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康乾盛世期间,贪腐现象严重,皇帝树立的廉政典型也并非两袖清风

2020-10-13新闻4

康乾盛世期间,贪腐现象严重,皇帝树立的廉政典型也并非两袖清风

康乾盛世是中国数千年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也是清王朝国力鼎盛的巅峰时期。但即使在这一时期,清朝君臣依然没有摆脱历代王朝因富而奢、盛极而衰的老路。

康乾盛世期间,贪腐现象严重,皇帝树立的廉政典型也并非两袖清风

康熙晚年,贿赂公行

康熙被称为“一代圣君”,但其执政的61年里,官员的贪污现象一直相当严重。尤其是康熙晚年,一些大权在握的重臣如满族大臣索额图、明珠;汉族大臣徐乾学兄弟、高士奇等人,大肆贪污公款,公然收受贿赂。当时的民谣都说:“九天供赋归东海(徐乾学),万国金珠献澹人(高士奇)。”

康熙皇帝也觉察到情况的严重,曾经惩办了一批贪官,还大力表扬于成龙、张伯行、张鹏翮等一批廉官,作为各级官员的榜样。但康熙很快发现,自己树的廉政典型除了于成龙等少数人甘于清贫,其余的也并非一尘不染,像张鹏翮在山东兖州当官时就曾收受他人财物:张伯行喜欢刻书,每部至少得花上千两银子,明显有灰色收入。

康乾盛世期间,贪腐现象严重,皇帝树立的廉政典型也并非两袖清风

雍正年间,吏治最清

但晚年的康熙已是心力不济,而且一味宽仁。居《东华录》记载,康熙曾说道:“所谓廉吏者,亦非一文不取之谓。若纤毫无所资给,则居官日用及家人胥役,何以为生?……若一概从苛纠摘,则属吏不胜参矣。这种对于贪腐分子赤裸裸的同情,自然使得各级官员更加有恃无恐。

雍正皇帝继位后,决心改革积弊,打击贪腐,整顿吏治,凡查实的贪污官员严加惩处,不仅要追赃,还要抄没家产。但同时,为了解决官吏俸禄过低和地方政府开支的问题,雍正皇帝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通过推行“火耗归公”,将征收赋税钱粮时“每两加耗五分”,作为正常税收,统一征收后作为官吏生活补贴和办公费用。雍正期间,吏治有了明显改善。

康乾盛世期间,贪腐现象严重,皇帝树立的廉政典型也并非两袖清风

乾隆年间,出了历史上最大贪官

乾隆继位后,一改其父严厉冷酷的处事行为,对臣属比较放纵,贪污之风再次盛行。加上乾隆皇帝自己花钱如流水,六度南巡期间“供亿之侈,驿骚之繁,将十倍于康熙之时”。为了维持奢靡的生活,乾隆专门建立了“赎罪银”制度,官员犯有某些过失或不尽职责,均可通过交纳罚银,以换取宽恕或免罪,这更是助长了满朝贪腐之风。

乾隆的宠臣和坤,任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等要职20多年,搜刮钱财无数;嘉庆继位后抄没和珅家产,抄的家财相当于清朝国库十年收入,民间纷纷传言: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康乾盛世期间,贪腐现象严重,皇帝树立的廉政典型也并非两袖清风

#清朝#康熙#雍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