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王中江:孔子好《易》和追寻“德义”考论——以帛书《易传》中的“子曰”之言为中心(二)

2020-10-12新闻9

王中江:孔子好《易》和追寻“德义”考论——以帛书《易传》中的“子曰”之言为中心(二)

◎王中江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3.《 易》中卦辞的“德义”

除了从整体上诠释和追寻《易》德及《易》道之外,孔子诠释和追寻《易》德和《易》道还有另外两种方式:一种是从一卦的卦辞入手;一种是从一卦的爻辞入手。在六十四卦的卦辞中,孔子所诠释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干”、“坤”、“损”、“益”等卦的卦辞。相比之下,他对卦的爻辞的诠释则要多得多。下面先讨论第一种方式。

孔子通过诠释一卦卦辞追寻一卦之德的言论,有《二三子问》中的“晋”、“同人”、“谦”“小蓄”、“未济”;有《要》中的“损”和“益”;有《衷》中的“干”和“坤”;有《缪和》中的“困”和“蒙”,等等。在帛书《衷》篇中,孔子把“干”、“坤”两卦视为掌握《易》之要义的主要途径。在八卦或六十四卦中,唯有“干”、“坤”两卦的六爻纯粹是由阳爻或阴爻组成。孔子将其看作是最能体现阳阴、刚柔特性的两卦,认为两者代表了天地的不同变化,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化”。同是在《衷》篇中,孔子认为“干”卦集中体现了“刚”和“方”的德性,它是“汤武之德”的反映;“坤”卦集中体现了“从顺”的德性,是最高的谦让之德(“文之至也”)。虽然“干”、“坤”各以刚柔为突出的德性,但两者的“德”都不会偏向极端,“坤”柔而能“方正”,“干”刚而能“谦让”。孔子说:“坤之至德,柔而返于方;干之至德,刚而能让。”(《衷》)

孔子所关注的另一对卦是“损”和“益”。按照《要》篇的记载,孔子研读“损”和“益”时掩书而叹,对几位弟子说,一定要好好认识“损益”之道,两者蕴藏着“吉凶”的秘密。按照孔子的说法,“益”所体现的是从春到夏万物的生长之道,“损”所体现的是从秋到冬万物的衰老之道。两者一正一反,相反相成。“益”始于吉而终于凶,“损”始于凶而终于吉。君主从“损益”之道中能够认识天地的变化(四时的循环和万物的生老),也能够认识人间的得失关系。孔子注重《易》的“损益”之道,在《说苑·敬慎》中也可以看到。这里的记载也是说,孔子读《易》,读到“损”、“益”时,“则喟然而叹”。所不同的是,在他身边的弟子子夏,特意问他为什么感叹。孔子回答:“夫自损者益,自益者缺,吾是以叹也。”按照这一回答,孔子肯定的是能够做到减损的人,因为他能够从中得益,而增益的人则会缺失。子夏对这一回答有疑问,反问说:“然则学者不可以益乎?”孔子进一步解释说:“否,天之道,成者未尝得久也。夫学者以虚受之,故曰得。苟不知持满,则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昔尧履天子之位,犹允恭以持之,虚静以待下,故百载以逾盛,迄今而益章。昆吾自臧而满意,穷高而不衰,故当时而亏败,迄今而逾恶,是非损益之征与?吾故曰:‘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夫丰明而动,故能大;苟大,则亏矣。吾戒之,故曰:‘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是以圣人不敢当盛。升舆而遇三人则下,二人则轼,调其盈虚,故能长久也。”子夏曰:“善!请终身诵之。”

从孔子进一步的解释可知,他将“损”之道同谦虚、虚静结合起来,认为谦虚、虚静能够无往而不胜;与此不同,“益”的盛大则容易走向自满,进而走向衰败。《说苑·敬慎》下文记载,孔子与弟子子贡参观周庙,看到庙里的“欹器”,问守庙者它是什么器皿。当他得知是“右坐之器”时,就说他听说这种器皿“满则覆,虚则欹,中则正”,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让子路去试验,果其如此。于是,孔子又感叹说:“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贡又问“持满之道”和“损之道”。孔子的回答也是用《易》的“损益”之道,并直接从人的美德上去说。“持满之道”是“挹而损之”;“损之道”是“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辩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暗:是谓损而不极,能行此道,唯至德者及之”。对于孔子来说,“持满之道”是“损益”之道,也是“谦”之道。

