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水镜先生为何说不得其时 三国中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是什么意思?

2020-10-08知识7

水镜先生为何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也”?

水镜先生为何说不得其时 三国中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是什么意思?

三国中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遇到了刘备这样的明主,但是他出生在一个乱世之中,一生操劳是在所难免的,最后诸葛亮无功而返,病死五丈原也说明了这一点。诸葛亮一心为大汉尽忠,但是他尽忠的时候,大汉其实已经是一个空壳子了,而且当时曹魏、孙吴的政权都是非常强大的,如果诸葛亮要实现自己兴复汉室的目标,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这就是所谓的未得其时。这句话中的,孔明未得其时,并不仅仅是指诸葛亮投奔刘备的时间。未得其时中的这个“时”字指的是天时中的时,是诸葛亮出山没有天时这一优势。正是因为他没有天时这一优势,所以他六出祁山都没有成功,最后还病死在了五丈原上,最后落得个出身未接身先死的悲壮结局。拓展资料:水镜先生一般指司马徽(道家代表人物),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司马徽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等人,受到世人的敬重。参考资料:司马徽(道家代表人物)-

水镜先生为何说不得其时 三国中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孔明出山时,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但不得其时? 原因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亮虽然得到了一个好的主公,却没有得到一个好的时机啊。隆中对中就说明了情况,曹操已经占领了中原大地,大半的天下呢,孙权有占领了江东,小半的天下。一盘算,还剩下小半的天下,就是荆州和益州。这就意味着施展的空间基本被限制住了,曹操如果有天时,孙权有地利,蜀国复杂的政权格局,刘备显然没有人和。天下诸侯,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6303734不止有刘备一个枭雄。正因为有曹操和孙权这样的人在,他们的地盘是动不得的,刘备才被限制住了。扩展资料水镜先生举荐诸葛亮:刘备,是原来汉室的后裔,他先前参加过镇压黄巾起义,后来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但是此时刘备手下人才匮乏,只有武将,没有谋士和治国人才,所以此时的刘备的力量的非常弱小的。刘备只好屈身于刘表的麾下,寻求庇佑。但是受到蔡夫人的记恨,派蔡瑁杀备,刘备的的卢马月檀溪之后,逃脱追杀。而且很幸运地遇到了当时的隐居的名士司马徽,司马徽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其实在此之前,刘备就听徐庶说过诸葛亮这个人,只是一只未得机会去请。这次遇见司马徽,司马徽对刘备说:“一般的儒生俗士,怎么看得懂天下大势呢?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刘备问。

水镜先生为何说不得其时 三国中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水镜先生说诸葛亮只得其主不得其时

为什么水镜先生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其实是说太早了,当时形势还不稳定.刘备以在野身份客居荆州,身边是一无粮草二无士兵,况且身旁仅有数将,还不具备走向天下的时机.因为水镜先生司马徽是诸葛亮的启蒙老师,也算一位王佐之才,他和孔明,庞士元,徐元直,司马仲达及周公瑾等谋士一样,深知此时若真以兴复汉室为目标,无异于逆天而行,因为当时汉朝气数已尽,早已无复兴之望.所以当时诸葛亮可以说是极不情愿的投靠刘备,但是老师司马徽与挚友徐庶极力推荐,加上刘皇叔三顾之恩也不可推辞.所以天时过早(本就是逆天而为),地利还没有,人和也处于劣势.如此一来刘备怎能成功.所以说诸葛亮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得其主不得其时”

三国水镜先生为何说诸葛亮得其主而不得其时? 司马懿父子被困于上方谷眼看就要被大火烧死,却天降大雨下大雨,随后诸葛亮说了一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所以 三国水镜先生为何说诸葛亮得其主而不得其时。

水镜先生为何说孔明“只得其主,不得其时”?

#刘备#三国#刘备玄德#蜀国#三国人物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