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西施唐罗隐翻译 罗隐 西施 诗词

2020-10-11知识15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8分)

西施唐罗隐翻译 罗隐 西施 诗词

西施滩原文和翻译 西施滩 唐代: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译文及注释「译文」奸臣伯嚭使吴国灭亡,恶名却推在西施身上。想当年浣纱春水滚滚,声声好似为美女

西施唐罗隐翻译 罗隐 西施 诗词

求 罗隐的诗《西施》的翻译。 西施(40人评分2113)7.9朝代:唐代作者:罗隐原文:家国兴亡5261自有时,吴人何4102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1653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赏析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一上来,诗人便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妇女身上。这里的“时”,即时会,指促成家国兴亡成败的各种复杂因素。“自有时”表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这无疑是正确的看法。有人认为这里含有宿命论成分,其实是出于误解。“何苦”,劝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讽意味:你们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罪一个弱女子,真是何必呢!当然,挖苦的对象并非一般吴人,而是吴国统治者及其帮闲们。“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

西施唐罗隐翻译 罗隐 西施 诗词

[国学分享]《西施》唐·罗隐 宝宝知道是由研发,面向备孕、孕期、0-6岁父母的专业母婴知识社区。宝宝知道与三甲医院联手提供定制化及可视化服务。在这里你可以得到孕育知识、权威专家在线答疑。

罗隐的《蜂》全诗是什么 《蜂》2113,唐代著名诗人罗隐(833—909)所作,原文5261:蜂【唐】4102 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1653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注释:①山尖:小山包的顶尖。②尽:在诗中为都的意思。③占:在诗中为占其所有的意思。④甜:在诗中为醇香的蜂蜜。译文:不管是平平的地面还是在高高的山峰,所有鲜花盛开的的地方,都被蜜蜂们占领。它们采尽花蜜酿成蜂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那些醇香的蜂蜜呢?

罗隐 西施 诗词 西施【作者】罗隐【朝代】唐代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 施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的翻译是神马? 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

罗隐的西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罗隐反对嫁罪妇女的2113态度是一贯的。僖宗广明5261年间(880—881),4102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皇帝仓皇出逃四1653川,至光启元年(885)才返回京城。诗人有《帝幸蜀》一首绝句记述这件事:“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阿蛮”即“阿瞒”的通假,是唐玄宗的小名。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于马嵬坡缢杀杨妃以杜塞天下人口。这一回僖宗再次酿成祸乱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诗人故意让九泉之下的玄宗出来现身说法,告诫后来的帝王不要诿过于人,讽刺是够辛辣的。联系《西施》作比照,一咏史,一感时,题材不同,而精神实质并无二致。这样看来,《西施》的意义又何止为历史作翻案而已

求 罗隐的诗《西施》的翻译。 西施 作者:【罗隐】年代:【唐】体裁:【七绝】类别:【未知】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注释】: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

七夕唐罗隐整首诗的拼音 《七夕》唐 罗隐原文: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拼音:luò jiǎo xīng hé hàn dàn tiān,yī jiā huān xiào shè hóng yàn。(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yīng qīng xiè nǚ zhū jī qiè,jìn xiě tán láng jǐn xiù piān。(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xiāng zhàng cù chéng pái yǎo tiǎo,jīn zhēn chuān bà bài chán juān(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tóng hú lòu bào tiān jiāng xiǎo,chóu chàng jiā qī yòu yī nián(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罗隐(833—909),唐末文学家。字昭谏,余杭(今属浙江)人。本名横,以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唐光启中,入镇海节度使钱鏐幕,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其诗颇有讽刺现实之作,多用口语,故少数作品能流传于民间。这首诗题为《七夕》,应以写牛郎织女相会为主,写人间的欢乐胜过天上,说明作者还是更看重人间。这首诗的特点是用对比写法,第一句写天上的景物,第二句写人间的情状,有景物,又有欢笑,构成天上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