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安新区党武镇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是基层文物管理者,又是忙碌在一线的文物保护宣传员。他们坚信,只要坚守在文物保护工作第一线,就可以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他们就是来自贵安新区党武镇的文物保护工作者。
下午2点,像往常一样,党武镇文化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杨树梅和戚发平来到位于龙山村的吴中藩旧居进行巡查。吴中蕃是明朝诗人,曾参与编纂《贵州通志》,著有《四书说》、《龙古集》等。多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文物工作者的悉心保护,才让这所故居一直完好保存下来。
贵安新区党武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 戚发平:吴中藩在明末清初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值得把他的思想传承,所以把他留下的东西保护好,才能让后人知道。
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党武镇共有28个文物点,仅靠戚发平和杨树梅二人的力量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实属不易,为加大文物保护力度,附近的村民也自愿加入到保护文化的队伍中。
贵安新区党武镇龙山村村民 吴培凯:我不讲报酬,住在这个地方看到龙山村的面貌改造好,如果这个位置破坏掉,形象就不好了,要保护老一辈留下的文物。
今年57岁的戚发平,离退休还有三年时间,但秉着党员冲锋在前的精神,他一直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为文物保护抢救工作拼尽了全力。
贵安新区党武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 戚发平: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是想做好文化工作。经过这么长时间,慢慢的知道了文化保护这个领域,主要是传播我们的文化和文明。
通往文物保护点的路通常都是蜿蜒曲折,但戚发平和杨树梅一直坚持要到现场巡视,他们坚信只有实地勘查才能第一时间掌握文物存在的现行环境、破损程度等情况,文物工作报告不能怕麻烦,不能凭想象。
贵安新区党武镇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杨树梅:我们这个地方营盘比较多,都是不可移动的文物,所以保护起来全靠平时时间的不间断的去巡查检查。
文物保护工作永远没有尽头,但文物保护工作者们从未放弃过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来源:贵阳日报
记者:魏来 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