《易》的“损益”一般是指减少和增加。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论述殷对夏礼、周对殷礼既有损、又有益所用的损益,也是指减少和增加,两者原本都是需要的。但孔子对《易》的“损益”之道偏重于从谦虚上看“损”,从自满上看“益”,表现出明显的重“损”轻“益的”倾向,这与他对《易》的“谦”德的注重不无关系。这就关涉到孔子对“谦”卦美德的诠释。这是孔子在帛书《易传》中又重点诠释的卦辞。在帛书《二三子问》和《缪和》中,我们都看到了孔子对“谦”德的高度赞赏。如在《二三子问》中,孔子解释“谦”卦的“卦”辞“谦,亨,君子有终,吉”,说“谦”是谦卑和顺从。人做到了谦,就一定吉祥;否则,如果他骄傲和傲慢,就一定有凶(“谦一事而四吉,骄一事而四凶”)。正是因为谦吉骄凶,天、地、鬼神和人都厌恶骄傲、热衷谦虚:“天乱骄而成谦,地彻骄而实谦,鬼神祸[骄而]福谦,人恶心骄而好谦。”

在《缪和》中,孔子对“谦”德的诠释,是在回答张射的请教时作出的。张射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自古至今,天下之人“皆贵盛盈”;为什么《易》说君子有谦德就能亨通(“谦,亨。君子有终”)。《缪和》记载孔子回答张射的问题有好几段话。孔子的说明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将“谦”德上升为天地的法则(“天之道崇高神明而好下,故万物归命焉;地之道静博以尚而安卑,故万物得生焉”),并同《二三子问》相类似,认为天道、天道、鬼神和人道都厌恶“盈”而赞助“谦”:“子曰:‘天道毁盈而益谦,地道销[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者,一物而四益者也;盈者,一物而四损者也。’”“谦”卦“彖”传与此前四句的说法相类似,但这里记载是孔子说的话。二是将“谦”德同“圣君”、“圣人”、“君人者”、“君子”等联系起来,说他们是“谦”德的提倡者与实践者。如在圣君、圣人那里,他们“卑体屈貌以舒逊,以下其人。能致天下之人而有之,此□[□□]享也。非圣人,孰能以此终?”在君人者那里,他们“以德下其人,人以死力报之。其亨也,不亦宜乎?”在君子那里,他们“能成盈而以下,非君子,其孰当之?”在孔子看来,圣人、君子有一个共同点,都有位有势,但他们对人又都谦卑、谦和。这既是他们的伟大之处,也是其成功之道。可见,在对《易》卦的诠释中,孔子对“谦”德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它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美德和价值。

在帛书《易传》中,孔子还诠释了“晋”、“同人”、“小蓄”、“未济”、“困”和“蒙”(见《缪和》)等卦辞。前四者见之于《二三子问》,而且对其“德”的诠释比较简要。如对于“晋”卦的卦辞“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孔子有一个总的解释:“此言圣王之安世者也。”对其中的“番庶”,孔子解释:“圣人之莅政也,必尊天而敬众,理顺五行,天地无灾,民□不伤,甘露时雨难骤降,飘风苦雨不至,民总相觞以寿,故曰‘番庶’。”这一解释,强调圣王遵循自然秩序,就能为百姓带来风调雨顺,使民健康长寿。对“同人”卦的卦辞“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孔子的解释是:“此言大德之好远也。所行[者]远,和同者众,以济大事,故曰‘[利涉大川]’”。按照这一解释,有大德的人就能和同天下、成就大业。对于“小蓄”卦的卦辞“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射取彼在穴”,孔子解释为:“此言圣君之下举乎山林畎亩之中也。”强调圣君躬身田野、视察民事。对于“未济”卦的卦辞“未济,亨,[小]狐涉川,几济,濡其尾,无[攸]利”,孔子解释为:“此言始易而终难也,小人之贞也。”强调做事情绝不可先易后难。

