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midanshen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紫外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质含量的实验技术。二、实验原理1.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主要有:①测参数法:折射率、相对密度、紫外吸收等;②基于化学反应:定氮法、双缩脲法、Folin―酚试剂法等。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2.蛋白质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中含有共轭双键,因此,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其最大吸收峰位于280nm附近(不同蛋白质略有不同)。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与蛋白质溶液的浓度服从朗伯―比尔定律。利用紫外吸收法测蛋白质含量的准确度较差,原因有二:①对于测定那些与标准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异较大的蛋白质,有一定误差,故该法适于测定与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似的蛋白质;②样品中含有的嘌呤、嘧啶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会出现较大干扰。三、仪器与试剂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标准蛋白质溶液3.00mg·mL-1、0.9%NaCl溶液、试样蛋白质溶液。10mL比色管、1cm石英比色皿、吸量管。四、实验步骤1.绘制吸收曲线用吸量管吸取2mL3.00mg·mL-1标准蛋白质溶液于10mL比色管中,用0.9%NaCl。
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有什么区别,联系 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 利用溶液颜色的深浅变化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称比色分析法。随着测试仪器的发展,从早期的目视比色到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不仅可适用于可见光区,还可。
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有何异同 1、原理不同(1)、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基于朗伯一比尔(Lambert-Beer)定律,在分光光度计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便可得到与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利用该曲线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2)、比色法的原理是基于被测物质溶液的颜色或加入显色剂后生成的有色溶液的颜色,颜色深度和物质含量成正比,则根据光被有色溶液吸收的强度,即可测定溶液中物质的含量。2、特点不同(1)、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是生物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实验方法。(2)、比色法以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显色反应为基础,针对性强,使用条件较为严格:反应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反应生成的有色化合物的组成恒定且较稳定,它和显色剂的颜色差别较大。3、历史发展不同(1)、比色法的历史比分光光度法悠久。早在公元初古希腊人就曾用五倍子溶液测定醋中的铁,1795年,俄国人也用五倍子的酒精溶液测定矿泉水中的铁。比色法作为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大约开始于19世纪30~40年代。而分光光度法是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的一种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2)、随着光学仪器制造技术的发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应用日益普及,精密度较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用吸收系数法定量,公式是什么? A=ECL C=A/ELA为吸收度;T为透光率;E为吸收系数,采用的表示方法是(E1%1cm),其物理意义为当溶液浓度为1%(g/m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数值;C为100ml溶液中所含。
比色法测定酶活时反映体系是浑浊的,可以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OD值吗? 不是,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吸收了紫外可见幅射光,发生了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它是带状光谱,反映了分子中基团的信息.体系浑浊只是表观,不影响基团内部,放心吧。
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有什么区别,联系 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利用溶液颜色的深浅变化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称比色分析法。随着测试仪器的发展,从早期的目视比色到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不仅可适用于可见光区,还可扩展到紫外和红外光区。物质对光的吸收是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的基础,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尔定律则是定量测定的依据。分光光度法是借助分光光度计来测量一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然后根据被测试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求得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分光光度法与目视比色法在原理上并不完全一样。
在紫外光照射下,蛋白质会不会变性,会不会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主要是让蛋白质变性,使之失去生物活性。具体的过程主要是蛋白质分子中的一些化学键比较不稳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质含量:四种紫外吸收法:1.280nm的光吸收法 用标准。
紫外光吸收法测定蛋白质浓度时,为什么要同时测定280nm及260nm的吸光度 紫外吸收检测DNA浓度与纯度2007年11月13日 星期二 11:40目的:了解紫外吸收检测DNA浓度与纯度的原理,掌握测定方法.原理:核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60nm,蛋白质为280nm,在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