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用拉氏变换法求状态转移矩阵 南理工电路怎么学?求南理工学长学姐指导

2020-10-11知识15

关于传递函数和状态方程之间的关系 1.5 由传递函数求状态方程一,直接法由在零初始条件下,求拉斯变换:设n>;m n=m+1拉氏反变换可控标准型其中同样拉氏反变换例1.4 求其能控标准型解:(1)解决分母比分子高一阶将分母最高次幂变为1(2)直接应用公式即 y=Cx+DuD为直接矩阵,输入对输出的直接作用说明:可按能控→能观的关系,直接写出能观标准型带导数函数的微分方程,当m,m=n-1时,例1.5二,并联法极点ci可通过拉氏变换求留数令反变换:输出方程特点:n个子系统互不相关,都是独立的,即解耦系统解耦系统图形例1.6展开为部分分式可知:状态方程

用拉氏变换法求状态转移矩阵 南理工电路怎么学?求南理工学长学姐指导

求助西电通院《通信原理》和《信号与系统的》2010年考研大纲! 一、信号与系统(一)信号、系统和响应的基本概念1.信号的分类2.信号的波形图与基本运算3.系统的分类4.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响应(二)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连续时间系统的零输入响应2.连续时间系统的零状态响应3.卷积积分的性质及计算4.冲激信号的概念及性质(三)信号分析1.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2.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及常用信号的傅氏变换4.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的频谱5.傅里叶变换的性质6.帕色伐尔定理与能量频谱(四)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1.有始信号通过线性电路的瞬态分析2.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及幅频、相频曲线3.理想低通滤波器的阶跃响应及理想高通、全通、带通滤波器的概念4.信号通过线性系统不产生失真的条件(五)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1.拉普拉斯变换及常用信号的拉氏变换2.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3.拉普拉斯反变换4.连续时间系统的拉氏变换分析法5.双边拉氏变换6.线性系统的模拟框图7.信号流图与梅森公式(六)连续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1.系统函数 的表示法2.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与系统频率特性的关系3.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方法(七)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抽样信号与抽样定理2.离散时间系统的描述和模拟。

用拉氏变换法求状态转移矩阵 南理工电路怎么学?求南理工学长学姐指导

状态方程的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方程求解 (1)齐次状态方程的解:考虑n阶线性定常齐次方程 的解。首先分析标量微分方程的解。设标量微分方程为对式(2)取拉氏变换得;取拉氏反变换,得。标量微分方程可以认为是矩阵微分方程当n=1时的特征,因此矩阵微分方程的解与标量微分方程应具有形式的不变性,由此得如下定理:【定理1】n阶线性定常齐次状态方程(1)的解为:式中:。【推论1】n阶线性定常齐次状态方程 的解为。齐次状态方程解的物理意义是eA(t-t0)将系统从初始时刻t0的初始状态x0转移到时刻t的状态x(t)。故eA(t-t0)又称为定常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状态转移矩阵有四种求法:即定义(矩阵指数定义)法、拉氏反变换法、特征向量法和凯来-哈密顿(Cayly-Hamilton)法)从上面得到两个等式其中,第一式为矩阵指数定义式,第二式可为eAt的频域求法或拉氏反变换法.(2)非齐次状态方程的解:设n阶非齐次方程将状态方程左乘e-At,有移项 再移项左乘eAt,得【定理2】n阶线性定常非齐次方程(5)的解为从非齐次状态方程解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其解是由齐次方程的解与控制u(t)的作用两部分结合而成。(3)的计算方法(3.1)定义法:(3.2)拉氏变换法:(3.3)特征值法:这种方法分两种情况。

用拉氏变换法求状态转移矩阵 南理工电路怎么学?求南理工学长学姐指导

报考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方向的研究生 数学,英语,政治就不用讲了,全国分区一样的。专业课:分自动控制原理1和自动控制原理2(1是自动科学,2是自动控制工程)下面是2011年考试大纲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动控制理论》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自动控制理论》是为我校招收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设置的考试科目。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考试对象为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条件的报考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及工科相关专业的考生。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题型:计算题、简答题、选择题(四)参考书目:1.自动控制原理 胡寿松编 国防工业出版社2.自动控制原理 孙德宝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一)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自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负反馈控制的原理;2.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3.根据实际系统的工作原理画控制系统的方块图。(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拉氏变换求解微分方程。2.传递函数的概念、定义和性质。3.控制系统的结构图,结构图的等效变换。4.控制。

