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毛宗岗的人物简介 毛宗岗父

2020-10-08知识13

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的作者简介 毛宗岗(生卒年不详),字序始,号孑庵,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他评点的著作为《三国志演义》。他的父亲毛纶,字德音,号声山,曾尝批评《琵琶记》,被称为“第七才子书”。曾仿效金圣叹删改《水浒传》的作法,得《三国演义》古本,对罗贯中原著进行删改,并在章回之间夹写批语,题为“圣叹外书”、“声山别集”,又伪作金圣叹序冠于卷首,名为第一才子书。此即120回本,它取代旧本广为流行。毛宗岗本《三国演义》在情节上变动很大,不仅有增删,还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与原著比较,尊刘抑曹的正统观念和天命思想明显加强,在表现技巧、文字修饰方面也有提高。据记载,此书系毛宗岗与其父合作评改。毛氏父子修改和评定的《三国志演义》,较之原作,艺术性有所增强,他们的文艺理论思想也得到很直接的体现。其文艺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三国志演义》小说的评点中,他们对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认识,对小说艺术结构的认识以及关于小说艺术形象的塑造等问题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对后世小说创作和欣赏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中国文艺理论史上还是有一定的地位。

毛宗岗的人物简介 毛宗岗父

毛宗岗批三国都有哪些有趣的点评? http:// xshx23.blog.163.com/blo g/static/77700620121012113340431/ 链接失效了,各位还是去买书吧。2016年末开房夜写于家中。? 140 ? ? 33 条评论 ? ? 。

毛宗岗的人物简介 毛宗岗父

毛宗岗古书三国志是哪年代的 毛宗岗(1632~1709以后),字序始,号子庵,生于明崇祯五年,为一介寒儒。中国清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本《三国演义》在情节上变动很大,不仅有增删,还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曾仿效金圣叹删改《水浒传》的作法,假托得《三国演义》古本,对罗贯中原著进行删改,并在章回之间夹写批语,题为“圣叹外书”、“声山别集”,又伪作金圣叹序冠于卷首,名为第一才子书。此即120回本,它取代旧本广为流行。毛宗岗本《三国演义》在情节上变动很大,不仅有增删,还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与原著比较,尊刘抑曹的正统观念和天命思想明显加强,在表现技巧、文字修饰方面也有提高。据记载,此书系毛宗岗与其父合作评改。摘自网友,谢谢。

毛宗岗的人物简介 毛宗岗父

毛宗岗批本三国演义哪个出版社好 他们是父子,本身就是一体的,毛批的里面一定有毛纶毛宗岗,毛纶之子,字序始,号子庵,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为一介寒儒,卒年自当清康熙48年(1709)以后。中国清初文学批评家。茂苑(即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仿效金圣叹删改《水浒传》的作法,假托得《三国演义》古本,对罗贯中原著进行删改,并在章回之间夹写批语,题为“圣叹外书”、“声山别集”,又伪作金圣叹序冠于卷首,名为第一才子书。此即120回本,它取代旧本广为流行。毛宗岗本《三国演义》在情节上变动很大,不仅有增删,还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与原著比较,尊刘抑曹的正统观念和天命思想明显加强,在表现技巧、文字修饰方面也有提高。据记载,此书系毛宗岗与其父合作评改。

毛伦,毛宗岗父子简介

毛宗岗的人物简介 茂苑(即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仿效金圣叹删改《水浒传》的作法,得《三国演义》古本,对罗贯中原著进行删改,并在章回之间夹写批语,题为“圣叹外书”、“声山别集”,又伪作金圣叹序冠于卷首,名为第一才子书。此即120回本,它取代旧本广为流行。毛宗岗本《三国演义》在情节上变动很大,不仅有增删,还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与原著比较,尊刘抑曹的正统观念和天命思想明显加强,在表现技巧、文字修饰方面也有提高。据记载,此书系毛宗岗与其父合作评改。

《三国演义》是由毛宗岗删改而成的,为什么书的作者却是罗贯中? 可惜我国明清时代还没有《著作权法》,要不就不会害得今人还提出这样的问题来。根据《三国演义》版本嬗变的历史过程,我认为作者署名应该是:罗贯中原著、毛宗岗等改编。先说罗贯中。他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戏曲家。今存署名由他 编著的小说有数部,其中最能代表他创作成就的作品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版本众多,究竟哪个版本是最早版本呢?关于这个问题,学界多有争论,但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三国演义》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刊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回本)。由此看来,《三国演义》的原著作者是罗贯中无疑。再说毛宗岗。他是清初小说评点家,也有称做文学批评家的。他与其父毛纶仿效金圣叹评改《水浒》的做法,假托得《三国志演义》古本,对罗贯中原著大加删改,并作评点,成为至今流行的《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本。有人说毛氏父子是对罗贯中原著的修订,我认为说“修订”分量不够,应为“改编”。如上所述,把《三国演义》的作者署名为“罗贯中原著、毛宗岗等改编”是否较为公正?

毛宗岗《读三国志法》中“备之与禅,则父为帝而子为虏”中,虏字如何解释?

#金圣叹#罗贯中#文学#三国演义#毛宗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