相比之下,《缪和》对“困”卦的卦辞(“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和“蒙”卦的卦辞(“蒙,亨。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吉,再三渎,渎则不吉。利贞”)之德的解释则稍微复杂一些。缪和向孔子提出一个问题,问孔子天下之人(愚智、贤不肖)都希望“利达显荣”,而《易》的“困”卦说“大人吉”,这是为什么?孔子首先解释,“此圣人之所重言也”。在孔子看来,天道有阴阳、短长、晦明等矛盾性和相反相成性,人道同样如此。他举例说,汤、周文王、秦穆公、齐桓公、勾践、晋文公等都经历过困境,但他们又都在困境中激发自己、成就自己,将困境转化为动力和力量:“夫困之为达也,亦犹[□□□□□□]□。故《易》曰:‘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其此]之谓也。”孔子对“困”卦的卦辞的类似解释,又被保存在《说苑·杂言》中。《杂言》记载了事情发生的场景——孔子及其弟子“厄于陈蔡”。在此困境之下,孔子还弦歌不断,子贡感到不解而提出疑问,孔子用齐桓公等人的故事告诉子贡,人在逆境中会产生勇气(“故居不幽,则思不远;身不约,则智不广;庸知而不遇之”)。当孔子及其弟子摆脱陈蔡之厄时,子贡对同学说,大家不要忘记这次跟随夫子所遭遇到的“此难”,孔子不赞成子贡的说法,纠正说困境能够考验人,能够让人奋发。一些了不起的人正是在逆境中成就了他们自己,“困”卦说的正是这一真理:“恶,是何言也?语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人也。吾闻人君不困不成王,列士不困不成行。昔者,汤困于吕,文王困于羑里,秦穆公困于殽,齐桓困于长勺,句践困于会稽,晋文困于骊氏。夫困之为道,从寒之及煖,煖之及寒也,唯贤者独知而难言之也。《易》曰:‘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圣人所与人难言,信也。”

孔子对“蒙”卦的卦辞之德的解释,是在回答吕昌的问题时作出的。吕昌先讲了一个道理,说“夫古之君子,其思虑举措也,内得于心,外度于义,外内和同,上顺天道,下中地理,中适人心……故有嘉命……”,但“蒙”卦的“蒙”不合乎这一道理,却又说“利贞”,这让他困惑不解:“以昌之私以为,夫设身无方,思索不察,进退无节,渎焉则不吉矣,而能亨其利者,固有之乎?”孔子回答说,按照一般的道理,人的品行好(“夫内之不咎,外之不逆,貊貊然能立志于天下,若此者,成人也。”)他就会有好结果;人的品行不好,他就不会有好结果。但一个人的言行如何,并非一成不变(“是则可以也,而有不然者”)。蒙昧者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无知,也能成就自己:“弗知而好学,身之赖也,故曰‘利[贞’。□□]君子于仁义之道也,虽弗身能,岂能已哉!日夜不休,终身不倦,日日载载,必成而后止。”孔子对“困”卦和“蒙”卦之德的解释,都说明他十分强调转不利为有利的积极进取精神。

孔子对卦辞之德的解释和追寻,所涉及的卦辞不多,其中多加致意的是“乾坤”之德、“损益”之德和“谦”德。孔子对“困”卦和“蒙”卦卦辞之德的解释,更是意味深长,可以说是孔子人生的写照。太宰问子贡,孔子是不是圣人,为什么他博学多能。子贡回答说是。但孔子听说后则指出,太宰也许更了解他,他“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从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这一个故事可知,孔子的多知是好问好学的结果。人生下来都蒙昧无知,但只要后天好学,就有知而吉。孔子一生曲折坎坷,但这也磨炼了他,使他能够体认“人君不困不成王,列士不困不成行”的真理,使他能够认识到“夫困之为道,从寒之及煖,煖之及寒也,唯贤者独知而难言之也”(《说苑·杂言》)这一道理。

4. 《易》中爻辞的“德义”

孔子诠释《易》道、追寻其德的第三种方式是从爻辞入手来进行。我们先看一下其在帛书《易传》中的分布。其中,《二三子问》有:“干”之初九、上九和其他四爻;“坤”之上六和六四(还有初六、六二、六三);“蹇”之六二;“鼎”之九四和上九;“屯”之九五;“同人”之初九和六二;“大有”之六五;“豫”之六三;“中孚”之初二,等等。在帛书《系辞》传中孔子论及的爻辞有:“中孚”之九二;“同人”之九五;“大过”之初六;“谦”之九三;“解”之六三和上六;“咸”之九四;“困”之六三;“噬嗑”之初九,等等。《衷》篇论及的有:“干”之上九以及集中对各爻的诠释;“大过”之九三;“鼎”之九四;“姤”之上九和初六;“渐”之九三;“屯”之上六;“坤”之各爻辞,等等。《要》篇论及的有:“否”之九五;“鼎”之九四;“益”之上九;“复”之初九,等等。《缪和》论及的有:“涣”之九二和六四;“困”之六三;“丰”之九四;“屯”之九五;“中孚”之九二;“谦”之初六;“归妹”之上六;“复”之六二;“讼”之六三;“恒”之初六和九三;“坤”之六二,等等。《昭力》论及的有:“师”之六四和九二;“大蓄”之九三和六五;“比”之九五;“泰”之上六;“干”之初九,等等。

