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定分封藩王的制度,把24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于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湖广、四川、江西等地,以“镇固边防,翼卫王室”,但结果却与朱元璋的主观愿望相反。由于诸王皆参与军务,逐渐形成外重内轻、强枝弱干的局面,终于酿成“靖难”之变。
朱元璋作为开国之君,也算精明一世,而封藩建国这一倒退的分封制度,从西周时期到秦汉之际已经被多次证明其后患无穷。那么,朱元璋为何会重蹈覆辙,走上这条让后代子孙骨肉相残的老路呢?其实,朱元璋分封藩王,主要有以下原因:
保持朱氏皇族特殊的优越体系
朱元璋是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才登上皇位的,因此非常了解元朝前期不立太子,引起多次宫廷政变的教训数训。尚未掌握全国政权时,朱元璋就立长子朱标为世子,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又立其为太子;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太子朱标病死,太子嫡孙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这种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嫡长继承制,是避免皇位继承纷争的根本制度。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制定分封诸王的制度:皇子晋封亲王。此外,每位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世代承袭。凡皇族出生,由礼部命名,成人后由皇家主婚,禄饷由朝廷支付,这样就使得朱氏血统的皇族成为特殊优越的体系,形成固定族群了。
确保朱明王朝长治久安
朱元璋在元末农民战争后,重建了封建政权,但当时的天下并不安定。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年间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就达二三百次,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朱元璋自己起于草莽,充分了解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因此,他一方面采取招抚流亡、奖励垦荒、减轻赋税之类的措越,尽可能缓和阶级矛盾;另一方面大封诸子到各地作藩王,使之在关键时刻能够起兵勤王、拱卫皇室。
对抗元朝残余势力
元朝覆灭后,蒙古势力虽然被逐回北方草原,但并未溃散覆灭,依然是明朝的最大威胁,动辄能够集结20万骑兵,威胁辽东、北平等地。因此,防止蒙古贵族反叛,加强西北边防成为当务之急。朱元璋生性多疑,不放心将战力强悍的边防军交给外姓将领,“西北辽远,非亲子弟不足以镇抚而捍外患”。
因此,他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西北沿边要地,沿长城险要建立军事据点,先后封了秦王、晋王、燕王、代王、肃王、辽王、庆王、宁王、谷王等九个塞王戍边。最后,也正是其中的燕王朱棣等几个藩王起兵,打下了首都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