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QTL精细定位及克隆的方法 遗传连锁图谱定位抗性基因

2020-10-10知识9

质粒图谱怎么看

QTL精细定位及克隆的方法 遗传连锁图谱定位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在辣椒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是怎样的? “七五”以来,中国辣椒常规育种特别是杂种优势利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中椒、湘研、苏椒和甜杂等系列F1代已成为商品椒生产的主栽品种。然而,和其他作物育种一样,目前辣椒育种的瓶颈是育种材料狭窄的遗传背景。辣椒有丰富的遗传资源,但被育种家利用的材料只是极少数。中国对辣椒种质资源的研究大多限于植物学性状和园艺性状的观察,没有系统地对这些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分类,更没有有效地利用野生、半野生种质资源的有益基因对现有自交系进行改良或创新。分子标记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遗传分析技术,目前在美、法、以、韩等国已经被广泛用于辣椒种质资源的分类和鉴定。许多重要质量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已经达到应用阶段。分子标记连锁遗传图谱为复杂的数量性状的改良和创新提供了蓝图。一、种质资源的鉴定和分类用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快速构建种质资源的指纹图谱,为种质资源的鉴定和分类、优异种质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核心种质库的构建提供更加客观的依据。(一)辣椒属Capsicum frutescens和C.chinense的鉴定Capsicum frutescens和C.chinense形态相似。在辣椒属分类学中一个长期的争论是:C.frutescens和C.chinense究竟是两个不同的物种还是同一个种里的两。

QTL精细定位及克隆的方法 遗传连锁图谱定位抗性基因

细菌基因定位的方法有哪些 基因定位地方法院1、细胞学图;2、物理图谱;3 分子杂交法。1、通过种种方法可以测得基因之间的距离,但图距并不表示绝对长度,而且在不同的生物中同一图距代表不同的。

QTL精细定位及克隆的方法 遗传连锁图谱定位抗性基因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为什么是镰刀型的?是如何形成的

怎样研究一个未知基因 基因克隆后2113需要在烟草内验证功5261能基因的克隆就是利用4102体外重组技术,将特定的基1653因和其它DNA顺序插入到载体分子中。基因克隆的主要目标是识别、分离特异基因并获得基因的完整的 全序列,确定染色体定位,阐明基因的生化功能,明确其对特定性状的遗传控制关系。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由于植物发育,生理生化,分子遗传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使 人们掌握了大量有关植物优良性状基因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知识,再运用先进的酶学和生物学技术已经克隆出了与植物抗病、抗虫、抗除草剂、抗逆,育性、高蛋白质 及与植物发育有关的许多基因。我们实验室对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作了功能克隆的研究(舒群芳等,1995;舒群芳等,1997),为了克隆植物基因也探讨了 其它克隆方法,本文论述基因克隆的策略、方法及取得的一些进展。1 功能克隆(functional Cloning)功能克 隆就是根据性状的基本生化特性这一功能信息,在鉴定和已知基因的功能后克隆(Collis,1995)。其具体作法是:在纯化相应的编码蛋白后构建 cDNA文库或基因组文库,DNA文库中基因的筛选根据情况主要可用二种办法进行,(1)将纯化的蛋白质进行氨基酸测序,据此合成寡核苷酸探针从cDNA 库或基因组文库中筛选编码基因,(2)将相应的编码蛋白制。

QTL精细定位及克隆的方法 QTL 定位就是采用类似单基因定位的方法将QTL 定位在遗传图谱上,确定QTL 与遗传标记间的距离(以重组率表示)。根据标记数目的不同,可分为单标记、双标记和多标记几种方法。根据统计分析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方差与均值分析法、回归及相关分析法、矩估计及最大似然法等。根据标记区间数可分为零区间作图、单区间作图和多区间作图。此外,还有将不同方法结合起来的综合分析方法,如QTL 复合区间作图(CIM)多区间作图(MIM)、多QTL 作图、多性状作图(MTM)等。1 区间作图法(interval mapping,IM)Lander 和Botstein(1989)等提出,建立在个体数量性状观测值与双侧标记基因型变量的线性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最大似然法对相邻标记构成的区间内任意一点可能存在的QTL 进行似然比检测,进而获得其效应的极大似然估计。其遗传假设是,数量性状遗传变异只受一对基因控制,表型变异受遗传效应(固定效应)和剩余误差(随机效应)控制,不存在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区间作图法可以估算QTL 加性和显性效应值。与单标记分析法相比,区间作图法具有以下特点:能从支撑区间推断QTL 的可能位置;可利用标记连锁图在全染色体组系统地搜索QTL,如果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QTL,则QTL 的位置和效应估计趋于渐进无偏;QTL 。

