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太好了,不但教技术送鸡苗,每天还有40元补助。”10月8日17:30,烟雨朦胧,沿河自治县黑水镇龙堡村47岁的贫困户田素霞提着40只鸡苗,高兴地往家里走。
河自治县黑水镇龙堡村贫困户田素霞正在给鸡苗保温。
穿过花香四溢的庭院,径直朝柴房走去,她小心翼翼地把一箱鸡苗捧入用木板搭建的鸡舍里,再用白炽灯给鸡宝宝们取暖……田素霞满眼散发的是慈母对婴儿般怜爱。
可就在7年前,田素霞一家守着8亩土地,种些传统农作物,一年的积蓄仅够一家子糊口,日子过得艰难。就在这艰难的岁月,田素霞却查出乳腺癌中晚期,面对命运如此“刁难”,她总以乐观心态面对,买书研究抗癌,拉着小音响去山上跳广场舞,种辣椒,养鸡,养各种花卉……
田素霞刚给鸡宝宝们安顿好温暖如春的窝后,哼着小曲儿在院里欣赏自己种的玫瑰花紧凑水嫩。此前,田素霞本就爱好养土鸡,加之这五天的集中培训,让她对土鸡养殖技术更加熟练而科学了。
田素霞家房前屋顶种养了各种花卉。
脱贫攻坚战收官在即,沿河自治县着重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在做好户户小康,人人小康的同时,最大限度发现问题、更多地解决问题,持续巩固前期脱贫攻坚成果。10月初,该县组织22个乡镇因缺技术致贫的1388名贫困劳动力,重点围绕鸡、鸭养殖技术培训,确保10月25日前完成整改销号。
现在,技术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在武陵山腹地的沿河自治县,家门口就能学产业技术促增收。这一点,今年68岁的田富国最有发言权,“今年,我种植的6亩辣椒已赚1.5万元,多亏驻村工作队!”
田富国和其他村民一样种玉米种稻谷,没什么收入,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才吃得起肉,如今生活条件变好,只想吃点自己种的绿色蔬菜。今年3月,在驻村工作队的鼓励下,毅然把5年前因霜冻受灾,长势差的花椒砍掉,种起了辣椒产业。2头牛带来的20000多元收入,加上现在又和许多留在村里的新农人吃上“产业饭”,田富国和老伴乐开了花。
沿河自治县官舟镇红星村的辣椒产业丰收啦。
该县官舟镇红星村“第一书记”侯元军说:“如今年轻人外出务工增收脱贫能力增强,而在家里的贫困户稳固脱贫更需产业扶持。短平快产业让农民可以获得持续性收入,有效解决了贫困户脱贫后的增收问题。”
在沿河自治县,还有很多在家门前学技术,增收脱贫的喜人故事。今年来,沿河始终咬定脱贫摘帽“一个目标”,突出产业、就业,集中力量重点实施辣椒、食用菌、生猪代养、生态鸡等短平快产业。全面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和“村社合一”发展模式,引进、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