根据孔子在上述帛书《易传》中对一些爻辞的诠释及对爻德的追寻,结合传世文献《文言》,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干”、“坤”两卦的爻辞都有所诠释,并且主要集中在帛书《二三子问》和《衷》篇中。《文言》中记载了孔子对“干”卦六爻之德的诠释。这说明,孔子不仅重视“干”、“坤”卦两卦的卦德,而且也重视它们的爻德。现将孔子在不同地方的解释列出并对比一下。

按照孔子对“干”卦爻辞的诠释(见下表1),我们可以强调如下几点:其一,孔子对“干”卦的爻辞最为重视,这也符合其所说的“干”和“坤”是认识《易》的门户这一主张。正因如此,他对“干”卦爻辞的诠释也最多。其二,在不同文本的记载中,孔子对同一爻辞的诠释有多有少、有繁有简,最简的是一句话,稍繁的是一段话。孔子对“干”之六爻爻辞及其德义的诠释也是有繁有简,有多有少。如在《衷》中,孔子对“干”的爻辞的解释,有的非常简要,如说“匿也”、“德也”、“用也”、“息也”、“隐[而]能静”、[见]而[能]上”等;但也有文字稍多的,如在《文言》中,孔子直接用“德”去看待“龙”和“君子”的特性及活动。其三,就其基本倾向来看,孔子在不同地方的解释在整体上有其一致性。如对“潜龙勿用”的诠释,《二三子问》用“行灭”,《衷》用“匿”和“不可(有为)”,《文言》用“龙德而隐”,都旨在强调“潜龙”没有适当的时机,只能沉潜、隐伏以等待时机。再如对“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的解释,《二三子问》用“务时”而又有“静”,《衷》用“用”而“息”,《文言》用“进德修业”而“因其时而惕”等,都是强调人一旦有了时机就要积极行动,同时又要小心谨慎。其四,孔子在不同文本中对“干”卦爻辞的解释,在整体上说明“龙德”的表现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从待时而静、因时而动到动极而过。这同孔子在《二三子问》中赞美“龙德”以多变著称相一致。

表1 孔子对“干”卦爻辞的诠释

王中江:孔子好《易》和追寻“德义”考论——以帛书《易传》中的“子曰”之言为中心(二)

除了“干”卦,孔子对“坤”卦爻辞的诠释也是极多的(见下表2)。这说明:其一,孔子十分重视“坤”卦爻辞的德义。只是在《文言》中未记载这是孔子对它的诠释;此外,《二三子问》所记载的孔子的解释用的是“孔子曰”,《衷》用的是“子曰”。其二,同孔子对“干”卦爻辞的解释相类似,他对“坤”卦爻辞的诠释也有繁简之别。如在《衷》中,孔子解释“含章可贞”说是“言美情也”,解释“括囊,无咎”说是“语无声也”。孔子只用了几个字,要言不烦。而对于另一些爻辞,孔子的解释则稍微复杂一些,《二三子问》也是如此。如孔子解释“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先是从总体上说明,然后又分开说。其三,孔子对“坤”卦爻辞和爻德的解释,强调其文采、文静、柔和、慎言等价值。

在帛书《易传》中,孔子对其他卦爻辞的德义的诠释,涉及许多不同的美德。正如上文所强调的那样,孔子诠释《易》的德义和道义,主要是就君子特别是为执政者而言的,其所说的德也集中在君子之德和君主之德方面。同样,孔子对《易》卦爻辞的德义的诠释也是如此。概括起来,可以强调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易》主要是成就君子之德与君王之德。显然,缺乏美德的人,即使有其位也不能安于其位。如在《要》篇中,孔子提出“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这一论断之后,引用“鼎”卦九四爻辞“鼎折足,复公莡,其形渥,凶”,诠释说这是“言不胜任也”。为了能够胜任其位,以德配位,那就要不断积德,厚其德。如在《缪和》中,对于“谦”卦九三爻辞“劳谦,君子有终,吉”,孔子诠释说,这是以高位而谦卑对下,禹就是这方面的典型:“禹之取天[下也],当此卦也。禹[劳]其四肢,苦其思虑,至于手足骈胝,颜色[黎墨,□]□□□而果君[天]下,名号圣君,亦可谓终矣,吉孰大焉?故曰:‘劳谦,君子有终,吉。’不亦宜乎?”

