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印法师是邪师吗请解答一下好吗 妙印法师 简介 妙印法师,字“禅心”,俗姓杨。1962年出生,祖籍山东。出家前,曾任大型国企某公司副总经理,大学本科,工程师及副教授级。
净慧长老:一般人不理解开悟的人为什么哭不怕杂念起,只怕觉知迟。此生有缘得遇佛法,当树立正知正念。想要离苦得乐,寻得解脱之道,就要把握好每个当下,精进修行,培养福德资粮,践行佛法。一般人不理解开悟的人为什么哭,因为看到了真相。开悟的人:瞬间天下静,不觉世上情,往来不相代,你我谁是谁。心中好恐惧,不觉两泪流,昔为红尘客,有岸不回头。为什么开悟的人心生恐惧?无量劫来,自己做了这么多恶业,红尘滚滚,有岸不回头,今天才知道自己太愚痴了,要好好修行了。有人哭几天,有人哭几个小时,我告诉诸位,没有不哭的,没有不害怕的。突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谁是自己的亲人,谁是自己的眷属,谁是谁啊,都是假的。不是修行人一开悟,就没了人情味。而是知道了,这个肉体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这个世界常住。现在的亲人再好,也只能在世几十年,太无常了。(净慧长老)
关于净空法师的争议是因为哪些方面? http://www. tianjian.org/forum.php? mod=viewthread&tid=866 如果连这个问题就似是而非的话,对于佛教、对于其他人、对于自身都很不好。宗舜法师在纪念印光大师生西六十。
广东省哪里有得道高僧? 十大高僧中国第一高僧,第一长老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焕老和尚;五台山普寿寺方丈:梦参老和尚;林口楞严寺方丈:圆山老和尚,广东云门寺方丈,佛源老和尚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净慧法师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纵观长老在复兴祖庭、培养人才、弘化利生等诸多方面的事迹和经验,长老在如下几个方面所提出的理念,至为宝贵,值得我们后人永远记取和践行。一、在道风建设方面,长老强调要继承丛林传统,完善道场各种管理规约,坚持早晚课诵、二时斋供、坐香、初一十五诵戒、夏安居、冬禅七。在此基础上,长老又针对当时各地僧团建设当中所出现的诸多现实问题,如信仰淡化、戒律松弛、生活腐化、不学无术、得过且过的现象,特地提出了“四化建设”和“强化四种意识”的口号。四化就是僧团道风要坚持传统化,僧团管理要坚持律制化,僧团弘法要坚持大众化,僧团生活要坚持平民化。四种意识是不断强化信仰意识,不断强化归属意识,不断强化神圣意识,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此四化建设和四种意识的提出,可谓高屋建瓴,直指僧团建设的要害,切中肯綮,堪为现时代中国大陆佛教僧团建设的指路明灯。二、在僧才培养方面,长老立足于丛林传统,注重学风建设,提出了“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的口号,提倡“以学导修、以修促学、学修并重”的教育理念。为了解决僧团素质普遍低下、人才奇缺的问题,长老一接手赵州祖庭,即一手抓殿堂建设,一手抓僧才培养,首先成立了僧格养成班,既而又在此基础上成立。
净慧法师的圆寂? 2013年4月211320日清晨六时二十六分,净慧长老在5261四祖寺安详示寂4102,享年81岁。净慧法师的主要1653贡献:一、在道风建设方面,长老强调要继承丛林传统,完善道场各种管理规约,坚持早晚课诵、二时斋供、坐香、初一十五诵戒、夏安居、冬禅七。二、在僧才培养方面,长老立足于丛林传统,注重学风建设,提出了“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的口号,提倡“以学导修、以修促学、学修并重”的教育理念。三、在弘法理念和弘法方式方面,基于对佛教历史的深刻反省和对中国佛教现实的深入观察,长老认为,中国佛教要真正实现全面振兴,必须坚持走“人间佛教”道路,这是中国佛教的唯一希望。四、在佛教文化建设和传播方面,长老认为,佛教要振兴、要走向大众,要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同,必须首先借助各种各样的传播手段,大力弘扬经教,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佛教的基本思想。
净慧法师的长老年鉴 净慧法师,1933年出生于湖北省新洲。1934冬(一岁半)由父母送入湖北黄冈县的汪集仙姑庙,由海善、仁德二尼师抚养;1948年由十四岁由仁德尼师之师能庆长老尼携至武昌卓刀泉寺礼武昌普渡寺知客宗樵上人正式披剃受沙弥戒。法名宗道,字净慧。并依止武昌三佛寺大鑫和尚学经。(曾师公武昌三佛阁大鑫和尚—师公武昌伏虎山卓刀泉寺宗镒和尚—剃度师普度寺知客宗樵)。奠定超脱出世的宗教品格和献身佛教的理想。1951年十八岁时由剃度师宗樵和尚送往广东云门寺受比丘戒,得以亲侍中国现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1951 年春往云门,经历云门事件后,18岁云门寺受具足戒。1951年农历6月初八日,受沙弥戒;农历6月15日,受比丘戒;农历六月十九日,受菩萨戒。得戒和尚上虚下云清大和尚:羯磨阿阇黎上觉下澄律师:教授阿阇黎上正下虚,尊证阿阇黎上明下空律师,上遍下印律师,上传下芳律师,上天下应律师,上素下风律师,上宏下悟律师,上满下觉律师。佛源法师为引礼,白光法师为沙弥头,师为沙弥尾,(同受戒者灵意,弥光等)。因敏悟过人,深受虚公器重。戒期圆满后继续跟随近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学禅,并承接虚公法脉,为禅宗五家七宗之嗣法传人。第一世法眼文益禅师至七世祥符良庆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