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烟台首例出口信用保险合同纠纷案,看法院如何为小微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020-10-12新闻9

出口信用保险合同是什么?

在出现合同纠纷时,

怎样判定赔偿责任?

小微企业出口贸易时如何保障自身利益?

近日,

牟平法院审理了

烟台市首例出口信用保险合同纠纷案件,

面对这样一个新类型案件,

且看牟平法院如何为小微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免费送保险?投!

小微企业出口贸易有专门的保险保障自身利益,还不要钱,可以相信这“免费的午餐”吗?2018年底,某家具公司的老板杨某面对找上门的保险公司业务员,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据业务员介绍,这份保险为国家赠送,是一份百分百有利的保障措施,那既然不要钱,杨某也便投了一个。

2019年2月,杨某同韩国的贸易发生问题,三笔出口订单共计十五、六万元货款未到账,一直索要无果后,同年12月,他才想起了这份保险,却因合同中约定的索赔期限应在事故发生后三十日内而被拒赔。

于是,杨某诉至牟平法院。

合同不了解?学!

出口信用保险合同系国际贸易与保险相结合的一个险种,其条款多为国际贸易的惯例,由于该险种在本地普及率低,少有小微企业知道,更别提出现合同纠纷了,就连律师刚接手都觉着新奇。

案件到了牟平法院于秀丽法官手中后,为了弥补领域盲区,尽快解决纠纷,她压缩时间,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来查阅大量资料、咨询多位专家,笔记做了大半本,力求做到公正高效。

证据没原件?查!

做好充足的准备后,于法官进行了第一次开庭,却发现原告提供给法庭的证据全是打印件,被告保险公司当庭否认其真实性。

烟台首例出口信用保险合同纠纷案,看法院如何为小微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经了解,原告某家具公司的证据来源于货代公司和海关,两者均已实现无纸化办公,只能打印相关单据,但不加盖印章。

为了确认事实,于法官第二天前往该货代公司及烟台海关调查核实与案件有关的材料包括报关单、提单等的真实性,从而确定本案所涉三笔出口业务均已经办且货物交至韩国买受人处。

而为了查明原告提供的国际贸易发票的真实性,于法官又去相关机构详细咨询,确定发票载明的信息真实有效。

已过索赔时效?错!

被告保险公司依据保险条款中的约定对杨某作出拒赔的申请是符合保险合同的约定,其行为本身没有错误,但是该约定是否有效,可就进入法官的专业领域了。

于法官指出,依据《保险法》第十九条的规定:“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订立的保险合同中的下列条款无效:(一)免除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义务或者加重投保人、被保险人责任的;(二)排除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同时《保险法》还规定,财产保险合同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而保险合同条款中将索赔时效限定为三十天,明显减轻保险人的责任,故依法应认定无效。

调解难达成?谈!

一切理顺清晰后,考虑到今年疫情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为了尽早解决原告的资金短缺之急,于法官积极同原、被告双方沟通。

烟台首例出口信用保险合同纠纷案,看法院如何为小微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了解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后,于法官也有了初步的判定——因要考虑到保险公司追偿权的行使存不确定性(例如找不到买方或买方破产导致无法收回货款),按照国际惯例,赔偿款数额为货款数额的80%左右。

于法官详细告知原告杨某,杨某表示能够理解并接受,然而被告委托律师却回应不接受调解。

为了达成双方的调解协议,于法官又想方设法同被告的上级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向其分析本案的事实和可能的裁判处理结果,其表示理解并迅速向省公司汇报,最终该保险公司表示同意调解,答应尽快将赔款支付给杨某。

来源:牟平区人民法院

#信用保险#合同#法官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