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东周为何会灭亡?周王室的土地越来越小,诸侯国的土地越来越大

2020-07-20新闻8

文|飞鱼说史

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王室子弟,功臣或古代帝王的后裔,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如果说春秋时诸侯林立,那么战国就是国家走向大一统的前奏,春秋的“乱”和战国的“战”,构成了东周的主旋律。

那么东周为何会灭亡呢?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

说白了是周王室的权势不断衰弱,导致了可以管辖的土地越来越小,而被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国却逐渐做大,可以管辖的土地面积也越来越大,在那个土地就是生产力、就是财富的年代,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权势。

所以可以说,战国时期诸侯国纷乱的战争是以争夺土地和人口为目的的。

但是分封制是一套自上而下的严密体系,周天子把土地分封给了诸侯,而诸侯也要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又要分土地给士。

那么周王室的土地随着分封越来越少,而战国七雄的土地怎么没有因为分封而变小,反而越来越大了呢?

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知道什么是分封制。

分封制起于商朝。

分封制,自商朝始,就是天子把自己的宗亲或者有功之臣,封在边远的地方为王、侯用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套制度的基础是以血缘关系为统治核心的宗法制。

商朝被周朝灭亡之后,因为周朝的国都处于中原大西北的镐京,面对辽阔的疆土,周天子觉得有点鞭长莫及,于是开始大规模的分封王族弟子和功臣为诸侯,这些被分封的诸侯,有世袭权力,但要服从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王室安全。

周王室的土地越来越小。

到了周幽王时期,为了博得褒姒一笑,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好戏,结果犬戎攻过来的时候,烽烟点起来了,诸侯却没有人来救,于是西周灭亡。

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西周灭亡,诸侯拥立周幽王的儿子为周平王,周平王为了躲避犬戎的威胁,就把都城东迁到洛邑,此时周天子的权威已经被大打折扣了,诸侯们看着周天子好欺负,慢慢也就不再朝贡,在自己的封地上当着土皇帝。

这就导致了,周王室的土地,慢慢的就没有了,因为分封出去的诸侯,自立为王,各自为政,谁会拿着自己拥有的财产,贡献给没有声望的周王室呢。

此外,周王室周围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的土地,那是垂涎三尺,于是总在想办法蚕食周王室,到了战国末期,周王室的土地只剩下了洛邑周边的百里土地,再后来被吕不韦灭掉,周朝寿终正寝。

战国七雄的土地越来越大。

说完了周王室的土地,我们再来说战国七雄的土地,这些被分封的诸侯,他们在自己的封地上享有所有的权力,说这些被分封的诸侯国是“国中之国”也不为过,此外这些土地还是世袭的。

起初,这些被分封的诸侯所占有的土地面积也并不大,嫡长子享有世袭权,而庶出之子亦会分到土地,分来分去,世袭诸侯自然不断被削弱权力,周王室对于诸侯国的驾驭也更能得心应手,这也是分封制最理想的构想。

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不能号令天下诸侯了,也就是说被分封的土地变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税负、人口等等都是诸侯自己的了,这样一来,诸侯自然想尽办法扩大自己的封地,于是乎,大国兼并小国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当然,随着诸侯实力的壮大,他们也开始贪恋权力,自己的土地也不再继续下分,因为他们都看到了晋国的灭亡,就是被卿大夫瓜分了。

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战国七雄通过对外的兼并战争,在战国中期几乎瓜分了整个中原,而且此时战争的性质已经完全有别与春秋时期的战争了,春秋时期几乎不打灭国之战,只要对方臣服,尊其为霸主,诸侯国的战争目的就达到了,也就此打住了。

但是战国时期却是以灭国之战为目的了,因为土地就那么多,只有灭了别人的国家,才能霸占别国的土地,这样才能强大自身。

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当时的土地和现在有着天壤之别,还有很多都是没有开垦的,本着开垦了就是自己的原则,这些诸侯自然会不遗余力,再加上铁质工具和牛耕的推广,土地资源得到了极大的利用。

由此而来的是以分封制为基础的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而新兴的地主阶级逐步掌握了土地的控制权,被分封的诸侯,代表的正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飞鱼说:

秦国由于保护周王室有功,被周平王分封为诸侯,随着秦国地强势崛起,加紧了对周王室土地的蚕食,到了最后周王室就剩下了洛阳周边的土地,直至被秦国灭亡,可以说周朝的灭亡正是因为分封制。

周王室土地越来越少,诸侯国土地越来越大,直至最后秦国统一华夏之后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这其实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是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的缓慢过程。

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生产关系跟不上生产力的时候,势必会发生变革,这就是历史推动着社会逐步向文明靠拢的根源所在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秦朝推行郡县制是历史的必然,为何有学者说秦朝正是因为实施郡县制而二世速亡呢,其实这是因为秦朝在推行郡县制的过程中,操之过急,激化了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导致群起而攻之。

这也是为何秦朝推行郡县制而速亡,西汉的“汉承秦制”却维持了几百年统治的根源所在了,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等。

(本文系飞鱼原创作品,抄袭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先秦时代#土地#诸侯国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