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检修高压电动机时,拆开的电缆头为什么要三相短路并接地?? 电机高压试验短接温度点

2020-10-11知识5

高压10KV交流电动机试验项目

检修高压电动机时,拆开的电缆头为什么要三相短路并接地?? 电机高压试验短接温度点

高压电缆为什么已经三相短接接地了地线上还有电? 因为高压电缆本身有电阻,而且接地线也有电阻。如果电缆太长且又和带电部分有感应产生感应电流的话,根据U=IR,没有接地那头会有一定电压的。高压电缆是电力电缆的一种,是指用于传输10KV-35KV(1KV=1000V)之间的电力电缆,多应用于电力传输的主干道。高压电缆的产品执行标准为GB/T 12706.2-2008和GB/T 12706.3-2008

检修高压电动机时,拆开的电缆头为什么要三相短路并接地?? 电机高压试验短接温度点

电机做高压试验的时候需要短接测温线端子排,有什么简单易行的好方法吗 这个你最好找找有经验的老工程师

检修高压电动机时,拆开的电缆头为什么要三相短路并接地?? 电机高压试验短接温度点

变压器耐压试验 1 外施耐压试验:外施耐压试验是对被试变压器加一分钟的工频高压的试验,也曾称工频耐压试验。它是考核不同侧绕组间和绕组对地间的绝缘性能,也就是考核变压器主绝缘的水平,所以只适用于全绝缘变压器。因此,试验时被试变压器的不同侧绕组各自连在一起,一侧绕组施加电压,另一侧绕组接地。外施耐压试验时,在电源电压较低时合闸;试验电源电压达到试验电压的40%以下时,升压速度是任意的;在40%以上时,应以每秒3%速度均匀上升;达到规定电压和持续时间后,应在5s内将电压迅速而均匀地降到试验电压的25%以下,才能切断电源。2 感应耐压试验:全绝缘变压器的感应耐压试验是高压绕组开路,向低压上施加100~250Hz的两倍额定电压的耐压试验。由于频率增高,铁心在不饱和时能保证两倍感应电压,从而试验了绕组匝间、层间和相间的绝缘性能,即考核了变压器的纵绝缘水平。对于分级绝缘的变压器,把中性点电压抬高(支撑起来),就可以考核主绝缘水平了。这样,感应耐压试验既进行了纵绝缘的试验,又补救了该种变压器不能做外施耐压试验的不足,也同时等效地做了外施耐压试验。分级绝缘的感想变压器听感应耐压试验,常采用分相感应试验方法。将非试的两相线端并联接地。

检修高压电动机时,拆开的电缆头为什么要三相短路并接地?? 电动机和发电机都属于电机,维修高压电动机,转子转动时,悬空的电缆头有可能产生电势差,存在触电危险,三相短路并接地可以消除电势差,为安全操作提供保障。标准如下:5.1 大修前的准备工作5.1.1 大修前应检查电动机的振动、电流及温度、轴承声音等,根据检查情况和预防性试验记录及检修记录编制大修项目及检修计划。5.1.2 组织检修人员学习检修工艺规程及措施和有关注意事项,并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分工。5.1.3 按照大修项目准备检修时必须的工器具、材料及检修记录,对起吊工具认真进行检查,必要时做拉力试验。5.1.4 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办理工作票手续,做好现场安全措施,并进行安全交底。5.2 电动机的解体5.2.1 电动机的解体,应根据各电动机的具体结构和现场检修条件正确实施并保证安全,起吊大型电动机一般应有起重工配合 5.2.2 大型电动机解体常规步骤5.2.2.1 拆开电缆头,将电缆头三相短路接地,并支撑保护好。5.2.2.2 拆卸电动机地脚螺丝、对轮螺丝、外壳接地线及冷却装置等。5.2.2.3 拆卸对轮.5.2.2.4 先拆非负荷侧轴承盖、端盖,再拆负荷侧端盖、轴承盖。5.2.2.5 安装专用工具,抽出转子。5.2.3 抽转子的常规方法:5.2.3.1 小电动机由人工。

为什么说进行发电机交流耐压试验时,被试绕组不短接是不容许的 是因为被测绕组具有分布电容,施压以后会形成“容升”现象,造成过电压损坏。

在10KV高压开关柜在做工频耐压试验时,为什么规定电压互感器(高压支柱绝缘子式传感器)的二次接线为什么要与高压带电显示器断开?断开后为什么要把连接线A、B、C、GND短接?能给出相关类似的国家标准码?(主要是做整机耐压时,互感器的接线图) 断开?我不清楚,装的是隔离开关吧。对于TN-C-S系统,在PEN线断裂后,不仅会引起单相用电设备大量烧毁,而且中性线上的高电位还会通过保护线(PE线)传到电气设备外露可。

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如何接线?高压侧短接以后跟设备连线,然后低压侧短接接地,然后就可以了吗? 你上述接线是正确的,但要注意的是试验设备按要求该接地的地方一定要接地啊。

空调高压开关如何短接,空调高压开关如何短接知识 找到空调高压开关的信号线接口,把两个接口用导线短接连接起来即可。空调制冷系统上的高低压开关只是个开关信号,用一段导线把两个端口连接起来,就给了机组一个高压。

#电动机#接地系统#接地保护#耐压试验#变压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