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矿产资源量 储量 求解:保有储量、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具体是什么意思?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谢谢~

2020-10-08知识9

什么是资源量,储量基础,储量 资源总量:可开发的资源总量,包括二级边界品位;保有储量:可开发的工业品位的总量;基础储量:可开发的工业品位和一级边界品位;资源量:包括矿区外围附近的边界品位。通俗得说:基础储量表示地质勘探程度较高,可供企业近期或中期开采的资源量;保有储量是基础储量中可以立即经济开采利用的;而资源量则是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主要是预测和推断的资源量;资源总量=资源量+基础储量。

什么是矿产资源储量? 矿产资源储量,是指经过矿产资源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所获得的矿产资源蕴藏量的总称。矿产资源储量报告,是指综合描述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及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包括矿产资源储量的各类勘查报告、闭坑地质报告以及矿产勘查和矿山生产、水源地建设阶段用于筹资、融资、探矿权或者采矿权转让过程中说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关资料。

国土资源部等五部门关于颁布《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的通知状态:有效发布日期:1999-07-15生效日期:1999-07-15发布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

求解:保有储量、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具体是什么意思?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谢谢~ 保有储量和储量是一个概念。我用数学公式描述帮助理解:公式一:基础储量(reserve base)+资源量=查明资源量(identified resources)公式二:储量+损失(设计、采矿)=基础储量公式三:可采储量+预可采储量=储量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在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当时,经过了对经济、开采、选冶、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及相应修改,结果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数量表述,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又可分为可采储量和预可采储量。基础储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包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是经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末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勘查而末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哪位资深人士 急需了解,矿产资源量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依据经过矿产勘查所获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和经相应的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不同经济意义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

铁矿资源储量122b+33是什么意思 122b+33?可能是122b+333吧?2113你可能没有抄全。这是5261对矿产资源级别或4102者说是分类的一种表示方法,详细情1653况一两句说不清楚,给你贴某矿种的勘查规范片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8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8.1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8.1.1 地质可靠程度8.1.1.1 预测的:是指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在具有初步的数据并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时,才能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8.1.1.2 推断的: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等,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部分。矿体的连续性是推断的。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有限,可信度较低。8.1.1.3 控制的:是指对矿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8.1.1.4 探明的: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确定,矿产资源。

非金属矿产资源量/储量的分类系统 经过矿产勘查所获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和经相应的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不同经济意义是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据此分为资源量、基础储量、储量三大类16种类型,分别用三维形式(图2-1)和矩阵形式(表2-1)表示。图2-1 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三维框架图表2-1 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为了把旧标准的储量转换成新标准的资源储量,国土资源部于1999年制定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套改技术要求》方案,对新旧标准资源储量套改做了明确规定。根据该方案的有关规定,对于现在开采矿区的新旧标准资源储量对比归纳如下(表2-2)。一、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1.地质可靠程度地质可靠程度反映了矿产勘查阶段工作成果的不同精度,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四种。表2-2 新旧标准资源储量对比表探明的是指在工作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高。控制的是指对工作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

矿产资源量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固体矿产资什么是矿产资源储量由于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是定量评价矿产资源的基本准则,它既是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资源预测和国家资源统计、交易与管理的统一标准,又是国家制定经济和资源政策及建设计划、设计、生产的依据,因此各国都对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给予了高度重视。虽然各国都是基于地质可靠性和经济可能性对资源与储量进行定义和区分,但具体分类标准各不相同。我国于1999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GB/T177766-1999)是我国固体矿产第一个可与国际接轨的真正统一的分类。1)分类依据(1)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分别对应于勘探、详查、普查和预查四个勘探阶段。① 探明的:矿床的地质特征、赋存规律(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连续性依照勘探精度要求已经确定,可信度高;② 控制的:矿床的地质特征、赋存规律(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连续性依照详探精度要求已基本确定,可信度较高;③ 推断的: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了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括。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8.2.1 储量经过详查或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控制的或探明的矿产资源,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表明当时开采是经济的,并扣除了设计和采矿损失量。储量是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储量又可分可采储量(111)、预可采储量(121)和预可采储量(122)三种。8.2.2 基础储量经过详查或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控制的或探明的矿产资源,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未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量。根据经济意义的不同,基础储量分为经济基础储量和边际经济基础储量。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经济基础储量又分为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和控制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2b),与可采储量中三个类型呈对应关系。边际经济基础储量又分为探明(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和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三种。8.2.3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根据经济意义不同,分为次边际经济资源量、内蕴经济资源量和经济意义未定的预测资源。

#采矿#可行性研究#地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