nei’s基因多样性 这是一个科学家的名字,有这么一个系数,叫做nei氏多样性指数植物分子群体遗传学研究动态分子群体遗传学是当代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支柱学科,也是遗传育种和关于遗传关联作图和连锁分析的基础理论学科。分子群体遗传学是在经典群体遗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利用大分子主要是DNA序列的变异式样来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引起群体遗传变化的因素与群体遗传结构的关系,从而使得遗传学家能够从数量上精确地推知群体的进化演变,不仅克服了经典的群体遗传学通常只能研究群体遗传结构短期变化的局限性,而且可检验以往关于长期进化或遗传系统稳定性推论的可靠程度。同时,对群体中分子序列变异式样的研究也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达尔文的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学说。到目前为止,分子群体遗传学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阐明了许多重要的科学问题,如一些重要农作物的DNA多态性式样、连锁不平衡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种群的变迁历史、基因进化的遗传学动力等,更为重要的是,在分子群体遗传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学科如分子系统地理学等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中综述了植物分子群体遗传研究的内容及最新成果。1 理论分子群体遗传学的发.展简史经典群体遗传学最早起源于英国数学家哈迪和。

遗传效应的混合遗传 杨树抗病性状的遗传效应 组织验收鉴定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验收鉴定时间:2001年12月25日完成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王明庥、施季森、黄敏仁等(1)建立杨树抗病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模型,估计主基因和多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以及基因×环境互作效应;(2)构建具有500个子标记以上的高密度的杨树遗传连锁图谱;(3)进一步对作图群体的各个无性系对黑斑病抗性进行离体和整株测定,进而作QTLs分析,将抗黑斑病基因定位在遗传图谱上;(4)用统计遗传建立的遗传模型所估计的遗传效应与QTLs进行分析比较;(5)通过病原菌诱导和差异显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离与抗黑斑病性状相关的cDNA 克隆,阐明cDNA克隆与杨树抗黑斑病基因间的关系。(1)构建了高密度的美洲黑杨×欧美杨的遗传连锁图谱,对抗病基因进行定位。作图群体“三交”群体,由美洲黑杨(母本、Poplus deltoides Bartr.Cv.“Lux”(I-69/55))与欧美杨(父本、P.euramericana cv.I-45)杂交产生,其中欧美杨为美洲黑杨与欧洲黑杨的天然杂种。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s)、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及简单序列重复(ISSR)对田间450个15年生。

分子标记在农业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分子标记技术已开始应用于作物种质资源和育种的研究,特别是在构建分子遗传图谱和标记目的性状基因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形态标记(morphologica markers)即植物的外部特征特性,如株高、穗长、粒色、千粒重等。此种形态标记简单直观,但是形态标记数少、多态性差、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在小麦抗叶锈病基因标记方面,SINGH[5]曾利用形态标记发现慢叶锈基因Lr34和小麦叶片尖部坏死基因紧密连锁。细胞标记(cytological markers)主要是染色体核型(染色体鼠数目、大小、随体、着丝点位置等)和带型(C带、N带、G带等),这类标记的缺点是数目有限。目前,还未发现用其进行小麦抗叶锈基因的标记。生化标记(biochemical markers)主要包括同工酶和储藏蛋白。生化标记具有经济方便的优点,但其标记数有限。DAVlD[6]等曾利用生化标记内肽酶同工酶EP-Dld作为遗传标记对以Thatcher为背景的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进行连锁分析,发现EP-Dld与Lr19紧密连锁,重组值为(0.01士0.09)个作图单位。WINZELER[7]等利用含Lr19的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发现生化标记内肽酶同工酶EP-Dl的无效等位基因EP-Dlc可以作为与 Lr19紧密连锁的生化标记,遗传。

分子标记技术在甜瓜上的应用有哪些? 分子标记是以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的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目前,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技术主要有RFLP、RAPD、AFLP、SSR、SCAR、ISSR等。这些标记已广泛应用于甜瓜遗传育种研究的诸多领域,包括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种和品种起源、分类和进化、基因定位、构建品种指纹图谱、品种或杂种纯度的鉴定、辅助育种、追踪遗传物质在杂种后代中的遗传动态,质量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分析等多个方面,显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一)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与分类长期以来,甜瓜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与分类的依据主要采用形态指标,而形态指标易受环境影响发生变异,进而影响亲缘关系判断与分类地位确定的准确性。对于一些形态指标相近或形态标记很少的品种(类型)则难以区分。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在大范围内对甜瓜的遗传物质进行较全面的比较,包括对DNA非编码区域出现变异的检测与鉴定,比传统方法能更全面地反应其遗传多样性,为分类提供分子水平的客观依据。Neuhausen等(1992)利用RFLP技术进行甜瓜种(Cucumis melo L.)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在分子水平上对44份材料进行分类,但在muskmelon与honeydew两个类型中的多态性分子标记较少。许勇(1999)利用RAPD技术进行了甜瓜。

#科普#科学#贫血#遗传学#分子标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