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品读《资治通鉴》| 十六岁的魏帝曹髦是怎么暴露自己图谋的?

2020-10-13新闻8

品读《资治通鉴》| 十六岁的魏帝曹髦是怎么暴露自己图谋的?

【资治通鉴白话文】

甘露元年(公元256年)

春,正月,蜀汉姜维升任为大将军。

二月九日,魏帝曹髦在太极东堂宴请群臣,与各位儒生讨论夏朝少康和汉高祖的优劣,曹髦认为少康优于汉高祖刘邦。

【点评】

听话听音,这里仅涉及曹髦一句评价两个皇帝的话,但却与他的性命相关。

少康:姒相之子,夏朝第六代君主。传说少康的父亲相被寒浞所杀,相的妃子后缗逃到娘家有仍氏,生下少康。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主管畜牧),又逃至有虞氏任庖正(掌厨),有虞氏的君主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帮助少康积极争取夏后氏遗民。夏朝遗臣靡集结夏朝斟灌氏及斟寻氏二国遗民之力,攻灭寒浞,立少康为王。姒少康大有作为,史称“少康中兴”。

《魏氏春秋》记载,曹髦和大臣们说,姒少康生在夏王朝灭亡之后,自己被贬作奴隶,辛苦逃亡,不过保住一命。因为他能“布其德而兆其谋(推广恩德,运用谋略)”,终于使王朝复兴。如果不是最伟大的品行和最广阔的爱心,怎会有这种功业?刘邦乘秦王朝土崩瓦解,抓住一时的机会,全靠心智和谋略,建立一个王朝,但刘邦在很多地方,违背圣人的规范,当儿子则几乎害死爹娘,当父亲则几乎不能保护儿子。而在他死后,社稷几乎倾覆。如果让他和少康换一个位置,他未必能恢复大禹的夏朝。因为这个缘故,曹髦认为姒少康优于汉高祖刘邦。

曹髦这番议论是有所指,自己要做少康,那么司马家族就是叛贼寒浞了。

本年,曹髦还是十六岁的娃娃,他的见解和阅历,还没有资格对人物作正确评估。他说少康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他推广了多少恩德且不论,会运用谋略吗?如果是,这时应该是韬光养晦,低调做事,而在大庭广众之下,用寒浞影射司马昭,已经暴露了自己的图谋。曹髦的言行,证明他对“布其德而兆其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没有真正明白,一知半解,为他丢掉性命埋下了隐患。

夏,四月,赐给大将军司马昭绣龙的礼服和冠冕,另加一双帝王穿用的赤色木底靴。

品读《资治通鉴》| 十六岁的魏帝曹髦是怎么暴露自己图谋的?

四月十日,皇帝曹髦驾临太学,与各位儒生讨论《尚书》、《易经》、《礼经》,各位儒生都自愧不如。魏帝曹髦曾与中护军司马望、侍中王沈、散骑常侍裴秀、黄门侍郎钟会等人在太极殿东堂一面饮酒欢宴,一面高谈阔论,曹髦对他们十分礼敬,称裴秀“儒林丈人”、王沈“文籍先生”。

魏帝性急,请人前来就希望快点到达,因为司马望在宫外任职,就特地赐给他一辆追锋车和勇士五人,每当有集会,就奔驰而至。裴秀,是裴潜的儿子。

品读《资治通鉴》| 十六岁的魏帝曹髦是怎么暴露自己图谋的?

【点评】

我们来分析一下曹髦与司马昭两个阵营的节奏:

赐给司马昭的,都是只有君王才能穿戴的东西。这肯定不是曹髦要赐给他,而是司马昭指使人逼迫皇帝干的,这是要篡位的前奏了。

曹髦虽然只有十六岁,但他聪明好学。不过,那些太学老学究们,再怎么愚笨,也不会在学问上输给一个孩子吧?曹髦是在皇帝位上,别人都是捧臭脚而已。曹髦有志向,他想收拾司马昭,但是,他一是年龄小,不知深浅,二是性子又急。想干事,尚不具备条件就要去做,其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名著典籍#君王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