表2 孔子对“坤”卦爻辞的诠释

王中江:孔子好《易》和追寻“德义”考论——以帛书《易传》中的“子曰”之言为中心(二)

其二,孔子对《易》卦爻辞的诠释,强调“知几知微”,强调知时、得时。在帛书《系辞》中,孔子主张“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他诠释“豫”卦六二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说:“介于石,毋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传世本《系辞》所记孔子的这一段话与此有差别,主要在于“君子见几而作”前,还有孔子的这几句话:“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在孔子看来,人善于认识事物的先兆(“几”)、端倪,即是善于认识事物的微小变化(“微”),从而把握住时机(“见几而作”)。孔子对“涣”卦九二爻辞“涣奔其机,悔亡”的解释,同样将其与时机联系起来:“涣者,散也。奔机,几也,时也。古之君子,时福至则进取,时亡则以让。夫福至而能既焉,奔走其时,唯恐失之。故当其时而弗能用也,至于其失之也。虽欲为人用,岂可得也哉。……圣人知福之难得而奔也,是以有矣。故《易》曰:‘涣奔其机,悔亡。’则[□]言于能奔其时,悔之亡也。”(《缪和》)掌握了时机,就是“得时”,就获得了机会。但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得时处顺,又需要有忧患意识,以防事物转向反面。孔子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要》)“否”卦九五爻辞“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三,孔子从爻辞中探寻良好的君臣关系。孔子强调,君王首先要有厚德,并以此来赢得臣僚的忠诚。他说:“夫《易》,上圣之治也。古君子处尊思卑,处贵思贱,处富思贫,处乐思劳。君子能思此四者,是以长有利,而名与天地俱。”(《缪和》)但君主如果像“屯”卦九五爻辞所说的“屯其膏”那样,那就是“自润者”,就会有凶险:“夫处上位者,厚自利而不[自]恤下,小之犹可,大之必凶。”因此,君主要厚待臣,要同臣分享利益,要像“中孚”九二爻辞所说的那样,“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使大臣能得到应有的利益:“夫爵禄在君、在人,君不徒与,臣不[徒受。圣君之使]其人也,?焉而欲利之;忠臣之事其君也,欢然而欲明之。欢?交通,此圣王之所以君天下也。”(《缪和》)这样就能建立起良好的君臣关系:“夫明君之畜其臣也不虚,忠臣之事其君也有实,上下通实,此所以长有令名于天下也。”(《缪和》)与此同时,君主还要提防那些图谋不轨的大臣。《论语·卫灵公》记载孔子的话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据此,孔子反对结党。与此思想相一致,对“涣”卦六四爻辞所言“散涣其群,元吉”,孔子指出,结党是亡国败家之法:“夫群党朋族,□推以[□□□□□]比周相誉,以夺君明,此固亡国败家之法也。”对此,明君所要做的是严禁结党,一旦有结党,就要消除它,这才能吉祥:“明王圣君之治其臣也不然。立为刑辟,以散其群党;设为赏庆爵列,以劝其下。群臣、黔首、男女,夫人竭力尽知,归心于上,莫敢朋党,恃君而生,将何求于人矣?其曰‘涣其群,元吉’,不亦宜乎?”(《缪和》)

孔子通过《易》爻辞追寻德义的内容非常广泛,这里只是考察了其中的几个方面。再回到孔子对一些卦辞德义的追寻,对《易》整体特性和德义的考察,我们看到了孔子诠释《易》德的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孔子的思想及其伦理世界由此也得以扩展,泽及后世。

文章来源:《河北学刊》#孔子#君子#易传收藏

孔子所关注的另一对卦是“损”和“益”。按照《要》篇的记载,孔子研读“损”和“益”时掩书而叹,对几位弟子说,一定要好好认识“损益”之道,两者蕴藏着“吉凶”的秘密。按照孔子的说法,“益”所体现的是从春到夏万物的生长之道,“损”所体现的是从秋到冬万物的衰老之道。两者一正一反,相反相成。“益”始于吉而终于凶,“损”始于凶而终于吉。君主从“损益”之道中能够认识天地的变化(四时的循环和万物的生老),也能够认识人间的得失关系。孔子注重《易》的“损益”之道,在《说苑·敬慎》中也可以看到。这里的记载也是说,孔子读《易》,读到“损”、“益”时,“则喟然而叹”。所不同的是,在他身边的弟子子夏,特意问他为什么感叹。孔子回答:“夫自损者益,自益者缺,吾是以叹也。”按照这一回答,孔子肯定的是能够做到减损的人,因为他能够从中得益,而增益的人则会缺失。子夏对这一回答有疑问,反问说:“然则学者不可以益乎?”孔子进一步解释说:“否,天之道,成者未尝得久也。夫学者以虚受之,故曰得。苟不知持满,则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昔尧履天子之位,犹允恭以持之,虚静以待下,故百载以逾盛,迄今而益章。昆吾自臧而满意,穷高而不衰,故当时而亏败,迄今而逾恶,是非损益之征与?吾故曰:‘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夫丰明而动,故能大;苟大,则亏矣。吾戒之,故曰:‘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是以圣人不敢当盛。升舆而遇三人则下,二人则轼,调其盈虚,故能长久也。”子夏曰:“善!请终身诵之。”

