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亚洲首个具医疗指引的【香港肝癌分期系统】,提高肝癌患者存活期

2020-07-21新闻6

鉴于香港与外国的肝癌成因、分期系统与治疗考虑不同,香港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因亚洲与西方国家的肝癌成因不同,由西方标准制定的肝癌治疗方案,并不适用于亚洲人,惟以往当患者的肿瘤已达晚期,或入侵血管时,西方标准下排除外科手术,只能药物治疗。若按香港本地标准则可接受切除肿瘤手术,病人五年存活率由0%增至48.6%。

医学界过去一直采用于1999年巴塞隆拿肝癌分期系统作为治疗指引,但亚洲专家普遍认为该系统过于保守,若患者属于多发性肿瘤或肿瘤入侵血管,便不会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港大医学院搜集玛丽医院自1995年至2008年3,856名肝癌病人的2,026项数据,作出统计及分析,根据病人状态、肝功能及肿瘤范围将肝癌分为5期,建议对肿瘤局限在肝脏,如患有多发性肿瘤或肿瘤入侵血管的中晚期肝癌病人,使用更积极的手术治疗,也成为全亚洲首个具医疗指引的香港肝癌分期系统。

该学院外科学系教授潘冬平称,新系统能精密的统计分析,清楚分辨不同期数病人存活率,对局限于肝内中或晚期肝癌采取积极手术治疗。研究亦显示,香港肝癌分期系统的中位存活期由8.9个月增至16.6个月,较旧系统多出一倍,五年存活率增加50%。潘冬平续称,将肝功能、身体状况等纳入此系统能适用于任何肝癌因素,因此其他地区也能采用。他更建议家族背景曾有肝癌、酗酒等人士于30岁后,每半年进行超声波检查,尽早接受诊断。

大部分肝癌个案与乙型肝炎有关,其他肝癌风险因素包括酗酒和进食受黄曲毒素污染的食物等。肝癌死亡率偏高,乃因早期缺乏明显病征,大部分患者确诊时病情已届晚期,故治疗相对困难。随着近年香港跨专科会诊的发展与癌症免疫治疗的出现,为晚期肝癌患者重燃希望。

跨专科会诊好处多,争分夺秒抗癌魔

香港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李孔敏指出,因应肝癌的复杂性,跨专科会诊(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日趋普遍。来自多个医学专科的医生,包括外科、放射科、肝脏内科和肿瘤科等,所组成的团队共同就患者的病情聚首讨论、考虑、及平衡各种治疗方案的成效和副作用,达成共识后再向患者建议及解释相关治疗决定。

各司其职,为患者健康共同努力

团队中的每一员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并根据病患的病情进展协调沟通。早期患者倘适合进行手术,当然由外科医生操刀作根治性治疗。假如患者病情已处于较晚期阶段,不能以手术切除肿瘤,放射科医生负责进行局部治疗,包括局部放射治疗、射频消融术(RFA)和经动脉栓塞化疗(TACE);肿瘤科医生则是用药的军师,为患者拟订系统性药物治疗方案,例如标靶治疗(Targeted Therapy)和癌症免疫治疗(Immuno-Oncology)。

临床上曾出现不少案例,会先以局部和系统性治疗令肿瘤缩小,再以手术把肿瘤切除。跨专科会诊团队透过交流自己专业的范畴,使团队间可互相补足

把握时机用药,提高整体治疗效率

尽管药物推陈出新为患者带来希望,把握用药的适当时机同样关键。李医生解释:「若患者因病情恶化导致身体过于虚弱,甚至肝功能转差,就未必适合使用系统性的药物治疗。」因此,及早咨询包括肿瘤科医生在内的跨专科会诊团队,有助提高整体治疗效率。临床研究证实,接受跨专科会诊的肝癌患者,能够采用辅助性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的机会可达45%。

标靶及免疫治疗,为晚期肝癌患者提供额外治疗选择

系统性药物治疗在过去十多年间取得进展,标靶药物和免疫治疗相继出现,增加肿瘤受控的机会。较常见的标靶药物针对癌细胞内一个或多个讯息传递分子,阻截细胞增殖或血管新生讯号。当癌细胞的增殖受抑制,或肿瘤没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其生长所需的氧气和养分,肿瘤便会停止生长。

有别于传统的癌症治疗,免疫治疗并非直接攻击肿瘤,而是利用药物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细胞。部分癌细胞表面存在一种PD-L1配体,当它与T细胞上的PD-1受体结合,免疫系统便会被抑制,无法对癌细胞作出攻击。免疫治疗透过阻止PD-L1配体与PD-1受体结合,令T细胞可重新辨认及消灭癌细胞,为患者在标靶治疗以外提供了另一治疗选择。

抗癌为患者身心带来压力,每位患者的病情、家庭与工作岗位的需要,以及对治疗的期望和担忧都不尽相同。跨专科会诊团队周全地评估及分析患者的状况和需要,为其度身制订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实践现今癌症治疗讲求的精准、个人化治疗。更多相关资讯,可关注公众号-唯安健康管理

温馨提示:文章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遵从医生等医疗专业人士意见或指导。

#癌症肿瘤#肿瘤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