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君不正臣谲 君之过也 “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慈子奔他乡。”求出处。

2020-10-11知识228

君不正臣不忠另投他国,父不慈子不孝远走他乡求这个典故的出处,以及故事.君不正臣不忠另投他国,父不慈子不孝远走他乡求这个典故的出处,以及故事.这段话说白了呢就是上位者。

君不正臣不忠另投他国,父不慈子不孝远走他乡 这段话说白了呢2113就是上位者不谋其5261政,那么手下人就各奔前程。为国君的,不4102忧心国政,昏庸无道,那么他的1653臣子就必然离他而去,投奔他国。做父亲的如果不慈祥,宽厚,那么他的子女就会离开他,远走他乡。因为古代宣扬“三纲”“五常”臣子必须忠实,子女必须孝顺。所以这段话以国和家一大一小两个主体来说臣子和子女离开他们是有原因的。以前在说书什么的经常可以听到。

“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慈子奔他乡。”求出处。 三纲为: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

君不正,臣可以不纲.这话是谁说的? 从资料上看,应该出自:《韩非子·忠孝》首次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乱。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相关思想基础上溯至孔子。何晏在《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中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这种名教(名份与教化)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三纲指三种人伦从属关系: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五常为:爱之仁,正之义,君之礼,哲思智,情同信.但“君不正,臣可以不纲”。这句话出自谁口,文献中没有考证,我想应该是后人运用以上典故加以演义而已。

君不正臣投他乡,父不正子奔他乡。是对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补充还是反对? 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正子奔他乡。是对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补充。

儒家对三纲完整的阐述是: “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 三纲五常2113(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5261架构。三纲、五4102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1653》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你的问题在资料里边是查询不到的,我想应该是后人运用以上典故加以演义而已.希望你满意…

“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慈子奔他乡。”求出处。 出自《2113三纲五常》,原文如下:君为臣5261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4102纲,国不正,民起攻1653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扩展资料: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三纲: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五常,爱之仁,正之义,君之礼,哲思智,情同信,春生化万物而成仁,秋刚正利收而为义,礼是形式,智为思想,信是保证。参考资料:_三纲五常

儒家对三纲完整的阐述是: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你的问题在资料里边是查询不到的,我想应该是后人运用以上典故加以演义而已.希望你满意…

君不正臣投他乡,父不正子奔他乡。是对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补充还是反对? 先看原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得而食诸?【翻译】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治。孔子回答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好哇!如果真的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够吃得着吗?孔子崇尚的是做人要各守本分,守职尽责,家庭才能有序,社会才能有序。有序即为有礼。与其相反的越俎代庖,僭位越职,玩忽职守等,都是混乱无序没有规矩失礼的表现。而“君不正臣投他乡,父不正子奔他乡”出自《三纲五常》,非孔子之语。表达的意思实是景公担忧的情形,即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是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来说的。投奔他乡即不在其位,上梁不正则下梁便可以歪于他乡。这与孔子强调的“恪守本分”,上梁即使不正下梁仍不可歪是相反的,所以说“君不正臣投他乡,父不正子奔他乡”是对孔子学说的误解或说是扭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