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如何评价波拉尼奥的小说集《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波拉尼奥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2020-10-08知识5

如何用“展示,不要告诉”的写作原则看待波拉尼奥的短篇小说集《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关于这项原则我在几年前专门写过一篇博客文章(链接:http://www. bimuyu.com/blog/archive s/54511458.shtml),现将原文贴在这里,感觉这篇文字应该能回答您的问题: 。

《地球最后的夜晚》怎么样? 《地球最后的夜晚》片名来自智利小说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一本书。创作灵感来自夏加尔的画作、莫迪亚诺的小说和保罗·策兰的诗句。由毕赣自编自导,汤唯、黄觉、李鸿其、陈永忠主演。2018年5月15日在戛纳国际电影节首映;2018年12月3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地球最后的夜晚》上映前,淘票票想看人数三十多万,猫眼想看人数二十多万!能买到跨年点的电影票,然后跟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去看,一起亲吻跨年,成了很多人口号!预售票房突破1.5亿,成为2018年国内影片票房预售榜单第四。大部分观众被营销策略带进了电影院。如果说元旦档什么影片最疯狂,我相信是《地球最后的夜晚》。首映当天,观众在观影之后就给出了差评,“看不懂”、“烂片”、成了影评的关键词。上映开场时电影院满座,开场几十分钟观众走了四分之一,散场时还剩三分之一。豆瓣评分断崖式下跌,从最初的7.3分跌到6.8分再到现在3.7分,情侣们抱着看浪漫爱情片的心态去观影,却发现原来是艺术片,更是一部自己看不懂的片,感觉就是被骗了,心情不好自然大骂一番。祝大家: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如何评价波拉尼奥的小说集《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大家展开讲讲对波拉尼奥的短篇小说的理解,什么方面都行。《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书评:关于“失败”的呐喊全部被消解了 文字/刘婧 “寂寞的爱情和孤独的切口” 。

罗贝托 波拉尼奥的《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中每个故事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荒野侦探》、《地球上最后的夜晚》、《2666》这三部描写最活跃最鲜明的年青一代的作品,有着看似无形,实则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情节与作者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波拉尼奥用平淡却精准的文字变幻为一个个匪夷所思的故事.波拉尼奥的长篇营造出一个已成追忆的迷人世界,充满青春和乌托邦的理想,既独特而生动,忧伤而无法遏抑,而这本《地球上最后的夜晚》则是对长篇的浓缩,内容也是关于坚持信念、自由与青春.我们都曾经有过勇敢追梦的浪漫情怀,或是希望自己曾经拥有过.“我梦想我是一个年迈多病的侦探,去寻找那些已经迷失了很久的人们.有时我偶然看向镜中,认出了罗贝托·波拉尼奥.”这是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诗作《一条通往文学的小径》中的句子,他以极其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了他的自画像:一位年老的侦探,寻找迷失的人性与理想.当波拉尼奥知道自己即将死亡,他曾经开玩笑说:“我的名声在死后.”他说这个感觉有些像永远无法被击倒的罗马角斗士.2003年,罗贝托·波拉尼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因肝脏功能损坏,于五十岁的盛年去世.他留下了十部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三部诗集.波拉尼奥从十八岁就开始写作,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更是埋首于创作,基本上一年出版一部作品,有时候还更多。.

#小说#文学#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