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问题,求详解,谢谢! 答案:D为碳,E为氮,X为硅,Y为硫,Z为氯解析:高中常见正四面体结构:CH4(甲烷)CCl4(四氯化碳)P4(白磷),SiH4(硅烷)注意:氨分子为三角锥型分子,不是正四面体那么D,X在高中阶段,就一定是C元素和Si元素;(1)共价键,原子晶体(2)“金属镁和E的单质可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的产物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高中常见Mg3N2与水反应(特性),所以E就是N元素;(3)“Y和Z都能形成简单离子”,P没有简单离子,那么三周期内的只有S元素和Cl元素;(4)这些元素中能形成强酸:硝酸(含氧酸,氧化性强酸)硫酸(含氧酸,强酸,浓酸强氧化性)盐酸(非含氧酸,强酸)高氯酸(六大无机强酸之首,HClO4)六大无机强酸:强酸主要指高锰酸、盐酸(氢氯酸)、硫酸、硝酸、高氯酸、硒酸、氢溴酸、氢碘酸、氯酸,其中高氯酸、氢碘酸、氢溴酸、盐酸(氢氯酸)、硫酸、硝酸合称为六大无机强酸酸性由高到底为:高氯酸,氢碘酸,氢溴酸,硫酸,盐酸,硝酸
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有什么区别,分别又是什么 相邻原子抄间以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称为原子晶体.原子晶体中,组成晶体的微粒是原子,例如金刚石、硅等。原子晶体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是共价键,共价键结合牢固,所以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硬度大,不溶于一般的溶剂。2.分子间以范德华力相互结合形成的晶体叫分子晶体.大多数非金属袭单质及其形成的化合物,如碘 I?、干冰(CO?)、大多数有机物2113其固态均为分子晶体.分子晶体是由分子组成,可以是极性分子,也可以是非极性分子.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弱,所以分子晶体具有较低的熔、沸点,硬度小、易挥发。3.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在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按照一定5261的格式交替排列,具有一定的几何外形,不同的离子晶体,离子的排列方式可能不同.离子晶体中不存在分子,通常根据阴、阳离子的数目比,用化学式表示该物质的组4102成。离子晶体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是较强的离子键.所以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沸点,常温呈固态;硬度较大,比较脆,延展性差;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1653易导电。
金属镁的晶胞是怎样的 与酸的反应: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4.与氧化物的反应:2Mg+CO2=2MgO+C(点燃)5.与空气反应:2Mg+O2=2MgO(点燃)*2Mg+CO2=2MgO+C(点燃)3Mg+N2=Mg3N2(点燃)*注。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片段组合,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⑤、⑥、⑧相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Si、⑧为Cl.(1)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Na+>Al3+>Cl-,故答案为:Na+>Al3+>Cl-;(2)非金属性N>C>Al,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酸性:HNO3>H2CO3>Al(OH)3,故答案为:HNO3>H2CO3>Al(OH)3;(3)④、⑤、⑦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一种可溶于水的化合物为Na2SiO3,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硅酸,可以看到现象: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故答案为: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4)由②和④组成质量比为3:8的化合物,该化合物中C、O原子数目之比=312:816=1:2,化合物为CO2,固态时属于分子晶体,Mg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与碳,反应方程式为:2Mg+CO2 点燃.2MgO+C,故答案为:分子;2Mg+CO2 点燃.2MgO+C;(5)反应中P元素的化合价部分降低得到P,部分升高得到H2PO3-,部分氢元素化合价降低,若生成1mol P,由方程式可知,生成H2PO3-的物质的量为1mol×42=2mol,P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3价,故转移电子为2mol×(3-1)=4mol,故答案为:4.
D.E.X.Y.Z是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 D:C(CH4)E:N(NH3)X:Si(SiH4)Y:S(H2S)Z:Cl(HCl)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O3Cl(HClO4酸性最强),HClO,HClO3,HClO4D和Y形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CS2:直线形SiC:共价键,原子晶体Mg3N2:Mg3N2+6H2O=3Mg(OH)2+2NH3↑
有机物分子中与“”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活性较大,可以与甲醛或卤代烃等发生反应. 已。 ? 醛基? 加成? 2 CH3CH2OH+2Na→2CH3CH2ONa+H2↑? HOOCCH2COOH+2C2H5OH C2H5OOCCH2COOC2H5+2H2O? Na、银氨溶液?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