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儒墨哲学思想 比较儒墨两家教育思想的异同

2020-07-20知识22

儒墨道法四大家的主要思想 儒家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墨家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道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无为而治”。法家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儒墨道法四家的核心思想 法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zd,以富国强兵为己任,《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中国人代代传授的不外《四书》、《内五经》。中国人基因中的责任思想(以天下为已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与专制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到现在还容是华人的主流思想。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国学,儒墨道法,佛,古代哲学,有必要读吗? 既然你说到了哲学,那你就该明白哲学中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事物是相对的,同时也是变化发展的。说古人思想罗后还是不落后,只是一家之言。我们也要相对的,辩证的去看。时代进步,日新月异的发展,古代有的观点当然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需要,甚至有些一进站不住脚了。但是从古至今,不也有一些经典的,对现在的我们帮助依然很大的思想和文化在流传么?我们自己读书时,要学会选择。其实无论做什么也一样,好的东西就吸收,不适合自己的,不好的就摒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嘛。能提出精辟见解和深邃思想的人,他们都是经过了长时间量的积累。没有积累,何谈理解?更遑论提出自己的意见了。量变质变。中学的问题,虽然看似很简单,但是他其实道出了本质。多看一些书当然有好处,其实我认为无论看什么书都是一种积累,而重要的却是积累之后的选择。当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的朋友也喜欢选择性积累。各有各的方法吗。总而言之,只有大体上了解之后,你才有评论优劣好坏的资格,才能有这个基本能力和水平。先秦四大家儒墨道法从思想上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本人看得浅薄,先抛砖,引大家之玉。儒家:儒家的核心是礼,以种种道德行为规范来指导人们称为。https:// m.qlchat.com/wechat/pag e/live/240000162257739(二维码自动识别)比较儒墨两家教育思想的异同 论儒墨两家教育思想的异同一、儒墨关系研究的由来与演化所谓儒墨关系,主要指儒、墨两家学说的异同,特别是《墨子》“十论”与孔子思想的异同。儒墨学说是“异名同实”、本质为一,还是“异方千里”、原则有别,这是有关认识和评价墨子思想及墨家学说的一个重大问题,因而也是墨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将就儒墨关系讨论的由来、演化以及儒墨关系的实质作出说明。儒墨关系,早在秦汉时期就已被提出并受到人们的关注。例如,“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韩非子·显学》),“孔子贵仁,墨子贵兼”(《吕氏春秋·不二》),“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其礼烦扰而不悦”(《淮南子·要略训》)。至晋代,鲁胜称,孔子倡“正名”,“墨子著书,作辩经以立名本”(《墨辩注·序》)。唐时,韩愈又提出:“儒墨同是尧舜,同非桀纣,同修身正心以治天下国家,奚不相悦如是哉?(《读墨子》)。这些说法,都论及了儒墨关系,即儒墨两家学说的异同。儒墨关系如此受到关注。原因约略有三:其一,先秦时期儒墨并为世之显学,孔子与墨子堪称比肩之圣人。对于这举世瞩目的两大学派,人们自然要通过比较异同,考察关系,以剖析其思想。其二,儒墨间的相互。比较儒墨道法教育思想的异同 墨家教育 教育的目的与作用 墨家的教育在于培养“贤士”或“兼士”,以备担当治国利民的职责。墨翟认为贤士或兼士是否在位,对国家的治乱盛衰有决定性的影响。作为贤士或兼。在儒墨道法四家中,哪一家的思想具有宗教哲学的倾向 道家。道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家,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的也积极发展。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代尊封老子,为了美化唐皇室,说老子(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列表归纳儒墨道法兵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儒家:孔子,春秋,《尚书》《春秋》,政治思想“礼”“仁”、经济思想重利轻义和“富民”观、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美2113学思想“美”和“善”的统一。孟子,战国,《孟子》,民本思想、仁政思想、“仁义礼智”和“性善论”的道德伦理思想(“性善论”同时也是他的哲学思想)。荀子,战国,《荀子》,“明5261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其中包括天道自然、“天行有常”、”“天人相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等思想)、“化性起伪”的道德观(即“4102性恶论”)、“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墨家:墨子,战国,《墨子》,“兼爱”“非攻”“尚1653贤”“非命”“节用”。道家:老子,春秋,《道德经》,“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庄子,战国,《庄子》,“天人合一”、“有”和“无”的统一。法家:商鞅:战国,“法”。韩非子,战国,《韩非子》(后世辑专集的),历史进步论、性本利、君主专制、“以法为教”“法不阿贵”。兵家:孙武,战国,《孙子兵法》,战术上“奇正相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孙膑,战国,《孙膑兵法》,战争是政治斗争的工具、“因势而利导之”、战争中的“人文属”思想等。

#国学#墨子#法家#墨家#孔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