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醉翁亭记》教案 登泰山记板书设计

2020-10-11知识10

如何写语文教学后记? 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即为教学后记。教学后记和课前准备、教学设计一样都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部分,但所不同的是教学后记是在课上完之后追记的,正因为这,很多教师还没养成这一习惯。写教学后记不仅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从而为调整教学提供可靠的依据,而且使教师在上同一内容时事半功倍,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一、记失败之处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难免有疏漏之处,尤其是刚走上教坛的教师。把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败笔,如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等记录下来。上完《雨中登泰山》第二课时我就记下:宜把姚鼐的《登泰山记》先出示,引导学生比较晴天冬季登泰山与雨中登泰山之不同,从中领会作者雨中登临的“独得之乐”。上《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因刚请过婚假返校上班,婚礼的喜庆依存,我穿着一袭红裙走进课堂,之后发现这与文中庄严肃穆、深沉哀惋的气氛极不协调,于是教后我在教案上留下一笔:教师形象与文章基调要一致。记下了是失败,并对其进行反思、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所应吸取的教训,这样既。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醉翁亭记》教案 登泰山记板书设计

《登泰山记》 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醉翁亭记》教案 登泰山记板书设计

长 江 三 峡 教案教学设计 互联网 手机版 二、长 江 三 峡 刘白羽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醉翁亭记》教案 登泰山记板书设计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醉翁亭记》教案 【教学构想】《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贯彻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wg06662湖北巴东一中 胡其林【说课】在古代山水游记中,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本文叙述了作者冬日登览泰山和观日出的全过程,再现了泰山雪后晴日的奇异景色以及日出时的壮观瑰丽的场面。全文不足千字,其内容很丰富。作者先总写了地理位置及形势,首选为我们勾勒了泰山的轮廓,采用点面结合写法。然后写登山的具体经过,详略地描写了途中的艰险和初登顶峰的所见。苍山、白雪、红日、云雾、流水、城廓,绚烂如画,尽收眼底。接着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作者泰山之巅观日出的情形,作者按时间顺序写了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观,写景层次分明,多角度地给我们描写了一幅瞬息万变的绮丽图景。最后略写了登山所见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文章以时间为经,以泰山景为纬,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层层深入地描写景物,结构完整严谨,语言简洁,生动形象,体现了姚鼐散文的风格。本文内容简单,语言文字浅显,在预习的基础上,我主要从文章描写景物的特点和手法入手,从文章写作借鉴的角度和审美的角度去欣赏文中的景物描写(“泰山日出”、“泰山夕照”),从而学习借鉴大家的大手笔,感悟作者的大情怀。具体教学。

登泰山记(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唐检民 教学目标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文章语句简练的特色。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

《登泰山记》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2016-10-9 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认识姚鼐,了解桐城派;2、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3、了解课文结构,明确作者思路;4、艺术借鉴: 。

古代文化常识(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文化常识教案 编者:刘素华 教学目标 一、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二、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登泰山记》 教案教学设计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

黄山记 教案教学设计 互联网 手机版 《黄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以及描写技巧;2、领略黄山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并。

#教学设计#登泰山记#八年级#醉翁亭记#日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