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动作电位产生时,峰电位的降支是不是就是复极化的过程?整个动作电位发生的原理 过程 还有离子通道的变化 动作电位产生过程超极化

2020-10-09知识6

为什么膜电位去极化才有可能形成动作电位,而超极化就不行? 这是因为在超极化的时候,形成动作电位所必须的离子通道(电压依赖型)处于无法激活的状态,再大的刺激也无法形成动作电位.在去极化后,膜电位处于静息状态,离子通道可以被激活.才有可能形成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产生时,峰电位的降支是不是就是复极化的过程?整个动作电位发生的原理 过程 还有离子通道的变化 动作电位产生过程超极化

动作电位的形成及恢复过程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xxl198410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动作电位由峰电位(迅速去极化上升支和迅速复极化下降支的总称)和后电位(缓慢的电位变化,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组成。峰电位是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通常意义的动作电位主要指峰电位。动作电位的幅度约为90~130mV,动作电位超过零电位水平约35mV,这一段称为超射。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一般历时约0.5~2.0ms,可沿膜传播,又称神经冲动,即兴奋和神经冲动是动作电位意义相同。1.形成条件①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膜外,而细胞外钠离子、钙离子、氯离子高于细胞内,这种浓度差的维持依靠离子泵的主动转运。(主要是钠-钾泵(每3个Na+流出细胞,就有2个K+流入细胞内。即:Na+:K+3:2)的转运)。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例如,安静时主要允许钾离子通透,而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时又主要允许钠离子通透。③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阈刺激或阈上刺激。2.形成过程(1)动作电位上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433623830升支大于或等于阈刺激→细胞部分去极。

动作电位产生时,峰电位的降支是不是就是复极化的过程?整个动作电位发生的原理 过程 还有离子通道的变化 动作电位产生过程超极化

动作电位产生时,峰电位的降支是不是就是复极化的过程?整个动作电位发生的原理 过程 还有离子通道的变化 整个动作电位首先是由极化状态(静息电位)-70mV,发生去极化(上升支)到达锋电位30mV,然后开始降支,降支一直降到-70以下约-90mV(超极化),然后回升到-70mV的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产生时,峰电位的降支是不是就是复极化的过程?整个动作电位发生的原理 过程 还有离子通道的变化 动作电位产生过程超极化

为什么膜电位去极化才有可能形成动作电位,而超极化就不行? 你要搞懂了,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外正内负就是膜电位。即静息电位。也成为极化。注意:这是三个同义词。去极化就是把外面和内面的电位都给弄没了。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超极。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的机制)? 当细胞接受到百外界刺激时,钠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钠离子瞬间大量内流,这使得静息电位减小乃至消失,称为去极化过度程;钠离子进一步内流可以形成瞬间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称为质膜的反极化,当钠离子内外平衡时,动作电位随即达道最问大值;在钠离子大量进入细胞时,钾离子通道逐渐打开,钠离子通道从失活到关闭,答钾离子通道完全打开,这时钾离子的大量外流使得质膜再度极化,以至于超过原来的静息电位,此内时称为超极化;超极化时膜电位又恢复至静息电位。这期间,钠离子通道经历了关闭态-开放态-无活容性态-关闭态的变化过程。

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K+外流,可引起()。A. 极化B. 去极化C. 反极化D. 复极化E. 超极化 正确答案:D

#静息电位#膜电位#动作电位#去极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