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史记》为什么要以公元前476年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

2020-10-13新闻12

孔子作《春秋》,终于鲁哀公十四年。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所记,哀公十四年就是周敬王三十九年,即公元前481年。据《孔子家语》说,那年有一个叫鉏商下人于大野采薪,捕获了一只奇兽,遂折其左前足,载之以归,他想要献给叔孙氏以请赏。叔孙氏认为这种奇形怪状的野兽不吉利,想要将它转送给猎人,便派人去问孔子说:“有而角者,何也?”孔子立即前去观看,他看了一会,忽然流泪着说:“麟也,胡为来哉?胡为来哉?”认为这是一只代表祥瑞的麒麟。

叔孙氏便留下了这只奇兽。子贡不解,问孔子说:“夫子何泣尔?”孔子答曰:“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害,吾是以伤焉。”于是孔子开始“因鲁史而作《春秋》”,把从隐公至哀公年间的历史大事都记载了下来。

孔子以“西狩获麟”来作为《春秋》的结局,这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想把历史记载到自己动笔修史的那年,并不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什么标志性的历史事件。

受孔子启发,司马迁分别编了一份“自共和讫孔子”的《十二诸侯年表》以及一份“起周元王,讫二世”的《六国年表》。孔子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但司马迁并未将这年视为“十二诸侯”与“六国”的分界线。而是往后又延了两年,必待敬王驾崩,进入周元王元年之后,《六国年表》才正式开始,这是为了编排上工整的需要。并非周元王元年发生了什么标志性事件。这样,周元王元年也就成了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

《史记》为什么要以公元前476年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

东周分两段“周元王元年”究竟是哪一年?

周元王是周敬王的儿子,关于周元王元年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公元前476年,另一个是公元前475年,前者为《史记》的说法,后者为《竹书纪年》的说法。

今本《史记》的《周本纪》写道:“四十二年,敬王崩,子元王仁立。元王八年,崩,子定王介立。”这是把周敬王在位时间定为四十二年,周元王在位时间定为八年。然而今本《史记》的《十二诸侯》年表以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结尾,并非四十二年(前478年),这说明今本《史记》的内容已经互相矛盾了。

在《太平御览·皇王部十》里面则写道:“《史记》曰:晋定公遂入敬王于周。四十四年,敬王崩。子元王仁立。元王八年崩,子贞定王介立。”这说明北宋人所读到的《史记》里,周敬王是一直到四十四年才驾崩的(前476年)。对比年表可知,周敬王四十三年为鲁哀公十八年,则四十四年应是鲁哀公十九年。《十二诸侯年表》认为周敬王在四十三年的时候就已经驾崩了,故鲁哀公十九年对应周元王元年(前476年)。然而《左传·鲁哀公十九年》里却分明写着:“冬,叔青如京师,敬王崩故也。”由此可知周敬王应驾崩于鲁哀公十九年,次年才是周元王元年。

《左传》是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史,距周敬王驾崩的时尚未远,可信度很高。据《左传》所说,,周敬王于鲁昭公二十二年继位,于鲁哀公十九年驾崩,共在位四十四年。所以《周本纪》和《十二诸侯年表》都错了。

然而如果像《太平御览》和《左传》说的,周敬王在位四十四年,周元王在位八年,那么年表将会多出这一年来,这会造成困难。但这个困难已经被《竹书纪年》解决了,《竹书纪年》里写着:“(敬王)四十四年,王陟。”和“(元王)七年,齐人、郑人伐卫,王陟。”这样,周敬王在位四十四年,周元王在位七年,一增一减,正好解决了矛盾。

《史记·六国年表》里关于周元王的那一段编年是错误的,这也导致它把晋定公卒年放到了元王二年。一直到元王年代结束之后,《竹书纪年》与《史记》的编年才相一致。在周元王八年的那一栏里,没有任何信息,它很可能是因将敬王的卒年提前了一年,所以才添加了这么一年的空白进去以弥补少一年的矛盾。

因此,周敬王卒年为前476年,周元王元年为前475年。如果以周元王元年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的话,那么战国时代开始于前475年。

《史记》为什么要以公元前476年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

周元王元年是战国时代开始的标志春秋与战国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与周元王元年(前475年)分别是春秋的最后一年和战国的第一年。

