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果蝇转座因子p 关于果蝇的P转座子

2020-10-10知识8

果蝇杂种败育的机理是什么。答:果蝇中有很多转座子,P 因子可非复制型转座插入 W 位点,引起杂种败育.在生殖细胞中,内含子 1、2、3 都被剪接掉,所形成的 mRNA 翻译成转座酶,导致 P 因子转座,插入 W 位点引起配子败育。在转座子切离时可 以是准确的,也可能不准确,准确的切离,导致插入位点所在基因的回复突变,即恢复功能。不准确的切离,导 致插入位点基因的突变,由此发生的突变有白眼、焦刚毛、黄体等。

果蝇转座因子p 关于果蝇的P转座子

转座子的研究进展 直到1980年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科学界一直认为,玉米TEs的发现既无实用性,又无普遍性。但事实上,现在分子遗传学家们不仅从很多种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分离出了Es,而且在DNA水平和应用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20世纪60、70年代,研究人员已经在病毒、细菌、真菌及某些高等生物中发现TEs的存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进一步发展,研究者们又在其他多种动植物,特别是玉米之外的其他高等植物中陆续发现TEs普遍存在,目前已经发现的TEs有上千种之多。有研究表明,在昆虫中编码反转录酶的TEs有两大类:含长末端重复的(LTRs)和不含长末端重复的。LTRs反转录转座子是具有两侧长正向重复末端序列的片段,中间部分序列包含了一个或几个ORFs(开放性阅读框架,能编码TEs复制、转座所必需的蛋白质),它包括有Gypsy Ty3家族、Copia Ty1家族和Pao因子等。不含长末端重复的TEs有时称为反转座子,能编码反转录酶但缺乏整合酶,包括有I、F、G、Jockey和Doc等因子。果蝇在昆虫中是最常用的研究材料,研究证实,果蝇基因组的10%~12%是由TEs组成。在宿主中,TEs可能改变基因表达模型,可能改变ORFs编码序列,也可能对细胞功能产生影响。研究还发现,哺乳动物基因组中整合了。

果蝇转座因子p 关于果蝇的P转座子

真核生物中存在哪些类型的转座子 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TE)是细胞中能改变自身座位的一段 DNA 序列,可从复制子的一个座位跳跃到另一个座位,也可从同一个细胞的一个复制子跳跃到另一个复制子,DNA。

果蝇转座因子p 关于果蝇的P转座子

转座子的发现过程

为什么真核生物转座因子可分为自主因子和非自主因子?它们转座的生物效应是否相同? 真核生物由于核结构的存在,转录和翻译被分隔开,顺式显性作用不复存在。即真核生物细胞内只要存在转座酶,任何序列片段只要存在被该酶识别的反向重复序列均可发生转座,而。

关于果蝇的P转座子 简单说,理论是3点。1.当p转座子在转座酶的催化下,会导致不育。2.p型果蝇存在p转座子,m型没有。3.p型果蝇在细胞质中存在一个可遗传的、抑制转座酶表达的因子,m型没有。。

关于果蝇的P转座子

#果蝇#生物技术#转座子#科普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