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英文参考文献用什么字体?还有里面的标点符号用什么字体? 参考文献 字体

2020-10-10知识15

参考文献用什么字体 宋体五号,1.25倍行距

英文参考文献用什么字体?还有里面的标点符号用什么字体? 1、英文参考文献:宋体 小四号2、标点符号:英文全角参考文献中还出现过 J.R.G.R.Y.S.N.T.D.E.A.等等,是姓氏缩写。因为只列出姓(last name),后面至少要跟一个First Name 的缩写(如B,可能是Bobby,Bob,etc),大多数人会有一个Middle Name(如,C in W.C.,J in SJ)。国外如果把Last Name 列在前,一定会跟逗号。如:Smith,John,Fisher,Robert,&Liu,Xiaoping扩展资料:按照我国出版物中的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英文的参考文献主要涉及主要责任者,题名,版本,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 版日期),期刊名称,出版年、卷(期)和页码等信息.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用全称,名在后用缩写的著录形式。一般来说,国外作者在发表文章时常采用名前姓后的形式,所以作者在著录参考文献时应注意交换原文中作者姓名的书写顺序。姓名中若表示“小”或“几世”时,应将其放置姓名最后,并用逗号隔开。如Day FW,Jr。西方人姓名中的von,van,de,la为姓的组成部分,当其移至前面时,首字母大小写均可,如 von Hindenbeng P。如姓名中出现复姓时,著录格式为夫姓4妇姓在前均用全称,名在后用缩写的形式。著作方式相同的责任者不超过(人时,可全部照录。责任者超过(人时,只。

论文正文里面那个参考文献的[1],[2]应该用什么字体? 参考文献: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的顺序,列于文后,格式应规范,一律用右上标的格式。例如:考马斯亮兰法[1](1)文献为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起止页码。(2)文献为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单位,年份,起止页码。(3)文献为其他类型成果(获奖、专利、鉴定等)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项目名称.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时间。和正文字体一样,一般为宋体小四,用“上标”即可。

参考文献的字体用什么字号? “参考文献”四个字格式为4号黑体,后接冒号。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为5号宋体。书写时需另起一行,书写顺序为:(中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或者(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

参考文献用什么字体 一般在论文写作中,参考文献。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中文用宋体

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及字体?

参考文献的字体用什么字号? “参考文献”四个2113字格式为4号黑体,后接冒号5261。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为5号宋4102体。书写时需1653另起一行,书写顺序为:(中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或者(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在整篇论文中,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另外,需注意以下三点:1、在文后的参考文献表中,各条参考文献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注意一定要按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2、文后参考文献表中的中文参考文献请改为中英文对照。3、文后期刊类、会议论文集中的参考文献表中的英文期刊名称、会议论文集名请写全称。扩展资料:参考文献的作用是:⑴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⑵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⑶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⑷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⑸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参考资料来源:-论文格式

参考文献格式字体大小 学术可以找到参考文献,输入关键词,在输入年份,就能找到相对应的参考文献。如果不知道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可以搜,参考文献自动生成器。直接按着填就出来了。搜索参考文献自动生成器,按着里面填,点生成参考文献就出来了。数据资料可以在文库、中国统计年鉴中找到。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

#论文#文献#参考文献#论文格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