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暑假的时候,我们带孩子一起回了一趟老家。
遇到了不少的邻居,见着我都开启了劝生模式。
“赶紧生吧,趁孩子不是很大!等他大了你就更不想生了。”
“你看我家这个大孙子,还比你儿子小1个多月(当时我家孩子两岁9个月),现在他妈妈都已经快要生第三胎了!”
“你儿子现在这么大了,很好带了。你又有家公家婆,他们还年轻,还愿意帮你带,赶紧生了给他们带。再过几年,他们就是有心也无力了。”
“别觉得孩子长大跟你不亲,我家孙子每次见着久久回来一次的爸爸都很亲,叫他都不舍得跟他爸分开,说要跟爸爸一起玩。”
……
我只得笑着说是是是,然后赶紧找个借口离开。
在老家,有很多年轻人在外务工或自己做生意,孩子多数是由老人帮忙带。
等孩子到了读小学的年纪,父母再把孩子接到身边。
也有部分依旧一直在爷爷奶奶身边读书。
这些孩子无疑跟父母的连接是很少的,我曾听过不少把适龄孩子接到身边的父母说孩子跟自己一点都不亲近,很难管教,说什么都不听,动不动就发脾气,打不得骂不得还动辄就说自己要回老家,爷爷奶奶家才是自己家...
2
其实,这真的不能怪孩子不懂事。
假如你能去了解他们的内心就知道了,其实孩子挺苦的。
心理学认为,孩子3岁前是养成依恋关系的关键时间,在父母身边成长的孩子,更容易养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这是隔代教养无法取代的。
父母要给孩子足够时间的陪伴,对孩子每一个大动作的发展都包含热情和期待。
父母每一个笑容都蕴含了足够多的安全感,每一个给孩子的拥抱、抚触都加深了与孩子的情感链接。
这些期待、鼓舞、链接本应属于孩子的父母。
可以养育者变成了爷爷奶奶,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这种链接就会中断。
养育孩子而享受到的快乐、惊喜、变化父母都体会不到。
孩子没有与父母建立情感基础,如何能够要求孩子仅因为与父母存在血缘关系而亲近呢?
很多人会延续自己父母的养育方式:自己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了,孩子也很多会放在老人身边。自己是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大多也会在自己身边。
当然,也有很多是迫不得已,因为经济条件、环境因素等影响自己的决定。
但是隔代养育的很多问题,却难以解决。
孩子摔倒的时候,老人马上去把孩子抱起来,一边哄孩子一边说:“打地板、打地板、害得我的宝贝摔倒了。”(慢慢的孩子犯错会推脱责任)
孩子不好好吃饭,老人捧着一碗饭一口一口喂,只要他愿意吃饭,爱看电视也可以爱玩手机给可以。
孩子闹脾气哄不好:“不准哭了,你爸爸妈妈不疼你了,不要你了才把你扔家里。你再哭我也不要你了。叫警察叔叔来把你带走。”
爱是真爱,但还是用以前对付我们的老方法。
觉得能让孩子听话就是好方法,什么伤害孩子的情感、破坏孩子的独立性、造成孩子不信任感,那些都是吓人的,觉得是没有的事。
相信很多人会说:自己的孩子谁会不爱呢?要是有办法谁愿意离开孩子,谁不想自己亲自带孩子呢?
会觉得这样做也是想要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上更好的学校,住更好的房子,因而把他放在老人身边抚养。
有些人会说:“我也是这样长大的,还不是好好的长大了?”
觉得只是留守罢了,对孩子的爱一点也不会少,反正他一样会长大的。
真的一样吗?3
电视剧《三十而已》里面,片尾出现的早餐小摊主一家肯定在每个人心里都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他们夫妻二人也在为更好的生活而拼搏,但他们的孩子在身边。
摊主妈妈会在儿子熟睡的深夜为儿子织毛衣;外卖员爸爸会经常路过自家的小摊看看母子二人;儿子觉得毛衣脱了线越扯越多线很好玩,最后毛衣的袖子少了一只却是笑着告诉妈妈的;熟睡的儿子会在凌晨被抱上车一起出摊;收摊的时候爸爸开餐车载着儿子,妈妈开爸爸的小电驴用同样的速度有说有笑一起回家……
最后从一个小小的餐车变成一个有两层的店面。
孩子还用创可贴拼了一个家,仿佛在告诉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才是家。
最幸福、生活最好的家庭其实就是简简单单的在一起。
其实,在孩子最依赖的十年里,父母一定要用心教养,这时你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等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再怎么努力,也会觉得力不从心。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觉得自己很幸福。
很感谢我的父母没有因为生活艰难而跟从别人的选择,感谢他们在经历生活的苦与甜的所有时刻都选择与我们分享。
我的妈妈一直照顾我和弟弟,等我们都工作了,她才出去找了份正式的工作上班。
小时候,身边有几个留守的小伙伴,我也曾有过羡慕的:他们多好啊,做什么都没人管,几点回家都可以(小镇还是很安全的,何况是十几年前呢?)每次父母一回来就是新书包,糖果饼干小包大包的。
可我也看得到他们眼里的羡慕:你妈妈真好,天天给你扎小辫子上学;还什么都会做:花卷、酥饺...连你身上穿的裙子都是你妈妈做的。你爸爸教你骑车;每个周末还带你们去玩(其实就是去看望爷爷奶奶)
4
后来,岁月告诉了我真相:年幼的我不知何为思念,是因为我无须思念。
而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只能通过一条长长的电话线传递,抱着期待问一句:“你什么时候回来?”
遇到了青春的困扰,却只能对一本上了锁的日记本诉说。
是因为,长时间的缺乏交流,那道叫做“沟通”的门,生了锈,打不开了。
我见过那些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孩子。
做什么事都会主动帮忙,委屈的时候打落牙齿和肚吞,是渴望用自己乖巧的表现让父母多一点点时间的陪伴和放心。
也见过任性得无可奈何的孩子。
说什么都对着干,做什么都没办法让他买账,是抗议父母用本该属于自己的陪伴时间换取了冷冰冰的物质。
还见过更多的是,在父母以为自己的能力足以让孩子过上好生活,把孩子接到身边后,孩子与父母间的隔阂,陌生往往让父母震惊却又无奈。
“这孩子,跟我一点都不亲。怎么回事?”
有些几个月就离开孩子,没有建立依恋关系的父母与孩子,就像熟悉的陌生人,“爸爸妈妈”这些因血缘自带的称谓只是符号,无他。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偷过的懒,将来都会加倍偿还。
因为孩子是投奔父母而来,不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5
我自怀孕起,做了三年的伸手党。
我深知一份工作对于女性的意义。
可我庆幸自己没有因为伸手要钱过生活很艰难而选择让孩子跟随老人。
因为孩子在身边,每一个行为都有正面的鞭策。
每一天工作都有了期待,感觉生活里每一分苦都有转化成甜的动力。
很开心看到身边的人越来越多都选择了把孩子带在身边,越来越多的父母打开了育儿学习的新大门,越来越多人开始享受有孩子参与和分享的生活。
生活就像巧克力盒子,没吃到它,永远不知道它是什么味道?
偶尔是苦的,时而是微醺的,多数是甜的。
而孩子在身边的时候,哪怕苦点累点,心中却欢喜,这样也不负这父母子女缘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