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二向色镜的原理是什么? 二向色性物质 百度文库

2020-10-08知识8

二向色镜的原理是什么? 二向色镜的原理是在其内放置一无色方解石(冰洲石),以将光线分解成两垂直振荡的光,而透过二向色镜分别观察这两光线的颜色。二向色镜右下角的那一端是要靠接观测物的,另一端靠接在眼睛;接物端有放大镜,可较清楚地观察观测物。二向色镜是最常用来验证双折射的仪器。就如同其名,二向色镜是用来检验宝石有无二向色性的仪器.由于只有双折射宝石具有二向色性,因此若能检验出二向色性,则可证明所检测者,是双折射宝石.反之不一定成立,检测不出二向色性的样本,有两种情况,可能其为单折射宝石,或者其虽为双折射宝石,但其二向色性过弱。当正常白光透过双折射宝石时,会被分解成两束彼此垂直振荡的光线,由于二向色性的原理,这两束光线的颜色可能不同,但混合起来一起进入人眼,就是宝石的颜色,人的眼睛可没有办法将这两光束区分开来,因而要借助二向色镜;二向色镜内的方解石是自然界中,双折射效应最大的矿物,其会将射出宝石的两束光线,再次分离开,再借着二向色镜内的光学反射导引,将这两束光线分别投射到两块不同区域,而使用者只要借着观察到这两块区域的颜色是否不同,便能确认宝石是否具有二向色性,也就能推论宝石是否具有双折射了。简单的归纳。

什么是物质现象? 物质是一种客观实在,意识不是物质,是不包含在客观实在里面的.意识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范围很大,你想得出来的任何都是“存在”的,这种存在的“东西”包括物质和意识.所以客观实在包含在客观存在中.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颜色 1.红色:Fe(SCN)2+(血红色5261)Cu2O(砖红色4102)Fe2O3(红棕1653色)红磷(红棕色)液溴(深红棕色)Fe(OH)3(红褐色)I2的CCl4溶液(紫红色)KMnO4-(紫红色)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粉红色).2.橙色:溴水K2Cr2O7溶液溴,溶于有机溶剂中橙色或橙红色甲基橙在pH3.3~4.4的溶液中呈橙色3.黄色:AgI(黄色)AgBr(浅黄色)K2CrO4(黄色)Na2O2(淡黄色)S(黄色)FeS2(黄色)久置浓HNO3(溶有NO2)工业浓盐酸(含Fe3+)Fe3+水溶液(黄色)久置的KI溶液(被氧化成I2)4.绿色:Cu2(OH)CO3Fe2+的水溶液FeSO4·7H2OCl2(黄绿色)F2(淡黄绿色)Cr2O35.蓝色:Cu(OH)2CuSO4·5H2OCu2+的水溶液I2与淀粉的混合物.6.紫色:KMnO4(紫黑色)I2(紫黑色)石蕊(pH=8-10)Fe3+与苯酚的混合物7.黑色:FeOFe3O4FeSCuSCu2SAg2SPbSCuOMnO2C粉.8.白色:Fe(OH)2AgOH无水CuSO4Na2ONa2CO3NaHCO3AgClBaSO4CaCO3CaSO3Mg(OH)2Al(OH)3三溴苯酚MgOMgCO3绝大部分金属等.9.灰色:SeFe(OH)2变成Fe(OH)3的中间产物灰绿10.棕色:CuCl2晶体棕黄色FeCl3晶体棕红色11.金色:铯、金12.褐色:Ag2O溶解了溴的溴苯碘酒说明:①元素基本上按周期表的族序数排列②物质。

高中常见气体或者物质的颜色

二向色镜的原理是什么?

OF2是什么物质?有什么性质? 二氟化氧,2113OF2,主要用于氧化氟化反应,5261氧化性极强,助4102燃,剧毒,有极其强烈1653的刺激性和腐蚀性。O:+2价 F:-1价,为无色、几乎无味的剧毒气体,液化后呈淡黄色。由于二氟化氧在常温下就能与干燥的空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和具有霉臭味的无色气体三氟化氮通常见到的二氟化氧为一种棕黄色恶臭气体。2F2+2NaOH=2NaF+H2O+OF2是制备方程式、其他不知道的可以追问,请给分,谢谢

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哪些致病物质

二向衰减( diattenuation )和二向色性( dichroism )之间有什么区别? 大部分晶体在自然光入射的情况下产生的o光和e光的强度相等。但是,也有一些晶体对两支折射光的吸收相差很大,这种性质叫做二向色性。利用晶体的二向色性可以制作偏振片。二向色性是指物质对光的吸收系数依赖于入射光的偏振状态。早在1815年拜厄特(Biot)就发现了电气石晶体的二向色性(dichorism)利用它制造出第一批电气石起偏器。

为什么有些物质有二向色性 能否电离和是否溶于水是不相关的。从微观上来说,能电离是因为在水中,在水分子的冲击下,原本能量很高的化学键断裂,使分子成为阴阳离子,而造成了电离。这种“水分子的冲击”,既包括分子热运动的撞击,也包括极性分子的吸引。所以初中化学说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水分子有强极性。(楼主是高一吧?极性的概念以后会学到。而能否溶解e69da5e6ba90e799bee5baa631333337623531于水却是取决于这种物质与水的“亲密性”。所谓“相似相溶”。如果一种物质与水不“亲密”,不“相似”,那么它就可能不“相溶”。但是这与它是否受到水分子的冲击无关。(严格说来,溶解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很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些深层次的机理甚至今天也得不到解释。这里就简单解释一下了)举个离子,硫酸钡,难溶于水。这是因为硫酸钡本身的结构注定了它与水的“不亲密”。但是硫酸钡间的离子键能量比较高,而水又有强极性。在水的吸引下溶解于水的那一小部分硫酸钡可以完全电离。所以硫酸钡不溶于水,但是是强电解质—因为它溶于水的那一部分可以完全电离。它能电离是因为它本身键能高,水分子又有强极性。可是这些并不能成为它能大量溶解的理由。电离发生在溶解之后。电离。

H2S是什么物质 标准状况下是一种2113易燃的酸性气体,5261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4102,浓度极低时便有臭味,有1653剧毒(LC50=444ppm),其水溶液为氢硫酸。分子量为34.08,蒸汽压为2026.5kPa/25.5℃,闪点为℃,熔点是-85.5℃,沸点是-60.4℃,相对密度为(空气=1)1.19。能溶于水,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燃点为292℃。硫化氢为易燃危化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硫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扩展资料一、硫化氢的物理性质1、燃点:260℃,饱和蒸气压:2026.5kPa/25.5℃,溶解性:溶于水(溶解比例1:2.6)、乙醇、二硫化碳、甘油、汽油、煤油等。临界温度:100.4℃,临界压力:9.01MPa。2、危险标记:2.1类易燃气体,2.3类毒性气体,有剧毒。3、颜色与气味:硫化氢是无色、剧毒、酸性气体。有一种特殊的臭鸡蛋味,嗅觉阈值:0.00041ppm,即使是低浓度的硫化氢,也会损伤人的嗅觉。浓度高时反而没有气味(因为高浓度的硫化氢可以麻痹嗅觉神经)。用鼻子作为检测这种气体的手段是致命的。4、相对密度:为1.189(15℃,0.10133MPa)。它存在于地势低的地方,如地坑、地下室里。如果发现处在被告知有硫化氢存在的地方,那么就应。

#蓝宝石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