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关于藏书家的趣事?
明代文学家,藏书家,宋什么澄?
我国古代的大藏书家都有哪些? 1魏晋南北朝崔慰祖。《南齐2113书,文学传,崔慰祖》记载:“5261(崔慰祖)聚书至万卷,邻4102里年少好事者1653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2五代石昂,“家有书数千卷。喜延四方之士,士无远近,多就昂学问,食其门下者或累岁,昂未尝有怠色”。3宋代宋敏求,家有藏书三万余卷,多精审之本,其豁达肯借著称于时。4宋代闻人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称其“多蓄书,喜借人。自言作门客牙,充书籍行”。5明清岳浚,为抗金名将岳飞九世孙,积书万卷不吝借人,故“一时名士多游其门”。
为何说陈振孙是大藏书家? 陈振孙,南宋藏书家,目录学家。少年时期就勤奋好学。陈振孙生性喜好藏书,以藏书而闻名,先后从事藏书活动长达40年。在通判兴化军做官时,先后寻访购买和传抄了当地的藏书家李馥,方渐,郑樵,林霆等人的藏书,在江西南城担任县令的时候,在当地有藏书家,他便抄写摘录了许多难得一见的藏书。比如说唐代元度编撰的《九经字样》,是五代时期刊刻印刷的古京本。而且还借阅抄录了官方严令禁止刻印发行的图书,比如《奉诏集》,《龙飞录》,《思陵录》等等书籍。全部都是非常珍贵的藏书,珍藏版,取名叫“直斋”。陈振孙不仅仅只是在莆田收书,在他之前曾任职过的地方,浙江,江西,福建,都曾不辞辛劳地向当地的学者以及藏书家请教,购买和传抄典章书籍,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收藏和视野。经过数十年对藏书的深刻印象以及材料的累积,他将自己对于古代书籍的整理探究的心得,仿照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撰写编成了《直斋书录解题》,这也是我国第二部非常著名的私家藏书目录,对古代目录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研究心目录学,陈振孙对于理学也很有研究。
藏书家的藏是哪个音 cang收藏数量具有一定规模、文献价值较高、具有阅读、研究、保存的中外书籍的人。英文Book-collector。从古至今,有数万藏书家在保存文化、传承文明方面做出了贡献。最早的藏书家据传是商周时期的楚人鬻熊。据李玉安先生的《中国藏书家通典》一书的记载,是中国诸子中著书、藏书最早之人.
丁丙的著名藏书家 与丁申皆嗜藏书,家有“嘉惠堂”,藏书闻名。与瞿镛、陆心源、杨以增并称清末四大藏书家。其家世有藏书之习,祖父丁掌六就已在杭州梅东建楼储书,他感于在北宋时先祖丁顗就建有“八千卷楼”,遂又请题其书楼为“八千卷楼”。父丁英(字洛耆),亦喜藏书,所购几万卷。至丁申、丁丙兄弟时,于光绪十四年(1888)建总书楼名“嘉惠堂”,楼中分别辟名为“八千卷楼”、“小八千卷楼”、“后八千卷楼”、“善本书室”、“甘泉书藏”、“济阳文府”、“当归草堂”等。朝访夕求,凡齐、燕、楚、赵、越、秦、晋间,听说有善本,必得而后以已。历30余年,藏书8 000种,总数共达30万卷。计有宋元刻本200余种,铭刻经本、旧抄善本及著述稿本极多,收藏乡土文献亦多,具有地方特色。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有贡献。藏书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售于江南图书馆,现存于南京图书馆。藏书印众多,主要有“八千卷楼珍藏善本”、“丁氏八千卷楼藏书之记”、“辛酉劫后所得”、“钱塘丁氏藏书”、“嘉惠堂藏阅书”、“小令威竹书堂”、“求己室”、“东门莱侬”、“强圉涒滩”、“钱塘清望世家”、“十载孤儿”、“济阳文府”、“青门词隐”、“四库著录”、“曾藏八千卷楼”等数十种印章。
古代藏书家发生过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古代藏书家最有意思的事,莫过于是创建了一套独立的「风险抵消机制」,怎样一代一代地毫无风险地保存先祖的藏书。说到藏书家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叫范钦,明代人,官做的不小,兵部右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职务)。读者肯定得问了,藏书家那么多,为什么独独推崇范钦呢,因为他的「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私家!私家!这老兄竟然以一己之力撑起了中国藏书界的半壁江山,并且历经数百年而没有太大的损失。关于「天一阁」,余秋雨在其文化著作「文化苦旅」中详细介绍过,那就是「风雨天一阁」。文中仔细叙述了范大佬是如何规避风险,保存藏书楼的。范钦在临终前讲家产分为了两份,一份是藏书楼,一份是万两白银,两个儿子凡是有一点私心,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万两白银。只有那个崇尚藏书,对书籍视为生命的儿子才会选择藏书楼。范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将财产等份,例如分为一半的藏书楼股份+5000两白银。他正是通过决绝的方式打消了后代心中的杂念,并且通过不断地传承,不断的家族文化洗礼和不断的耳濡目染,在范家子孙中,他们一定会认为藏书楼与万两白银的价值是对等的,所以他们才能经历多代而风雨不倒。天一阁」仍旧屹立于宁波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