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请告诉孩子:必须学会把“半生不熟”的人变成好朋友

2020-07-21新闻16

心理学家指出,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所有的活动、交易、成就,都要从人与人的接触中产生。

别人供给你所需,你肯定也要贡献,甚至我们存在的价值,都是建立在他人的认可之上的。

所以,认识的人越多,交际越广,公共关系越好,成功的几率就越高。

歌德说:“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

与人相处的能力,其实也是孩子的一项综合能力,它既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也包括行为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给人生带来快乐,而且能助人走向成功。

因此,社交能力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能力,这点,应当引起妈妈足够的重视。

但由于现在的独生子女生活于小家庭之间,虽然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却孤独而不善交往。

张明是刚刚升上初一的小男孩,他通常见了生人不怎么说话,即使别人主动跟他打招呼,他都不搭理人家。可是见了熟人,刚见面就会滔滔不绝地交谈开来。往往是说起话来都忘了时间。

不仅如此,他都对那些初次见面或不熟悉的同学很冷漠,比如,刚转来这个班的李璐问他数学题,他连理都不理,而同学问同样的问题,他就热心地给予解答。离他座位较远的文博向他借一本好看的连环画时,他坚决不借。张明的一个好朋友乐乐非常讨厌女生丫丫,他总是欺负她。张明知道这件事后,不但不去劝说阻拦,还“助纣为虐”,在放学的路上打丫丫,以至于被人家家长找到家里……张明对于那些“半生不熟”的人,做了很多“过分”的事情。但这些老师并不知道,初下学期调座位时,老师无意中把那些“半生不熟”的人都调到了他旁边,这样周围的小孩整天在一起玩耍,学习上也是互相帮助,可没人愿意理张明。以至于最后他成了“孤家寡人”。

现实中很多小孩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他们不愿意去面对新的环境和一些新的朋友,结果最后别人也不愿理会他们。

孩子在人际交往和认知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倾向,即对于自己以前熟悉或与自己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的人容易接近。

并把这些人视为“自己人”,积极地进行交往。

而把那些不熟悉,没有什么共同点的人看做“生人”,不想理会或有一定的反感情绪。

这些孩子其实还不懂得,在生活中人会不可避免地要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只有处理好同各种人的关系,才可为事业的成功开拓宽广的道路。

只认“熟人”,不认“半生不熟”的人,难免会使人在以后的路上处处碰壁,扩展熟人链,其实是一条成功的捷径。

一些从小很有才华的孩子,就因为“不合群”,长大以后,一直“怀才不遇”,自感“英雄无用武之地”,不仅才华得不到发挥,而且一生总是“不顺”;一些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反而受到大家的欢迎,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自己也感到很快乐。

任何人都不会喜欢性情乖戾、忧郁的人,人人都喜欢与快乐而热情洋溢的人在一起。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曾提出过这样一个理论:世界上任何两个人只要通过五六站中间关系,就可以属于一个共同的熟人圈。

你可能会觉得这种提法不可思议,但不可否认,通过熟人的熟人的熟人介绍,“自己人”的圈子会迅速庞大起来。心理学家分析,如果随意挑出两个人来,例如:张明和李璐,那么,他们相识的可能性只有二十万分之一。但是张明认识某人,某人又认识另一个人,另一人又认识李璐,这种可能性却要多达一半以上。

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所谓“熟人链效应”。

这条“熟人链”无始无终,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这“熟人链”上的一环。孩子们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他们认识的人越多,熟人链就会越牢固,这无疑是以人生中的一笔牢靠的财富。因此妈妈既要尊重孩子现在的朋友,又要鼓励孩子从那些“半生不熟”的人身上寻找共同点,或者去欣赏那些人身上独特的个性魅力,“以人之长,补已之短”,最终将这些“半生不熟”的人纳入“自己人”的行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