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标准差 百分等级心理学 心理学中的Z分数是什么?

2020-10-08知识3

有一学生的成绩低于平均成绩一个标准差,请问他在该班的百分位点.答案是16%.求原因. 假设该班的成绩符合正态分布,查正态分布表(单侧检验),你应该是学心理学或者统计的吧,正态分布表在统计书后面的附录有.正态分布表中,Z是Z分数单位(标准分数),Y是正态分布曲线的纵轴高度,P是概率(正态分布曲线下的概率面积).一学生的成绩低于平均成绩一个标准差,也就是说当低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时,该点在正态分布曲线下所占概率是多少,当Z等于1.00时,P就等于0.34134,因为是单侧检验,也就是说比他成绩高的人是0.5+0.34134,比他成绩低的也就是他在该班的百分位点,就用1-(0.5+0.34134)约等于0.16,如果观察曲线,也可直接用0.5-0.34134约等于0.16.具体的理论解释说来话长,你应该了解标准差的概念,百分位点的概念,正态分布的概念,以及正态分布曲线.百分位数,又叫百分位点.它是指量尺上的一个点,在此点以下,包括数据分布中全部数据个数的一定百分比.正态分布和正态分布曲线具体理论比较复杂,可参考统计书.

关于心理学百分等级的算法! 标准z分数=(7-10)/3=-1.0 然后你去找标准正态分布表 http://www.docin.com/p-53507140.html这里有一份百 看最左边那一列 因为表上是没有负值的,但也没关系,由于正态。

关于心理学百分等级的算法! 标准z分数=(7-10)/3=-1.0 然后你去找标准正态分布表 http://www.docin.com/p-53507140.html 这里有一份 看最左边那一列 因为表上是没有负值的,但也没关系,由于正态分布是对称的,所以你找1.0,对应值是0.8413,然后用1-0.8413约等于0.16,也就是16%啦~

心理咨询师技能考试中,WAIS-RC中,算术百分等级计算公式? 不用公式,记住50是平均数10,84是加一个标准差+3,即13;98加两个标准差同样的,16是减一个标准差,2是减两个标准差

如果一个人在韦氏智力测试中得分低于平均分一个标准差,那么他的智商得分的百分等级是

请问百分等级计算公式怎么算?

正确答案:A解析:常态化过程主要是将原始分数转化为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常态分布上相应的离均值,并可以表示为任何平均数和标准差。常态化通常用在当原始分数。

心理学中的Z分数是什么? 心理学上的和统计学一样z分数(z-score),也叫标准分数(standard score)是一个数与平均数的差再除以标准差的过程。z分数可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给定分数距离平均数多少个标准差?在平均数之上的分数会得到一个正的标准分数,在平均数之下的分数会得到一个负的标准分数。z分数是一种可以看出某分数在分布中相对位置的方法。z分数能够真实的反应一个分数距离平均数的相对标准距离。如果我们把每一个分数都转换成z分数,那么每一个z分数会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具体分数到平均数的距离或离差。将成正态分布的数据中的原始分数转换为z分数,我们就可以通过查阅z分数在正态曲线下面积的表格来得知平均数与z分数之间的面积,进而得知原始分数在数据集合中的百分等级。一个数列的各z分数的平方和等于该数列数据的个数,并且z分数的标准差和方差都为1.平均数为0.

百分等级计算公式怎么算 百分等级心理测2113量学中的术语,是应用最5261广的表示测验分数4102的方法。一个测验分数的1653百分等级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因此,85的百分等级表示在常模样本中有85%的人比这个分数要低。换句话说,百分等级指出的是个体在常模团体中所处的位置,百分等级越低,个体所处的位置越低。百分等级的计算关键在于确定在常模团体中分数低于某一特别分数的人数比例,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未分组资料的百分等级计算,公式为:pr=100-{(100r-50)/n|},其中r是原始分数排列顺序数,n是指总人数(样本的总人数)。例如小东在30名同学中语文成绩是80分,排列第5名,则其百分等级为:pr=100-{(100*5-50)/30}=85百分等级为85即指,在100名被试中,语文成绩低于小东的80分的有85人。另一种是分组资料的百分等级求法,虽然计算方法不同,但其百分等级的意义与未分组资料一样。

WAIS-RC如何叛定测验成绩高于常模平均水平 心理咨询师考试,选B,韦氏测验采用的标准二十分常模,平均数10,标准差3,积分量表分是13分,所以高出常模平均数(10)一个标准差(3).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本章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一、识记(一)测量的定义:P2测量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二)测量的基本要素:P4任何测量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测量的参照点和测量的单位。(三)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P6—7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征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二、领会(一)测量量表的4种类型:P5命名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二)心理测验的4个基本条件:P9—121、行为样本 2、标准化 3、难度或应答率 4、信度和效度(三)心理测验的5种不用分类:P12—141、按测量对象所作的分类: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2、按测量方式所作分类:个别测量、团体测量3、按测验内容的形式所作的分类: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4、按测验功能所作的分类:成就测验与预测测验、难度测验与速度测验、描述测验与诊断测验5、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分类:常模参照测验、目标参照测验、潜力参照测验第二章。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