在前476年里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便是赵简子死去了,他的儿子赵襄子正式继位。过了二十年后,赵襄子便与韩宣子、魏桓子联合起来消灭了知伯,使韩赵魏三国分立正式成形。然而在《史记》的《赵世家》中却把赵简子的卒年弄错了,导致出现许多记载上的矛盾。

《赵世家》先是说:“定公三十七年卒,而简子除三年之丧,期而已。是岁,越王句践灭吴。”则越王消灭吴国时,赵简子还活着;然而《赵世家》又说:“晋出公十七年,简子卒,太子毋恤代立,是为襄子。”这是把赵简子的卒年定在了勾践灭吴十四年之后(前459年左右)。可是,《赵世家》里还说:“赵襄子元年,越围吴。”把时间又拉回到《左传》里的鲁哀公二十年(周元王元年,前475年)。此时,越尚未灭吴。

故知前面的“简子除三年之丧”乃是误把襄子当简子。赵简子死于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次年(前475年)越王勾践伐吴,一直围攻了三年(前473年),吴国才灭亡。故而吴国灭亡的那年正是赵襄子守完三年之丧的时候。

《史记》为什么要以公元前476年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

《史记》弄错了赵简子的卒年

关于赵简子的卒年在《左传》里有着充分的证据,《左传·哀公二十年》(前475年)记载,越王勾践领兵围困吴王夫差。由于晋国与吴国在黄池之会时彼此结盟,说:“好恶同之”,故而晋国有义务去援助吴国,帮忙吴国解围。但是那年发生了“晋赵孟降于丧食”,也就是说晋卿赵孟要为自己的父亲守丧,不能引兵打仗。所以他才派部下楚隆去向吴王说明情况,楚隆到达吴国后,向夫差传话说:“今君在难,无恤不敢惮劳。非晋国之所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无恤”就是赵襄子的名字,这说明《左传》里的赵孟其实就是赵襄子,他在这一年要为父亲守丧,故而赵简子必死于此时。《史记·赵世家》里说的:“赵襄子元年,越围吴。襄子降丧食,使楚隆问吴王。”正是指《左传》里的这件事,所以赵简子死于前一年,次年才为襄子元年,故而可以推断春秋的最后一年发生了赵简子死去的事。

那么战国的第一年又发生了什么大事呢?据《左传》记载,这一年正是鲁哀公二十年,越王勾践正式起兵讨伐夫差。据《吕氏春秋·长攻》记载,当年吴国发生了饥荒,勾践非但没有帮助邻国救灾,反而发动了灭吴的战争。在这里,史记的《越王勾践世家》同时出了错误。

《左传·哀公十七年》(前478年)说:“三月,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陈。”结果吴军因乱而大败。《吴太伯世家》中也说:“十八年,越益强。越王句践率兵复伐败吴师於笠泽”。此时距黄池之会(哀公十三年,前482年)已有四年了。

《史记》为什么要以公元前476年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

战国第一年,勾践正式起兵伐吴

《越王勾践世家》则说:“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其後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於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这是误将笠泽之战当做灭吴之战。《十二诸侯年表》无越,可知太史公对越国之事不甚详知。

根据《吴世家》的记载,吴王十四年春(前482年)与晋定公会于黄池,“六月丙子,越王句践伐吴”,吴王会盟回来后“乃使厚币以与越平”,勾践第一次伐吴结束;吴王十八年(前478年),吴越两国又于笠泽交战,吴国败绩;二十年(前476年),越王句践复伐吴。二十一年(前475年),遂围吴。二十三年(前473年)十一月丁卯,越灭吴,距离黄池之会已近十年。《伍子胥列传》也说:“因北大会诸侯於黄池,以令周室。越王句践袭杀吴太子,破吴兵。吴王闻之,乃归,使使厚币与越平。後九年,越王句践遂灭吴,杀王夫差。”说明吴国灭亡在黄池之会“后九年”。所以《越王勾践世家》的记载是错误的。

如果我们按照《史记》的方法,用周元王元年(前475年)来当做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那么这两年内发生的主要大事就只有赵简子死去,赵襄子继位;以及越王勾践正式发起灭吴之战。前者为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后者则为春秋五霸划上了句号,不失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先秦时代#名著典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