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试验实际位移很小,但显示的位移很大是什么原因 仪器生产厂家在调试过程会遇到这种情况,使用单位也会遇到这种情况。但是两个问题相差很大的,解决办法不同。使用单位问题分两种,1、仪器故障,2,设定问题:胶粘带或保护膜做180度剥离时常有这种情况苏州欧标仪器
z在做钢筋试验时,断口在夹具内,怎样用移位法测断后伸长率 断口在夹具内一般判定试验失败,这个主要是夹具问题。
为什么拉伸试验必须采用标准件或比例试件?
拉伸试验的拉伸曲线图 原发布者:qiukaixiu 试验原理:拉伸曲线分析拉伸试验的本质是对试样施加轴向拉力,测量试样在变形过程中直至断裂的各项力学性能。试验材料的全面性能反映在拉伸曲线上,。
为什么拉伸试验必须采用标准件或比例试件? 拉伸试验中延伸率的大小不仅与材料有关,同时也与试件的标距长度有关,与此同时,试件局部变形较大的断口部分,在不同长度的标距中所占比例也不同,因此,拉伸试验中必须。
材料力学拉伸试验时,当断口到最近的标距端点的距离小于l0/3时,为什么要采取移位的方法来计算lu? 这是因为考虑到低碳钢拉断时实际上并不是均匀伸长的.越靠近端部伸长得越少.如果断在标距点附近,直接测量的伸长量可能会偏小.所以采取位移法.注意到位移法实际在做的事情是所谓的“断口移中”,右边多量一次移到左边去.这样量出来的比直接测量地大一些,也接近断在中间情况下的数值.
混凝土劈裂实验原理是什么啊,那个拉伸应力怎么产生的? 混凝土劈裂实验原理:混凝土垫条作用在试件上时,试百件产生度横向变形,劈裂垫条产生楔形作用产生的。劈裂试验:用立方体或圆柱体试件进行,在试件上下支承面与压力问机压板之间加一条垫答条,使试件上下形成对应的条形加载,造成试件沿立方体中心或圆柱回体直径切面的劈裂破坏,将劈裂时的力值进行换算即可得到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答
拉伸试验的拉伸曲线图 由试验机2113绘出的拉伸曲线5261,实际上是载荷-伸长曲线(见图),如将载荷4102坐标值和伸长1653坐标值分别除以试样原截面积和试样标距,就可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图。图中op部分呈直线,此时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其比值为弹性模量,Pp是呈正比时的最大载荷,p点应力为比例极限σp。继续加载时,曲线偏离op,直到 e点,这时如卸去载荷,试样仍可恢复到原始状态,若过e点试样便不能恢复原始状态。e点应力为弹性极限σe。工程上由于很难测得真正的σe,常取试样残余伸长达到原始标距的0.01%时的应力为弹性极限,以σ0.01 表示。继续加载荷,试样沿es曲线变形达到s点,此点应力为屈服点σS或残余伸长为 0.2%的条件屈服强度σ0.2。过s点继续增加载荷到拉断前的最大载荷b点,这时的载荷除以原始截面积即为强度极限σb。在 b点以后,试样继续伸长,而横截面积减小,承载能力开始下降,直到 k点断裂。断裂瞬间的载荷与断裂处的截面的比值称断裂强度。图l为拉伸标准试样及拉断后试样,试样上予先标出标距长度。图2为一般结构钢的拉伸(载荷一伸长)关系图[注]:图中 L0=原始标距长度 F0=原始试样截面积 Ll=断后标距长度 Fl=断后截面积
金属拉伸试验中的原始标距和断后标距是怎么定义的。 原始标距:2113在拉伸试验前,在试样上选取的一5261定长度的标距。断后标距:拉伸4102实验后,1653对原始标距进行测量的长度。通过原始标距和断后标距可以计算材料的断后伸长率,断后伸长率是材料使用性能中的重要参数,在材料的实际应用中十分重要。扩展资料:拉伸试验性能指标:拉伸试验可测定材料的一系列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强度通常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产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材料在承受拉伸载荷时,当载荷不增加而仍继续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的现象叫做屈服。产生屈服时的应力,称屈服点或称物理屈服强度,用σS(帕)表示。工程上有许多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点,通常把材料产生的残余塑性变形为 0.2%时的应力值作为屈服强度,称条件屈服极限或条件屈服强度,用σ0.2 表示。材料在断裂前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称抗拉强度或强度极限,用σb(帕)表示。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致破坏的能力,常用的塑性指标是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延伸率又叫伸长率,是指材料试样受拉伸载荷折断后,总伸长度同原始长度比值的百分数,用δ表示。断面收缩率是指材料试样在受拉伸载荷拉断后,断面缩小的面积同原截面面积比值的百分数,用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