相比之下,《缪和》对“困”卦的卦辞(“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和“蒙”卦的卦辞(“蒙,亨。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吉,再三渎,渎则不吉。利贞”)之德的解释则稍微复杂一些。缪和向孔子提出一个问题,问孔子天下之人(愚智、贤不肖)都希望“利达显荣”,而《易》的“困”卦说“大人吉”,这是为什么?孔子首先解释,“此圣人之所重言也”。在孔子看来,天道有阴阳、短长、晦明等矛盾性和相反相成性,人道同样如此。他举例说,汤、周文王、秦穆公、齐桓公、勾践、晋文公等都经历过困境,但他们又都在困境中激发自己、成就自己,将困境转化为动力和力量:“夫困之为达也,亦犹[□□□□□□]□。故《易》曰:‘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其此]之谓也。”孔子对“困”卦的卦辞的类似解释,又被保存在《说苑·杂言》中。《杂言》记载了事情发生的场景——孔子及其弟子“厄于陈蔡”。在此困境之下,孔子还弦歌不断,子贡感到不解而提出疑问,孔子用齐桓公等人的故事告诉子贡,人在逆境中会产生勇气(“故居不幽,则思不远;身不约,则智不广;庸知而不遇之”)。当孔子及其弟子摆脱陈蔡之厄时,子贡对同学说,大家不要忘记这次跟随夫子所遭遇到的“此难”,孔子不赞成子贡的说法,纠正说困境能够考验人,能够让人奋发。一些了不起的人正是在逆境中成就了他们自己,“困”卦说的正是这一真理:“恶,是何言也?语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人也。吾闻人君不困不成王,列士不困不成行。昔者,汤困于吕,文王困于羑里,秦穆公困于殽,齐桓困于长勺,句践困于会稽,晋文困于骊氏。夫困之为道,从寒之及煖,煖之及寒也,唯贤者独知而难言之也。《易》曰:‘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圣人所与人难言,信也。”

孔子对“蒙”卦的卦辞之德的解释,是在回答吕昌的问题时作出的。吕昌先讲了一个道理,说“夫古之君子,其思虑举措也,内得于心,外度于义,外内和同,上顺天道,下中地理,中适人心……故有嘉命……”,但“蒙”卦的“蒙”不合乎这一道理,却又说“利贞”,这让他困惑不解:“以昌之私以为,夫设身无方,思索不察,进退无节,渎焉则不吉矣,而能亨其利者,固有之乎?”孔子回答说,按照一般的道理,人的品行好(“夫内之不咎,外之不逆,貊貊然能立志于天下,若此者,成人也。”)他就会有好结果;人的品行不好,他就不会有好结果。但一个人的言行如何,并非一成不变(“是则可以也,而有不然者”)。蒙昧者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无知,也能成就自己:“弗知而好学,身之赖也,故曰‘利[贞’。□□]君子于仁义之道也,虽弗身能,岂能已哉!日夜不休,终身不倦,日日载载,必成而后止。”孔子对“困”卦和“蒙”卦之德的解释,都说明他十分强调转不利为有利的积极进取精神。

孔子对卦辞之德的解释和追寻,所涉及的卦辞不多,其中多加致意的是“乾坤”之德、“损益”之德和“谦”德。孔子对“困”卦和“蒙”卦卦辞之德的解释,更是意味深长,可以说是孔子人生的写照。太宰问子贡,孔子是不是圣人,为什么他博学多能。子贡回答说是。但孔子听说后则指出,太宰也许更了解他,他“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从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这一个故事可知,孔子的多知是好问好学的结果。人生下来都蒙昧无知,但只要后天好学,就有知而吉。孔子一生曲折坎坷,但这也磨炼了他,使他能够体认“人君不困不成王,列士不困不成行”的真理,使他能够认识到“夫困之为道,从寒之及煖,煖之及寒也,唯贤者独知而难言之也”(《说苑·杂言》)这一道理。

4. 《易》中爻辞的“德义”

