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材料成本 递延所得税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费用都怎么理解呢?通俗一点的解释。

2020-10-08知识10

“递延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收益”是什么关系? “递延所得税收益”和“递延所得税费用”都是“所得税费用”科目的明细科目,如果账面价值大于计税价值,那么就是说明应该补税了,所以是递延所得税负债,要是账面价值小于计税价值,那么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有如下公式帮助你理解:1、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2、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3、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这个公式得出的正数,就是递延所得税费用;负数,就是递延所得税收益。上述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的必须是“所得税费用”,这样才会影响递延所得税费用或递延所得税收益。扩展资料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根据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产生的所得税。

递延收益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吗 递延收益科目核算企业2113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5261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4102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即递延收益属于未1653来的收益,在故本期属于负债。对于递延所得税就是因为此时确认了递延收益,是会计上确认的而对于税法是不认可递延收益的,所以说在初始确认的时候其递延收益的账面价值就是确认的金额,而计税基础是零,所以说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以后每一期分摊递延收益就是逐渐的转回其账面价值,那么就是账面价值逐渐的接近了计税基础,所以说后期确认递延收益转入到损益的时候也要相应的将其原来的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予以转回。

长期股权投资为什么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长期股权投资不确认递延所得税主要是因为如果现在确认,这个长期股权投资又是长期持有的,所以未来期间是不会转回的,所以不能确认。1、对于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来说。

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以及所得税费用有什么区别 当期所得2113税,递延所得5261税以及所得税费用在行程原因、4102计算方式和所属会计科目的项目上都有所不同1653。1、形成原因不同当期所得税是从税法角度计算的当期利润,当期确认的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形成的原因更多是由于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之间存在的暂时性差异导致的。所得税费用是用资产负债表中的利润表的会计角度去计算的所得税费用。2、计算公式不同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3、所属会计科目的项目不同当期所得税的科目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递延所得税应当按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参考资料来源:-递延所得税参考资料来源:-所得税费用参考资料来源:-当期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有什么区别?哪位有经验?

为什么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递延所得税

#资产计税基础#利润表#计税基础#所得税费用#递延收益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