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比蚊音频率更高的声音 蚊子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2020-10-09知识5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什么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什么来描述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分贝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赫兹来描述。响度: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amplitude)和人离声源的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小,响度越大。(单位:分贝dB)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符号为dB。0分贝刚刚引起听觉。人们把超过听力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听力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音调:声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频率”(frequency)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单位Hz(hertz),赫兹。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z。20Hz以下称为次声波,20000Hz以上称为超声波)例如,低音端的声音或更高的声音,如细弦声。扩展资料声音的特性:特性1、响度(loudness):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amplitude)和人离声源的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小,响度越大。(单位:分贝dB)2、音调(pitch):声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频率”(frequency)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单位Hz(hertz),赫兹[/url,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z。20Hz以下称为次声波,20000Hz以上称为超声波)例如,低音端的声音或更高的声音,如细弦声。3、频率是每秒经过。

比蚊音频率更高的声音 蚊子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为什么耳朵带上耳塞,隔绝了所有外界声音以后还会听到不停的高频蚊音? 在漫画《名侦探柯南》里,“蚊音”即是怪盗基德诱使小孩偷宝石的隐形工具,也是柯南破案的一个重要线索。我们不禁要问:“蚊音”究竟是什么?它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海澜说:“这里的蚊音可能是指频率比较高,强度并不大的声音。我们可以将声音的性质从两方面来概括:一个是强度,或者说是振幅;第二个是频率,或者说是振动的次数。我们一般听到的声音是由很多频率组成的。不同的频率在每个人所能听到的强度是截然不同的。通常人们对1000赫兹的声音最灵敏。听觉好的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常在30~16000赫兹之间,老年人为50~10000赫兹之间,‘蚊音’铃声频率至少在8000赫兹以上,之所以有人能听到而有人听不到,是因为人耳的灵敏性有所不同。当人年龄越来越大时,耳朵对高频音就会越来越迟钝,甚至完全听不到。“这种高频率的声音已经达到人类听力的极限,长期听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尤其是青少年,如果经常使用高频铃声,无疑将对听力及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人的听觉是很奇妙的,人们一般会有选择性的去听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声音,而忽略掉一些没有价值的声音。比如说收音机,它会有一个交流声,频率很低只有50赫磁,假使我们正在收听一个。

比蚊音频率更高的声音 蚊子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武侠小说传音入密这样的通讯方式是可以实现的么? 1.传音是否有“询问”信号,也就是有没有和拨打电话时的等待响应过程?2.如果别人的传音入密不想接受,用…

比蚊音频率更高的声音 蚊子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低频声还是高频声怎么区别 通过以下方法2113来区别:一、频率范围不同1、低5261频声:低频噪音4102是指频率在200赫兹(倍频程)以下的1653声音2、高频声:频率高的声音,也被称为“蚊音”、“无声铃音”、“大人听不到的铃声”。在170000HZ及以上。二、发生机构不同1、低频声:平板的振动如大型振动、道路桥梁、溢水水坝水流等。水泵房低频噪声气流的振动:空气压缩机、真空帮浦等压缩膨胀。2、高频声:有压缩机、排风机,送风机、冷却水塔、引擎、抽水机、输送带、锅炉、冷气器、变压器、直升机、洗衣机、冰箱、汽车、铁桥、隧道、爆发、地震、打雷、风等。三、感知范围不同1、低频声:低频噪音却递减得很慢,声波又较长,能轻易穿越障碍物,长距离奔袭和穿墙透壁直入人耳。振动、低频噪音和普通的噪声都有个共同的性质,都是种振动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方式。2、高频声:频噪音随着距离越远或遭遇障碍物,能迅速衰减,如高频噪音的点声源,每10米距离就能下降6分贝。参考资料来源:-高频音参考资料来源:-低频噪音

耳机的灵敏度难道不是越高越好推? 个人认为,耳机不应该以参数来论,参数只是个大致的参考,实际听到的声音和更多因素有关 首先灵敏度的定义是1Vrms时,在1khz的声压级,1khz是一般人类对声音最敏感的频率,。

有哪些知识是你看《名侦探柯南》动画和漫画学来的? http://www. ultrasonic-ringtones.com / 贴上上的频率年龄对应表,大家可以比对一下。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刚好看见果壳今天的推送是解释这个的,链接放在这里。

#汽车噪音#振动频率#机械振动#振动单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