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公理胜于强权 攻辩问题 公理战胜强权碑图片

2020-07-20知识6

公理胜于强权 攻辩问题 强权是指具有一定的政府权力背景 的官员利用国家赋予自己的权力而强行的干涉某些事情,导致非符合民意的结果.不过有些事情也需要强权进行干涉.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公理:是指公民大众所根据所知道或是一直遵循的道德标准所一致达成的理论共识,并不是所有公理都是合法的.但是常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过据本人看,群众有时会暂时被蒙蔽.需要有人指引才能看的更真实.这是个自然法学派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论战的焦点之一。自然法学派认为,法的效力来源于不言而喻的自然理性、来源于藏于人类最深层的普遍的公平正义准则,制定法(即主权者制定的法律)应该符合这个自然法的要求。凡是与自然法相违背的制定法都是无效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的效力来源就是主权者的命令,否认自然法的存在,提出了“法律就是主权者的命令”,“恶法亦法”的著名命题。强调只要是经主权者依合法的形式颁布的法律,就应当予以适用与遵守,而不论该法的内容如何。在学术上,学者们把自然法学派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之间的这个论战称为,“公理与强权”的争斗,于是便有了双方互不相让的“公理胜于强权”和“强权胜于公理”的论证。(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 (1)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2分)(2)战争前期美国向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物资;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4分)(3)《庶民的胜利》。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苏俄学习,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4分)(4)陈独秀:协约国的胜利是“公理战胜强权”。胡适:“美国的帮助”使协约国取得胜利。李大钊:一战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3分)试题分析:(1)材料一中“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句话,可以得出这场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在一战中属于协约国一方,是战胜国,这与中国切身利益相关。(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一战中的经济和军事上的援助是协约国取胜的主要原因。(3)李大钊的演讲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4)结合材料即可李大钊《庶民的胜利》一文是为了反对当时公理战胜强权的思想吗 关于《庶民的胜利》,是李大钊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五日或十六日在天安门的演说。1918年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五卷五号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二文,是中国最早的马列主义文献。关于公理战胜强权的名人名言 外国对公理战胜强权的刻画的名人名言 问题 全部问题 休闲娱乐 情感家庭 生活常识 商业理财 社会民生 购物消费 电子数码 电脑网络 旅游地区 教育科学 文学。

#历史#世界大战#一战#北洋军阀#中国近代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