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并比较《大乘起信论》和《成唯识论》中的阿赖耶识(阿黎耶识)概念 好像很有趣呀,
大乘起信论的简介 全书分因缘分、立义分、解释分、修行信心分和劝修利益分五部分,把大乘如来藏思想和唯识说结合为一;阐明“一心”、“二门”、“三大”的佛教理论和“四信”、“五行”的修持方法。一心,即如来藏心。万法源出于此,包摄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二门,指心真如门(清净)和心生灭门(污染)。心真如门有离言、依言两种;心生灭门分流转、还灭二门。三大,谓体大、相大、用大。“体”即本体,又名真如,于中一切法平等,不增不减;“相”即形相,又名如来藏,具有无量善性功德;“用”即功用,谓由此产生一切善因善果,为修证菩提妙觉之所由。四信,指相信根本真如和佛、法、僧三宝。五行,即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五种德行。中心思想为论证“如来藏”(真如)与世界万物的关系和劝人信奉大乘佛教。认为如来藏由生灭心转,实则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世界万有都是“如来藏”的显现,因而提出“真如缘起”说。劝导人们深信真如佛性和佛、法、僧三宝,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等,以获解脱。由于此书结构严整,文义通顺,解行兼重,古今学人盛行传诵,视为大乘佛教入门之书。在中国,此论传习颇广。真谛和他弟子智恺以及隋代昙延、慧远等都各造疏记。。
大乘起信论的思想 《大乘起信论》心学体系的建立首先是从“唯识”概念的明确开始。唯识学在南北朝大量涌入,各经论看法不一,特别是对“唯识”的本体论性质,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胜鬘经》等认为世界的本体是“如来藏”;《摄大乘论》等归结为“阿黎耶”(而对“阿黎耶”的理解也不一致,有时认为是“染污依”,性属不净;有时认为是“染净依”,含有一分清净等);《楞加经》等有时讲“如来藏不在阿黎耶识中”,倾向于如来藏缘起,但有时讲“如来藏识藏”却倾向于阿黎耶缘起。至于阿黎耶和如来藏的相互关系以及所指内容更是说法不一。《起信论》企图消除分歧,使“唯识”的本体概念统一起来、明确起来。它所确立的世界本体就是“众生心”。《起信论》的目的在于启发众生树立对“大乘”的“信心”。“大乘”既指通向涅盘之路,也指世间和出世间的最高本体,相当于一般大乘佛典中的“道”,实际指“众生心”。“众生心”是《起信论》所要建立的世界本体,也是众生求得解脱的根本所在。所谓“众生心”泛指一般众生共有的心性,也是各种唯识经所经常探讨的“一心”。《起信论》是这样解释的:“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万境不出一心,一心通融万境 的出处? 前半句在《大乘起信论》中有,“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此义云何?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
《大乘起信论》修“真如三昧”与禅宗“默照禅”的修法 一样吗?
急急急!!跪求《大乘起信论》的白话译文!!详细请看下面。。。。
佛在《大乘起信论》中说:\ 你之所以会有如此想法,正说明,你不知道如来在说什么,为什么你不知道呢?譬如你看电视剧,人家从第一集开始看,你却从第10集开始看,那自然你就看不懂。你要知道,《起信论》却有此说,但全部发挥在《楞严经》里。我们试来看看,楞严经的说法顺序:从卷四开始,依次是:一、审除细惑、开示三如来藏二、陈述二深疑1、如来藏本净,为何有为迁流2、五大如何周遍圆融三、如来次第除疑1﹒审明其惑2﹒无明不觉生三细3﹒境界为缘长六粗4﹒世界相续5﹒众生相续6﹒业果相续7﹒富楼那执因疑果四、开示三如来藏1﹒空如来藏—一切皆非2﹒不空如来藏—一切皆即3﹒空不空如来藏—皆非皆即、离非离即五、诸妄之因1﹒又起疑惑:实觉妙明,何因起妄?2﹒有因非妄,妄即无因(无因故妄)3﹒顿歇即菩提六、阿难起疑1﹒未解佛语而执因缘2﹒三狂缘断,即菩提心3﹒因缘自然皆是戏论4﹒斥离戏论,勤修无漏七、捐舍小乘、入佛知见凭你那句“宇宙还没有形成,哪有我们”就知道,你根本没有知道佛所说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楞严经前3卷的内容缺失,第4卷的内容不完整,因此,你仅仅只看了一句“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你就不能懂。另外,无论是《大乘起信。
谁看过大乘起信论?简单说说讲什么的? 【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一卷,马鸣造,梁真谛译。这是以如来藏为中心理论,为发起大乘信根而作的一部大乘佛法概要的论书。此论的内容分为五分:一、因缘分,二、立义分,三、解释分,四、修行信心分,五、劝修利益分。此中第一章因缘分,列举制造此论有八种因缘,即是造论缘起。第二章立义分,显示大乘的实质有二:一法,二义。法即是众生心,心能摄一切法,有心真如相和心生灭因缘相;义有体大、相大、用大三大,这是诸佛菩萨所乘,故名大乘。第三章解释分,根据立义分的法义,分三大段加以解释:一、显示正义,二、对治邪执,三、分别发趣道相。此中初段显示正义,即显示立义分所说的法义。先释心真如门,显示真如是一法界(即一切法)的总相法门体,不生不灭,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但依言说分别,有如实空和如实不空二义。次释心生灭门,显示一切法的体、相、用-即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转,它是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黎耶识。此识有觉和不觉二义;又觉中有本觉和始觉,始觉有不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四种差别。在不觉中,又有根本不觉和枝末不觉;由不觉故,生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三种细相;又由境界缘故,生智相、。
《大乘起信论》直解中\ ”拣非转识后得缘如“这是说:以不能转识成智之修行,去得证本智缘如、心境一如的真如自性。这是有能所对待,有境界,不能得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