南理工电路怎么学?求南理工学长学姐指导 凡事开头难,您要找准现在市场上的需求,再进去衡量。多做些实践练习。把握每一章的重难点: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路和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功率,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电压源和电流源、受控源、基尔霍夫定律二、电阻电路电阻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电源的等效变换,回路法,节点法,叠加原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三、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路的完全响应,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四、正弦电流电路和相量法正弦量,相量法的基本概念,R、L、C中的正弦电流,复阻抗,复导纳,正弦电流电路的功率,复功率,正弦电流电路的稳态计算,最大功率传输。五、具有互感的电路互感,具有互感电路的计算,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六、电路中的谐振串联电路的谐振,并联电路的谐振。七、三相电路三相电路,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三相电路的功率。八、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九、拉普拉斯变换(拉氏变换)拉氏变换,拉氏反交换,电路定律的。

状态转移矩阵方面的解题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happy搜搜的Ch.3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目录(1/1)目录概述3.1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解3.2状态转移矩阵及其计算3.3线性时变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解3.4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离散化3.5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解3.6Matlab问题本章小结状态转移矩阵计算(1/1)3.2状态转移矩阵计算在状态方程求解中,关键是状态转移矩阵(t)的计算。对于线性定常连续系统,该问题又归结为矩阵指数函数eAt的计算。上一节已经介绍了基于拉氏反变换技术的矩阵指数函数eAt的计算方法,下面讲述计算矩阵指数函数的下述其他3种常用方法。重点推荐级数求和法约旦规范形法化eAt为A的有限多项式矩阵函数法级数求和法(1/3)3.2.1级数求和法由上一节对矩阵指数函数的定义过程中可知:AtAteIAt.2。k。At22kk矩阵指数函数eAt的计算可由上述定义式直接计算。由于上述定义式是一个无穷级数,故在用此方法计算eAt时必须考虑级数收敛性条件和计算收敛速度问题。类似于标量指数函数eat,对所有有限的常数矩阵A和有限的时间t来说,矩阵指数函数eAt这个无穷级数表示收敛。级数求和法(2/3)显然,用此方法计算eAt一般不能写成封闭的、简洁的解析形式,只能得到数值计算的近似计算结果。。

考研!!!!跪求北科大自动化专业双控的试题,可不可以给我指点一下呀! 2011年北京科技大学双控复试自动控制原理考点 2011年北京科技大学双控复试自动控制原理考点 1.系统结构图、信号流图绘制并求利用梅森公式求传函 2.一阶系统的典型输入响应 3.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及由响应曲线图求相关参数 4.计算系统的稳态误差 5.劳斯判据判定系统的稳定性(衍生:稳定条件下求相关参数的取值范围)6.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参数根轨迹 7.绘制系统Bode图和Nyquist图、由最小相位系统的Bode图求相关参数,计算稳定裕度 8.系统的稳定性判别方法及消除不稳定性的方法 9.由输出响应求传递函数 10.解微分方程 11.串联补偿网络和反馈补偿网络的设计 12.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 13.求系统的Z传递函数 14.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判定、求稳态误差 15.求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及其与传递函数、微分方程间的相互转换 16.系统能控、能观性判定 17.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规范型(能控、能观、约当标准型)18.应用李亚普洛夫第二方法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19.应用状态反馈法对系统进行零极点配置 20.设计状态观测器 21.可控标准型的最小实现 22.正定二次型判定 23.将系统按能控、能观性进行分解 24.系统的特征方程、特征值 25.求状态转移矩阵eAt(拉氏变换法&矩阵变换法)26.线性系统的状态方程。

自动控制理论:求下列状态表达式的解,2.求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作用下的响应 该题涉及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时域法。①首先求状态转移矩阵,方法多种,以下用拉氏反变换法求解,比较方便:SI—A=[S—1 0;1 S—1]注解:矩阵在这里用Matlab的表示形式,分号作为两行的标志。SI—A取逆变换→[S—1 0;1 S—1]/(S—1)2[1/S—1 0;1/(S—)2 1/S—1]对SI—A的逆取拉氏反变换得:[e∧t 0;te∧t e∧t]这就是状态转移表达式。②求系统在阶跃作用下的全响应:由公式:y(t)=Φ(t)x(0)+∫Φ(t—τ)Bu(τ)dτ 注:式中第二项的积分限是0→t,以下相同。由于第二项比较难求解,我们单独拿出来计算。Φ(t—τ)Bu(τ)dτ=∫[e∧(t—τ)0;(t—τ)e∧(t—τ)e∧(t—τ)]*[1;1]*u(τ)dτ[e∧(t—τ);(t—τ+1)e∧(t—τ)]dτ[e∧t—1;te∧t]最后得:y(t)=[e∧t 0;te∧t e∧t][0;1]+[e∧t—1;te∧t][e∧t—1;(t+1)e∧t]本体的计算是个难点,要特别注意。

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爱因斯坦、薛定谔、德布罗意为首的少数派与玻尔为首的多数派到底发生了什么? 非本人原创布鲁塞尔。1927年10月24日。星期一。张罗了小一年的索尔维会议终于胜利召开了。但老天不给面儿…

#微分方程#线性系统#线性#拉氏变换#时间计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