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克孜尔石窟 东窟 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石窟壁画有哪些?

2020-07-20知识14

克孜尔千佛洞的艺术宝库 被誉为“艺术宝库”的克孜尔千佛洞,素以优美的壁画著称,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学者、画家和游客。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7公里的地方,背倚明屋塔格山,南临木扎尔特河和却勒塔格山,山抱水绕,林木 葱郁,彼此辉映,浑然一体,构成壮丽的画卷。石窟群始凿于公元3世纪后期,于8世纪后期逐渐衰落。石窟群分谷西区、谷内区、谷东区和后山区,绵延3公里,艺术内容主要包括:建筑、雕塑和壁画,现已编号的洞窟有236个,内存壁画约1万平方米,多为描绘小乘佛教本生故事和传教故事;窟内有泥塑若干具,其中新1窟内1尊佛涅长6余米,是龟兹石窟中现存最大的塑像。壁画内容除了宗教内容以外,还有许多表现耕种、狩猎、商旅、音乐舞蹈和民族风貌,代表了龟兹石窟艺术深远的意境美、强烈的感染美、真实 的生活美、生动的形象美、完满的和谐美、深遂的神密美,其中有供僧徒礼佛观像和讲经说法用的支提窟,有供僧徒居住和坐禅用的毗河罗窟。支提窟中有窟室高大,窟门洞开,正壁塑立佛的大像窟;有主室作长方形,内设塔柱的中心柱窟;有窟室为较规则的方形窟。毗河罗窟又称僧房,多为居室加甬道式结构小室内有灶炕等简单生活设施。这些不同类型和用途的窟,多呈规律地修建在一起,。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石窟壁画有哪些? 谢邀,甘肃的敦煌莫高窟,新疆克孜尔千佛洞,河南邓县南齐墓门彩画砖,河北的东魏茹茹邻和公主墓壁画、山西太原的北齐楼睿墓壁画等,嘉峪关魏晋间墓室壁画最为丰富。6座墓共存壁画600余幅。内容包括农桑、畜牧、井饮、狩猎、林园、屯垦、营垒、疱厨、宴饮、奏乐、博奕等,南京的竹林七贤等等。请问有熟悉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的旅游攻略吗? 千佛洞位于新疆自治区拜城县东南约60公里处。克孜尔是维吾尔语的译音,是“红色”的意思。洞窟开凿在木札提河北岸明屋达格山的峭壁之间。现存洞窟有编号的有236窟,其中的洞窟形制较为完整、壁画遗存较多的约占三分之一。被誉为“艺术宝库”的克孜尔千佛洞,素以优美的壁画著称,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7公里的地方,背倚明屋塔格山,南临木扎尔特河和却勒塔格山,山抱水绕,林木 葱郁,彼此辉映,浑然一体,构成壮丽的画卷。19世纪末20世纪初,接踵而至的西方探险队从克孜尔石窟劫掠走大量精美的壁画。在许多西方国家的博物馆、艺术馆,特别是德国的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还陈列着大量的克孜尔石窟壁画。景区位置: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乡到达方式:驾车路线:进入东大街,左转进入栏杆路,朝乌鲁木齐方向,靠右进入吐和高速公路,从库车/独山子/G217出口离开靠右行驶,右转进入G217,靠左进入S307行驶,左转进入克孜旅游专线行驶即可。玄奘与弥勒净土信仰,善导大师与弥陀净土信仰,你如何理解并区分? 1.对未来弥勒佛的信仰是随大乘佛教的兴起而出现的。在法显所着《佛国记》中就有北天竺道俗立弥勒像,竞相…拜城克孜尔石窟的菱格画和凹凸画法为什么驰名中外? 新疆拜城的克孜尔石窟,其中第17窟和第48窟系东汉末期(公元3世纪)开凿,它们是我国最早的佛教石窟。克孜尔石窟群位于明屋达格山和雀尔达格山两山之间的悬崖上。。克孜尔石窟的历史特点 截止2001年5月,克孜尔石窟已编号的有236个,按自然区域分为谷东区、谷西区、谷内区、后山区,绵延约3公里,根据相关艺术测定则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最能体现克孜尔石窟建筑特点的是中心柱式石窟,它分为主室和后室。据介绍,石窟主室正壁为主尊释迦佛,两侧壁和券顶则绘有释迦牟尼的事迹如“本生故事”等。看完主室后,应按顺时针方向进入后室,观看佛的涅盘像,然后再回到主室,抬头正好可以观看石窟入口上方的弥勒菩萨说法图。克孜尔石窟壁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菱格构图。在其中一个石窟,记者看到,每个菱形格里绘一个“本生故事”。莫高窟是以连环画的形式来表现“本生故事”的情节,克孜尔石窟则是一图一故事,每幅图都是从一个“本生故事”中选取最典型的一个情节,以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或动物为构图中心,四周辅以其他必要的人物、动物和背景等。克孜尔石窟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艺术背景,令人驻足良久,令人浮想联翩。但是,石窟处处满目疮痍,却实在令人心痛,令人惨不忍睹:放置释迦佛的拱型佛龛里空空如也;壁画上所有佛像左半边袈裟均被剥走-因为它是金箔制成的;甚至整壁整壁的壁画被人揭走,只在洞壁上留下斑斑斧凿的痕迹-19世纪末20世纪初,。龟兹的艺术 新疆龟兹为西域古国之一,张骞出使西域后,始为内地所知,其实当时早已立国多年。龟兹的人种为白色的雅利安类型,其形象可以惟妙惟肖地从一个南北朝时期木质舍利盒上所绘的《作乐图》上看到。因为王族姓“白”,有时又译为“帛”,龟兹人内迁后也都跟从王姓,姓“白”或“帛”。龟兹人的内迁始于西汉,晚至唐朝中期,规模时大时小,人数或多或少。他们迁入内地,始则聚居于一两个地方,后因各种原因,逐渐扩散至大河南北。内迁的龟兹人先后涌现了许多风流人物,为开发我国北方地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阿克苏区拜城县克孜尔千佛洞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苻坚之大将吕光灭龟兹,将龟兹乐带到凉州。吕光亡后,龟兹乐分散。后魏平定中原,重新获得龟兹乐。到了隋代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土龟兹》等三部。隋文帝开皇初(581年)定令置《七部乐》:《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开皇中(590年),龟兹乐器大盛于朝野。当时著名乐师有曹妙达、王长通、李士衡、郭金乐、安进贵等人,精通龟兹弦乐、管乐,新声奇变,公王之间,争相慕尚。隋大业中(611年)隋炀帝定《九部乐》:。

#克孜尔石窟#考古#龟兹#文物#莫高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