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过渡元素的氧化态 d区元素氧化态的变化

2020-10-08知识8

氧化数如何计算 1、在单质中,元素的氧化数为2113零。52612、在离子化合物中,元素4102原子的氧化数等于该元素单原子离子的电荷数。3、在结1653构已知的共价化合物中,把属于两原子的共用电子对指定给两原子中电负性较大的原子时,分别在两原子上留下的表观电荷数就是它们的氧化数。例如,在H2O中,氧原子的氧化数为-2,氢的为+1。对于同种元素两个原子之间的共价键,该元素的氧化数为零。如该化合物中某一元素有二或二以上个共价键,则该元素的氧化数为其各个键所表现的氧化数的代数和。4、在结构未知的共价化合物中,某元素的氧化数可按下述规定由该化合物其他元素的氧化数算出,这个规定是:分子或复杂离子的总电荷数等于其中各元素氧化数的代数和。扩展资料化合价与氧化数的开心“化合价”是一个与物质结构和化学键有关的概念,它反映原子结合成化合物时形成离子的电荷数(电价)或者形成共价键的个数(共价),因此,只能是整数。而“氧化数”则是根据人为制定的规则计算出来的,它反映的是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表观电荷数(或者形式电荷数),而不必考虑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类型。因此,氧化数可以为整数、分数和零。比如四氧化三铁,确定铁元素的化合价要考虑到电子得失情况:。

过渡元素的氧化态 d区元素氧化态的变化

d区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副族元素,即第3至第12列元素。这些元素中具有最高能量电子是填在d轨道上的。这些元素有时也被称作过渡金属。元素周期表中d区元素的通性①它们都是金属,具有熔点高、沸点高、硬度高、密度大等特性,而且有金属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好,不同的过渡金属之间可形成多种合金。②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中可能有成单的d电子,电子的自旋决定了原子或分子的磁性。因此,许多过渡金属有顺磁性,铁、钴、镍3种金属还可以观察到铁磁性。可用作磁性材料。③ 过渡元素的d电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参与化学键的形成,可以表现出多种的氧化态。最高氧化态从钪、钇、镧的+3一直到钌、锇的+8。过渡元素在形成低氧化态的化合物时,一般形成离子键,而且容易生成水合物;在形成高氧化态的化合物时,形成的是共价键。④过渡元素的水合离子在化合物或溶液中大多呈显一定的颜色,这是由于具有不饱和或不规则的电子层结构造成的。⑤ 过渡元素具有能用于成键的空d轨道以及较高的电荷/半径比,都很容易与各种配位体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过渡金属大多有其独特的生产方法:电解法、金属热还原法、氢还原法和碘化物热分解法。

过渡元素的氧化态 d区元素氧化态的变化

p区各族元素由上至下氧化态的变化规律有何不同,相对论效应解释 从左到右氧化性变高,从上到下变低

过渡元素的氧化态 d区元素氧化态的变化

碳碳双键有什么电子效应 电子效应,在大多数反应中,由于取代基(与氢原子相比)倾向于给电子或是吸电子,使分子某些部分的电子密度下降或上升,使反应分子在某个阶段带有正电荷(或部分正电荷)或。

过渡元素的氧化态 过渡元素最外层s电子和次外层d电子可参加成键,所以过渡元素常有多种氧化态。一般可由+Ⅱ依次增加到与族数相百同的氧化态(ⅧB族除Ru、Os外,其它元素尚无+Ⅷ氧化态)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氧化态首先逐渐升高,度随后又逐渐降低。随3d轨道中电子数的增加,氧化态逐渐升高;当3d轨道中电子数达到5或超过5时,3d轨道逐渐趋向稳定,高氧化态逐渐不稳定(呈现强氧化性),此后氧化态又逐渐降低。三个过渡系元素的氧化态从左到知右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第二、三过渡系元素的最高氧化态表现稳定,而低道氧化态化合物并不常见。同一族中从上至下,高氧化态趋向于比较稳定-和主族元素不同。

#碳碳双键#电子#分子和原子#氧化数#电子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