孔子诠释《易》道、追寻其德的第三种方式是从爻辞入手来进行。我们先看一下其在帛书《易传》中的分布。其中,《二三子问》有:“干”之初九、上九和其他四爻;“坤”之上六和六四(还有初六、六二、六三);“蹇”之六二;“鼎”之九四和上九;“屯”之九五;“同人”之初九和六二;“大有”之六五;“豫”之六三;“中孚”之初二,等等。在帛书《系辞》传中孔子论及的爻辞有:“中孚”之九二;“同人”之九五;“大过”之初六;“谦”之九三;“解”之六三和上六;“咸”之九四;“困”之六三;“噬嗑”之初九,等等。《衷》篇论及的有:“干”之上九以及集中对各爻的诠释;“大过”之九三;“鼎”之九四;“姤”之上九和初六;“渐”之九三;“屯”之上六;“坤”之各爻辞,等等。《要》篇论及的有:“否”之九五;“鼎”之九四;“益”之上九;“复”之初九,等等。《缪和》论及的有:“涣”之九二和六四;“困”之六三;“丰”之九四;“屯”之九五;“中孚”之九二;“谦”之初六;“归妹”之上六;“复”之六二;“讼”之六三;“恒”之初六和九三;“坤”之六二,等等。《昭力》论及的有:“师”之六四和九二;“大蓄”之九三和六五;“比”之九五;“泰”之上六;“干”之初九,等等。

根据孔子在上述帛书《易传》中对一些爻辞的诠释及对爻德的追寻,结合传世文献《文言》,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干”、“坤”两卦的爻辞都有所诠释,并且主要集中在帛书《二三子问》和《衷》篇中。《文言》中记载了孔子对“干”卦六爻之德的诠释。这说明,孔子不仅重视“干”、“坤”卦两卦的卦德,而且也重视它们的爻德。现将孔子在不同地方的解释列出并对比一下。

按照孔子对“干”卦爻辞的诠释(见下表1),我们可以强调如下几点:其一,孔子对“干”卦的爻辞最为重视,这也符合其所说的“干”和“坤”是认识《易》的门户这一主张。正因如此,他对“干”卦爻辞的诠释也最多。其二,在不同文本的记载中,孔子对同一爻辞的诠释有多有少、有繁有简,最简的是一句话,稍繁的是一段话。孔子对“干”之六爻爻辞及其德义的诠释也是有繁有简,有多有少。如在《衷》中,孔子对“干”的爻辞的解释,有的非常简要,如说“匿也”、“德也”、“用也”、“息也”、“隐[而]能静”、[见]而[能]上”等;但也有文字稍多的,如在《文言》中,孔子直接用“德”去看待“龙”和“君子”的特性及活动。其三,就其基本倾向来看,孔子在不同地方的解释在整体上有其一致性。如对“潜龙勿用”的诠释,《二三子问》用“行灭”,《衷》用“匿”和“不可(有为)”,《文言》用“龙德而隐”,都旨在强调“潜龙”没有适当的时机,只能沉潜、隐伏以等待时机。再如对“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的解释,《二三子问》用“务时”而又有“静”,《衷》用“用”而“息”,《文言》用“进德修业”而“因其时而惕”等,都是强调人一旦有了时机就要积极行动,同时又要小心谨慎。其四,孔子在不同文本中对“干”卦爻辞的解释,在整体上说明“龙德”的表现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从待时而静、因时而动到动极而过。这同孔子在《二三子问》中赞美“龙德”以多变著称相一致。

表1 孔子对“干”卦爻辞的诠释

除了“干”卦,孔子对“坤”卦爻辞的诠释也是极多的(见下表2)。这说明:其一,孔子十分重视“坤”卦爻辞的德义。只是在《文言》中未记载这是孔子对它的诠释;此外,《二三子问》所记载的孔子的解释用的是“孔子曰”,《衷》用的是“子曰”。其二,同孔子对“干”卦爻辞的解释相类似,他对“坤”卦爻辞的诠释也有繁简之别。如在《衷》中,孔子解释“含章可贞”说是“言美情也”,解释“括囊,无咎”说是“语无声也”。孔子只用了几个字,要言不烦。而对于另一些爻辞,孔子的解释则稍微复杂一些,《二三子问》也是如此。如孔子解释“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先是从总体上说明,然后又分开说。其三,孔子对“坤”卦爻辞和爻德的解释,强调其文采、文静、柔和、慎言等价值。

