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碱法(候氏制碱法)和氨碱法的生产流程简要表示如下图:(1)X是______,Y是______(填化学式);_____ 联碱法(候氏制碱法)和氨碱法的生产流程简要表示如下图:(1)X是_,Y是_(填化学式);联碱法(候氏制碱法)和氨碱法的生产流程简要表示如下图:(1)X是_,Y是_(填化学。
氨碱法和联碱法生产的纯碱各有什么特点 氨碱法的优点: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产品纯碱的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联碱法生产流程图中分析循环Ⅱ中是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氨碱法的生产流程中循环Ⅰ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铵盐反应生成的氨气可以循环使用,故答案为:CO2;NH3;依据两个过程中的物质发生的反应分析,联碱法母液主要是氯化铵、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Z中除了溶解的氨气、食盐外,其它溶质还有氯化铵、碳酸钠;氨碱法排出液中的溶质除了氢氧化钙外,还有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氯化钠,故答案为:Na2CO3、NH4Cl;CaCl2、NaCl。缺点:两种原料的成分里都只利用了一半,食盐成分里的钠离子(Na+)和石灰石成分里的碳酸根离子(CO32—)结合成了碳酸钠,可是食盐的另一成分氯离子(C1—)和石灰石的另一成分钙离子(Ca2+)却结合成了没有多大用途的氯化钙(CaCl2),因此如何处理氯化钙成为一个很大的负担;原料食盐的利用率只有72%—74%,其余的食盐都随着氯化钙溶液作为废液被抛弃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扩展资料:联合碱法主要反应为碳化反应。氨盐水在碳化塔中与二氧化碳作用,生成。
联碱法(候氏制碱法)和氨碱法的生产流程简要表示如下图: (1)X是______,。 (1)依据联碱法和氨碱法生成流程图分析判断沉淀池中的反应是氨气、二氧化碳、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溶解度晓得碳酸氢钠晶体;联碱法煅烧炉中是加热碳酸氢钠分解,则X为二氧化碳;氨碱法是母液中加入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循环使用;所以Y为氨气;(2)依据联碱法发生的反应,生成产物中得到母液主要是氯化铵;氨碱法的流程中排除液主要是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氯化钙;(3)流程分析氨碱法反应生成的铵盐和加入的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循环使用,不需要补充氨气;从 两个过程需要的原理和循环利用分析氨价法循环利用氨气时加入的氧化钙在反应过程中 会最终生成无用的氯化钙,联碱法反应过程中最终生成氯化铵可以做氮肥;(4)a温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b通入氨气铵根离子浓度增大促使氯化铵析出晶体,所以目的是使氯化铵更多析出;c加入食盐细粉目的是提高Cl-的浓度,促进氯化铵结晶析出;(5)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滴定过程中盐酸反映的碳酸钠物质的量结合样品质量计算纯度;
联碱法和氨碱法的异同 189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Ernest Solvay,1832-1922)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得了碳酸钠,是为氨碱法(ammomia soda process).反应分三步进行: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联碱法和氨碱法的异同 189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Ernest Solvay,1832-1922)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得了碳酸钠,是为氨碱法(ammomia soda process)。反应分三步进行: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反应生成的CO2可以回收再用,而NH4Cl又可以与熟石灰反应,产生NH3,重新作为原料使用:2NH4Cl+Ca(OH)2=2NH3↑+CaCl2+2H2O其中CO2来自于煅烧CaCO3,此法工艺简便,但食盐利用率低,且产物CaCl2用处不大而联合制碱法原理基本和氨碱法相同,只是革除了煅烧石灰石制取CO2这一步,改用氨气生产的原料气CO制取,同时在第二步中,过滤NaHCO3后的母液添加氯化钠,可以得到氯化铵此法可以充分利用反应物,食盐利用率可达96%,且氯化铵是重要氮肥缺点是设厂时纯碱厂与氨厂必须设在一块,还会产生碱渣,不过比起这个,联合制碱法扔比氨碱法要优越很多最后再说个,联合制碱法的发明者—侯德榜是咱们中国人,值得骄傲!
联碱法和氨碱法 谁的折旧比较大 河南金山、湖北宜化双环碱厂、重庆宜化、江苏华昌、石家庄双联、淮安华尔润、江苏井神、徐州丰城盐化、广东南方碱业、四川和邦等这是规模较大的,金山(3个厂)和宜化应该是联碱里总产量大的,一般除了东部沿海和青海地区的都是联碱法的碱厂,安棚中原化学是天然碱矿。
联碱法是不是比氨碱法 哪个成本低(1)NaCl+NH 3+H 2 O+CO 2=NaHCO 3↓+NH 4 Cl(2)CO 2 NH 3(3)NaHCO 3、NH 4 Cl CaCl 2、NaCl(4)不需要(5)b(6)不产生无用的CaCl 2(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