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基腐病如何防治 是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看起来像钻心虫为害,其实不是,在水稻植株的下部腐烂,并且有一种特殊的臭味,该病在田间有三个发病高峰,1.分蘖期,2.抽穗前期,3.灌浆期。属于细菌性病害,在这三个时间提前预防,减轻病害的发生程度。原因:土壤本身有菌,种子不抗,在肥料使用上,不作重氮、磷、钾合理使用,偏施氮肥,长期深水漫灌,贪青田块发生重。立即放水晾田,喷生根剂+辛菌胺+锌+磷酸二氢钾,间隔5-7天再喷一次。
水稻基腐病如何防治
水稻基腐病。的防治?
请问有谁知道水稻基腐病的防治方法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由菊基腐欧氏菌玉米致病变种侵染引起的细菌性病害。为害症状:一般在分蘖至灌浆期发生,分蘖期可出现零星病株,主要特征为水稻根节部和茎基部变褐,并逐渐发黑腐烂,易拔起,有恶臭。分蘖期发生,先心叶青卷、枯黄,似螟害枯心苗,随后茎基部进一步发黑腐烂,全株叶片自上而下褪绿枯黄,直至整株枯死。孕穗期至抽穗期,病株则自下而上依次枯黄,严重的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半包穗或枯穗。病株易齐泥拔断,洗净后用手挤压可见乳白色混浊细菌菌脓溢出,有恶臭味。发病规律:目前对该病的侵染循环尚缺乏系统研究,初步认为,病菌能在病稻草和田间病残体中,以及田边的菖蒲等杂草上越冬,种子带菌也可能为初侵染来源之一。病菌由植株伤口侵入。大田发病一般有3个明显高峰,即分蘖期进入第一次发病高峰,以“枯心型”病株为主;孕穗期为第二次发病高峰,以“剥死型”病株为主;抽穗灌浆期为第三次发病高峰,以“青枯型”病株为主。继后出现枯孕穗、白穗等症状。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有机肥和钾肥缺少,偏施氮肥发病较重;秧苗素质差,移栽时难拔难洗,造成根部伤口,有利病菌侵入,发病也重。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2、加强秧田管理,。
水稻基腐病是怎么回事,需要怎样治疗!
请问有谁知道水稻基腐病的防治方法?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又称细菌性心腐病。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四川等地。该病在涟源市年年发生,发生面积在0.5万亩以上。特别是近10年受气候异常等因素的影响,其发生面积总体有上升趋势,严重年份发生总面积超过了I万亩。在涟源水稻发病田块危害率一般在10-20%,严重的达50%以上。为害症状:水稻苗期到穗期都可发生。苗期受害,初在叶或叶鞘上出现褐色小点,以后向上下蔓延,成为紫褐色条斑,可与叶片等长,病斑边缘清楚。病苗有的不久即枯死,有的在移栽后病情逐渐停止,随着病叶枯黄脱落,不再出现症状。成株期发病,先从叶片基部的中脉上开始。病斑黄色,初黄色,继变黄褐色,直至全部腐烂。心叶抽出前发病,不能继续向上生长而死于心内,形成假枯心,故有心腐病之称。病株有恶臭,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至淡黄色混浊的菌液流出。在自然情况下,病斑表面也常有黄褐色菌脓分泌出来,有时会被误认为白叶枯病。剑叶也有时发病,并伴有早穗现象,穗颈伸长,小枝梗淡褐色,弯曲畸形,谷粒褐色,多秕。病株一般较健株高,且无效分蘖多。大面积发病时,病田中散发出腥臭味。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原细菌Pseudomonas panici(ell1tt)stapp是一种弱寄生性。
水稻基腐病是怎么回事,需要怎样治疗! 是水稻细菌性基腐病,防治:一、药剂防治 1.往年有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田块,在水稻插秧前,用20%乙酸铜可湿性粉剂300克/亩,拌细土撒施,可杀死田间土壤中的有害真菌、细菌,减轻病害的发生基率;2.抓住适期用药,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三个容易发病阶段,结合水稻其它病害防治,兼治其它病害,如水稻白叶枯病。药剂可选用氢氧化铜、中生菌素、叶枯唑等杀细菌性药剂,喷药后5-7天后再防治一次。二、农业防治 加强肥水管理,严防深水或脱水干旱,田面保持干干湿湿,浅水勤灌,增强根系活力,避免偏施、迟施氮肥。同时增施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轮作、直播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怎么防治 ⑴选用抗病品种。⑵加强田间管理 培育壮苗,移栽时减少根部、茎基部损伤。⑶提高插秧质量 避免插秧过深,以利于秧苗快返青、早分蘖、长势好、增强抗病力。⑷实行水旱轮作 增施有机肥和钾肥,采用配方施肥,秸杆还田,均有显著降低发病作用。⑸药剂防治 1000万单位新疆霉素3000倍液,在始发病期每亩喷施50升药液,10天后再喷一次;或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100克/亩,兑水50升于初发病期或抽穗期喷施;或在秧苗3叶期和起苗前各喷一次强氯精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