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小瓜虫病 寄生虫 鱼小瓜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2020-10-11知识7

小瓜虫病是怎样引起的?

小瓜虫病是如何引起的? 小瓜虫病的致病原理科学家们还没有准确了解虫体致死宿主鱼的真正原因。但一些现象可以提供一些线索。鳃、皮肤上皮细胞因为虫体的入侵常常增厚,其结果是妨碍了鳃丝对氧的摄入,鳃丝、鳃片的变形也限制了氧气的流通,虫体寄生占据空间也妨碍鳃丝上氧气的通过,这些都对鱼的呼吸形成障碍。鳃上皮的脱离也可以导致鱼体的电解质、营养物和体液的丧失,使鱼体营养失调、渗透体系受到破坏。再者就是细菌和真菌也容易继发感染。多子小瓜虫是一种原虫,由感染鱼或携带虫体的其它生物、器械带入鱼塘。也可随鱼塘的引入水源进入鱼池。成熟的虫体离开病鲤后立即形成胞囊,粘附在鱼池底、壁或其它固体表面,胞囊内逐渐分裂成许多小个体,即幼虫母体,通常一个胞囊能形成2000多个幼虫母体,最后破囊而出,变成感染性幼虫,此期虫体周身长有丰富的纤毛,借此游向鱼体,依靠头上的穿刺腺钻人宿主鱼的皮肤和鳃。如果在1~2天内没有发现宿主鱼,幼虫会自行死亡。所以小瓜虫实际上是一种专性寄生虫,只有依赖宿主才能生存。进入上皮层后,虫体变圆,成为滋养体,此时由于有宿主上皮层和粘液的保护,一般化学药物很难杀死它们。仅在胞囊期和幼虫期,才对药物敏感和易于被杀死。小瓜虫。

鱼的小瓜虫病要如何防治呢? 鱼类小瓜虫病的主要控制技术:小瓜虫病的治疗,必须坚持以防为主、治疗并重 的原则。(1)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用量视污染程度而定,每米水深用50~80千克/亩,杀死虫卵和幼虫。(2)依据养殖条件,合理确定放养密度保持良好的养殖水环境。(3)投喂优质饵料,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鱼的体质和抵抗力,即 能有效避免小瓜虫病发生和感染。(4)每米水深亩用大黄250克、野菊花250克混合加水煮沸全池 泼洒,效果较好。(5)每米水深亩用鲜辣椒粉250克、干姜片100克,混合加水煮 沸,全池泼洒,有疗效。

小瓜虫病是如何引起的? 小瓜虫病是引起的原因鱼鳃、皮肤上皮细胞因为虫体的入侵常常增厚,其结果是妨碍了鳃丝对氧的摄入,鳃丝、鳃片的变形也限制了氧气的流通,虫体寄生占据空间也妨碍鳃丝上氧气的通过,这些都对鱼的呼吸形成障碍。鳃上皮的脱离也可以导致鱼体的电解质、营养物和体液的丧失,使鱼体营养失调、渗透体系受到破坏,再者就是细菌和真菌也容易继发感染。一是加温治疗:根据小瓜虫不耐高温的特点,提高水温至28度(小瓜虫在水温25度以上不易繁殖,28度开始死亡),予以防7a6431333365643662治。数天后小瓜虫胞囊就会逐渐破裂脱落,这时更换新水,保持水温恒定,病鱼基本功就会痊愈。如再辅以药物治疗,治愈率可达90%以上。二是中药治疗:A、用土荆芥29%、苦楝叶43%,野芋叶14%,紫花曼陀罗14%,混合煎汁至原药量的2倍,浸洗病鲤可杀死小瓜虫。B、每立方米水体用大黄1.5克,野菊花干品1.5克,煎汁全池泼洒,连用3天,可杀灭小瓜虫。三是用冰乙酸200~250克/立方水浸洗病鲤15分钟,可杀死鱼体上的小瓜虫。四是在溶水量50千克的水族箱中放入黄豆粒大小的呋喃西林粉,稀释后泼洒于水中,药浴病鱼。五是将新砖放入尿液中浸泡24小时,取出晾干(古时称尿砖),放入病鱼的缸中,数日后就能。

小瓜虫病的症状及诊断要点是什么?如何防治? 【症状】患小瓜虫疾病的病鱼皮肤、鳍条或鳃瓣上肉眼可见布满白色小点状的囊泡,因此小瓜虫病又常称为“白点病”。病情严重时,鱼体覆盖着一层白色薄膜。并同时伴有大量黏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体色发黑,消瘦,病鱼游泳迟钝,漂浮水面,反应迟钝,有时也群集绕池,鱼体不断地和其他物体摩擦,或跳出水面,最后呼吸困难而死。【诊断要点】(1)根据流行情况与症状,特别是皮肤、鳍条或鳃瓣上肉眼见到布满白色小点状的囊泡可进行初步诊断。(2)显微镜可以确诊,病原特点是幼虫呈卵圆形或椭圆形,成虫为圆形,体中部有香肠状大核。【防治】目前对小瓜虫病没有理想的药物进行治疗,重在预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环境,增强鱼体抵抗力,是预防小瓜虫病的关键。(2)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水泥池壁要进行洗刷,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3)鱼下塘前进行抽样检查,如发现有小瓜虫寄生,应采用药物药浴。(4)全池泼洒亚甲基蓝,使池水成2克/米3浓度,连续数次。(5)全池泼洒福尔马林15~25克/米3浓度,隔天泼洒1次,共泼药2~3次。

小瓜虫病有什么表现?

小瓜虫病的症状是怎样的? 因小瓜虫寄生而发病的观赏鱼病例较为普遍。鱼体感染初期,胸、背、尾鳍以及体表皮肤都有白点分布,这个时候病鱼照常觅食活 动。几天后白点就会布满全身,鱼体便失去了活动。

鱼的小瓜虫病要如何防治呢? 黄颡鱼养殖的寄生虫病已严重危害黄颡鱼的生长,尤其是小瓜虫和车轮虫。其中小瓜虫正在成为阻碍产业发展的瓶颈。小瓜虫主要爆发于冬季和春季低水温期,病情严重时,全身布满小白点,体表覆盖了一层白色薄膜。好像身上撒了一层盐的结晶,且粗糙不平,镜检会发现鳃部和皮肤有大量粘液,可见大量小瓜虫,极有可能全军覆没!【1】为什么黄颡鱼感染小瓜虫后难以治疗呢?1、当黄颡鱼身上寄生小瓜虫时,病虫体通常引起鱼的皮肤分泌大量的粘液,一旦幼虫钻入黄颡鱼皮肤或鳃之后,药物就难以进入对它们起作用了,因为此时有皮肤、鳃的上皮和粘液的保护。大量的粘液造成鳃呼吸困难,从而造成黄颡鱼缺氧而死(所以虫不是将鱼咬死的,而是让鱼受尽折磨而亡的)。2、当黄颡鱼出现小瓜虫,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杀虫药,殊不知高毒性、高渗透性的农药、重金属等药物对于无鳞鱼都有很强的刺激性。黄颡鱼是无鳞鱼类,对常用杀虫药药物忍受力不及四大家鱼,使用后易发生应激、中毒和脱粘,对鱼体本身有一定的伤害。3、外用杀虫药时更是如此,外用杀虫剂对小瓜虫的灭杀作用非常有限,杀虫浓度不足,往往反而诱发小瓜虫繁殖加快,如果加大杀虫浓度,鱼类则会受到很大伤害。比如使用硫酸铜来杀小瓜虫,会。

小瓜虫病怎么治?

#药品#黄颡鱼#小瓜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