在帛书《易传》中,孔子对其他卦爻辞的德义的诠释,涉及许多不同的美德。正如上文所强调的那样,孔子诠释《易》的德义和道义,主要是就君子特别是为执政者而言的,其所说的德也集中在君子之德和君主之德方面。同样,孔子对《易》卦爻辞的德义的诠释也是如此。概括起来,可以强调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易》主要是成就君子之德与君王之德。显然,缺乏美德的人,即使有其位也不能安于其位。如在《要》篇中,孔子提出“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这一论断之后,引用“鼎”卦九四爻辞“鼎折足,复公莡,其形渥,凶”,诠释说这是“言不胜任也”。为了能够胜任其位,以德配位,那就要不断积德,厚其德。如在《缪和》中,对于“谦”卦九三爻辞“劳谦,君子有终,吉”,孔子诠释说,这是以高位而谦卑对下,禹就是这方面的典型:“禹之取天[下也],当此卦也。禹[劳]其四肢,苦其思虑,至于手足骈胝,颜色[黎墨,□]□□□而果君[天]下,名号圣君,亦可谓终矣,吉孰大焉?故曰:‘劳谦,君子有终,吉。’不亦宜乎?”

表2 孔子对“坤”卦爻辞的诠释

其二,孔子对《易》卦爻辞的诠释,强调“知几知微”,强调知时、得时。在帛书《系辞》中,孔子主张“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他诠释“豫”卦六二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说:“介于石,毋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传世本《系辞》所记孔子的这一段话与此有差别,主要在于“君子见几而作”前,还有孔子的这几句话:“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在孔子看来,人善于认识事物的先兆(“几”)、端倪,即是善于认识事物的微小变化(“微”),从而把握住时机(“见几而作”)。孔子对“涣”卦九二爻辞“涣奔其机,悔亡”的解释,同样将其与时机联系起来:“涣者,散也。奔机,几也,时也。古之君子,时福至则进取,时亡则以让。夫福至而能既焉,奔走其时,唯恐失之。故当其时而弗能用也,至于其失之也。虽欲为人用,岂可得也哉。……圣人知福之难得而奔也,是以有矣。故《易》曰:‘涣奔其机,悔亡。’则[□]言于能奔其时,悔之亡也。”(《缪和》)掌握了时机,就是“得时”,就获得了机会。但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得时处顺,又需要有忧患意识,以防事物转向反面。孔子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要》)“否”卦九五爻辞“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三,孔子从爻辞中探寻良好的君臣关系。孔子强调,君王首先要有厚德,并以此来赢得臣僚的忠诚。他说:“夫《易》,上圣之治也。古君子处尊思卑,处贵思贱,处富思贫,处乐思劳。君子能思此四者,是以长有利,而名与天地俱。”(《缪和》)但君主如果像“屯”卦九五爻辞所说的“屯其膏”那样,那就是“自润者”,就会有凶险:“夫处上位者,厚自利而不[自]恤下,小之犹可,大之必凶。”因此,君主要厚待臣,要同臣分享利益,要像“中孚”九二爻辞所说的那样,“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使大臣能得到应有的利益:“夫爵禄在君、在人,君不徒与,臣不[徒受。圣君之使]其人也,?焉而欲利之;忠臣之事其君也,欢然而欲明之。欢?交通,此圣王之所以君天下也。”(《缪和》)这样就能建立起良好的君臣关系:“夫明君之畜其臣也不虚,忠臣之事其君也有实,上下通实,此所以长有令名于天下也。”(《缪和》)与此同时,君主还要提防那些图谋不轨的大臣。《论语·卫灵公》记载孔子的话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据此,孔子反对结党。与此思想相一致,对“涣”卦六四爻辞所言“散涣其群,元吉”,孔子指出,结党是亡国败家之法:“夫群党朋族,□推以[□□□□□]比周相誉,以夺君明,此固亡国败家之法也。”对此,明君所要做的是严禁结党,一旦有结党,就要消除它,这才能吉祥:“明王圣君之治其臣也不然。立为刑辟,以散其群党;设为赏庆爵列,以劝其下。群臣、黔首、男女,夫人竭力尽知,归心于上,莫敢朋党,恃君而生,将何求于人矣?其曰‘涣其群,元吉’,不亦宜乎?”(《缪和》)

孔子通过《易》爻辞追寻德义的内容非常广泛,这里只是考察了其中的几个方面。再回到孔子对一些卦辞德义的追寻,对《易》整体特性和德义的考察,我们看到了孔子诠释《易》德的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孔子的思想及其伦理世界由此也得以扩展,泽及后世。

文章来源:《河北学刊》

#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孔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