等较方便⑤品种丰富
缺点:
①制备或贮藏不当会影响片剂的崩解、吸收;某些中药片剂易引湿受潮;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久贮时其成分含量下降,片剂中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较胶囊剂、散剂稍差
④儿童和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中药片剂的类型:
按其原料及制法特征中药片剂可分为四种类
1.半浸膏片:系指将处方部分药材细粉与其余药料制得的稠膏混合制成的片剂,如银翘解毒片等
2.全浸膏片:系指将处方全部药材提取制得的浸膏制成的片剂,如通塞脉片等
3.全粉末片:系指将处方中全部药材粉碎成细粉,加适宜辅料制成的片剂。如参茸片等。
4.提纯片:系指以处方药材提取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细粉为原料,加适宜辅料制成的片剂,如银黄片等
按给药途径结合制法与作用,片剂可分为以下几类:
(1)口服片:口服普通片(素片和包衣片)、咀嚼片、分散片、泡腾片、多层片
(2)口腔用片:舌下片、口腔唇颊片、口腔贴片
外用片:阴道片、外用溶液片
(4)其他:緩释片、控释片、微囊片、固体分散片
剂辅料:片剂中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亦称赋形剂。
加辅料目的:确保压片物料的流动性、润滑性、可压性及其成品的崩解性等
片剂辅料分类:稀释剂与吸收剂、润湿剂与黏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
稀释剂:适用于主药剂量小于0.1g,或含膏量多,或浸膏黏性太大而制片困难者。
吸收剂:适用于原料药中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液体,而需制片者。
润湿剂:本身无黏性,但能润湿并诱发药粉黏性的液体,适用于具有一定黏性的药料制
黏合剂:本身具有黏性,能增加药粉间的黏合作用,以利于制粒和压片的辅料,适用于没有粘性或粘性不足的药料制粒压片。
崩解剂:能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崩解成小子粒而更利于药物溶出的辅料
主要作用:消除因黏合剂和高度压缩而产生的结合力。
润滑剂:压片前必须加入的能增加颗粒(或粉末)流动性,减少颗粒(或粉末)与冲模内摩擦力,具有润滑作用的物料称为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