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柠檬滞销,果农找到了他 “90后”电商助农户减少损失

2020-07-21新闻24

李杰在检查柠檬的品质。

“我现在急需农产品!”这是近段时间李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个“90后”长得高大斯文,白净的圆脸上架着一副大眼镜,看起来并不像一个跟农业打交道的人。不过,经过大半年“打滚”,回到家乡创业、经营水果电商的李杰,已经对恩平的农产品相当熟悉。“经过前期努力的运营,目前我们每天发货稳定在1000单左右。”他说。

成绩是喜人的,而要维持这一发货量,李杰需要不停地寻找合适的农产品。

受疫情影响,恩平许多柠檬种植大户的柠檬滞销。本报以《“90后”小伙子回乡创业,瞄准“电商+农业”整合资源开创属于自己的“带货模式”》为题报道了李杰的故事后,一些果农找上了他,希望他帮忙销售柠檬。热心爽快的李杰尽力帮助果农,一个星期的柠檬发货量超过5000公斤,为果农挽回了不少损失。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吴健争

精挑细选确保供货质量

7月17日下午,记者跟随李杰来到位于大田镇的一个柠檬果场,他要收购这里所有的柠檬。李杰的父亲“打头阵”,提前来到果场协商收摘、挑选柠檬。三伏天的阳光火热,腾腾热气从地面升起,李杰和父亲穿行在果场,寻找更好、更合适的农产品。

果场主人苹姐热情地接待了李杰他们,几大筐柠檬已经在等待过秤。李杰拿起水果刀熟练地切开柠檬,检查不同色泽的果实。“我们平台很看重口碑,卖出去的农产品一定不能有问题。”李杰发现,一些成熟自然落地的柠檬已经有变质的情况,他要求苹姐精心挑选,千万不能滥竽充数,混入有问题的柠檬。

“我们本来有固定的收购渠道,但是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柠檬卖不出去了。”苹姐的这个果场面积有20多亩,种了1000多棵柠檬树,她告诉记者,看了本报的报道,她联系上李杰前来收购柠檬。“一来是帮助果农把柠檬卖出去,二来也是满足我们平台的销售需求。”李杰说,此次收购的柠檬共有2000公斤,价格约为3元/公斤。“赚钱多少不是大问题,总好过让柠檬烂在地里。”苹姐心里挺“佛系”,她和丈夫还经营了几口鱼塘,用来孵化育苗的。

苹姐和工人迅速把新摘下来的柠檬用抹布擦干净放到筐里,她的丈夫则和李杰的父亲抬起一筐筐柠檬过秤,再搬到车上。李杰的父亲开来的小面包车只能装七八筐柠檬,他快速把车开回大槐镇进行打包发货。每单发货的重量为1.5-2.5公斤,李杰和母亲、妻子,以及请来的两名工人每天负责打包发货。

苹姐是李杰帮助的第二名柠檬果农。此前,一名恩城的果农也是通过李杰的电商平台成功将柠檬卖出。一个星期以来,他帮助恩平的柠檬种植大户发货超过5000公斤,由于人手有限,每天要加班到半夜,这一轮营销不但赚不到钱,还亏了人工费。对于助农这一举动,李杰笑着说:“看到果农辛辛苦苦种的柠檬卖不出去,浪费了就真的可惜了。”

期望建立稳定的产销体系

“有果农直接找到我们,我们也主动出击寻找农产品,只要有合适的农产品,我们都有能力卖出去。”为了打造更加稳定多元的产销平台,李杰一方面保持常规发货的农产品,如恩平的苹果蕉、鹌鹑蛋,另一方面大力创新,希望为客户提供丰富的农产品。

平台、渠道已经运行得十分顺畅,现在主要的问题是供货。李杰的父亲、合伙人在恩平到处寻找货源,前来苹姐的果场收购柠檬之前,李杰的父亲刚从横陂镇回来,为的是去看那里的柠檬。“现在我们急需货源。”在回程的车上,李杰在微信上与朋友聊天,一直说到这个问题。“恩平的农产品很丰富,但很少有大量、稳定的货源,我一次出货最起码从1000公斤起。”他说。有时候,1000公斤仅是李杰一天的销售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杰决定“走出去”,把目光投向周边的城市,比如台山、开平,甚至阳江,他期望建立起稳定的产销体系。

目前,李杰仍在大槐镇收发农产品,他希望将来能在城区设立仓库,这是他把电商平台做大做强的重要一步。“我们平台现在还是以销售大众化的农产品为主,恩平有一些比较小众的特色农产品,但是我们担心外界接受度不够,暂时还没往外推。”这也是李杰对于运营电商平台的另一个想法。

电商平台运营渐入轨道,李杰也迎来人生的一件大喜事——妻子怀孕,他将为人父。小宝宝即将出生,李杰在感到兴奋的同时,也感受到压力。“希望多存点奶粉钱,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他说。

#90后#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