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什么跑步时手机测速放在腰部和臂部速度相差很大? 陀螺仪自走误差

2020-10-07知识5

微信运动计的步数准确吗?有多大误差?

为什么跑步时手机测速放在腰部和臂部速度相差很大? 陀螺仪自走误差

如何 采用加速度计估计出陀螺仪常值偏差n呢?? 用重力校准陀螺仪,重力方向是固定的

为什么跑步时手机测速放在腰部和臂部速度相差很大? 陀螺仪自走误差

宇宙船使用的陀螺仪直径要求误差不能超过0.12微米那么0.12微米等于多少毫米等 1微米=10^(-6)m1毫米=10^(-3)m所以0.12微米等于0.00012毫米啦

为什么跑步时手机测速放在腰部和臂部速度相差很大? 陀螺仪自走误差

导航级别的陀螺仪至少需要达到什么精度? 你用第3点里面的 量程在60°/s。就OK.

用手机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能否实现惯性导航? 看到答非所问的太多,不请自来。手机上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精度太低,一般是配合gps和罗盘使用,单纯依靠手机上的陀螺仪和加速度做惯性导航不太现实。举个例子,手机上的陀螺仪芯片一小时漂移个几度十几度很正常,即便有加速度的修正,误差还是太大。而军用的激光陀螺仪,可以做到一小时漂移0.0001度。

陀螺仪的角度误差多少? 一般把陀螺仪分为激光陀螺、光纤陀螺、微机械陀螺和压电陀螺,这些都是属于电子式的,可跟GPS、磁阻芯片以及加速度计一起制造成为惯性导航控制系统[1]。现代光纤陀螺仪包括干涉式陀螺仪和谐振式陀螺仪两种,它们都是根据塞格尼克的理论发展起来的。塞格尼克理论的要点是这样的:当光束在一个环形的通道中前进时,如果环形通道本身具有一个转动速度,那么光线沿着通道转动的方向前进所需要的时间要比沿着这个通道转动相反的方向前进所需要的时间要多。也就是说当光学环路转动时,在不同的前进方向上,光学环路的光程相对于环路在静止时的光程都会产生变化。利用这种光程的变化,如果使不同方向上前进的光之间产生干涉来测量环路的转动速度,这样就可以制造出干涉式光纤陀螺仪,如果利用这种环路光程的变化来实现在环路中不断循环的光之间的干涉,也就是通过调整光纤环路的光的谐振频率进而测量环路的转动速度,就可以制造出谐振式的光纤陀螺仪。利用玻璃熔结工艺来实现反射镜和电极等的密封。采用BK-7 光学玻璃取代Zerodur 等零膨胀系数材料,为此需要建立光波在谐振器中谐振的条件,并对温度误差采取补偿

关于传感器,比如加速度陀螺仪的带宽,以及相应的采样频率比如一个模拟电压输出的加速度传感器,带宽是80hz,是否意味着信号的刷新是每秒80次呢?我如果用它测一个恒速率震动,震动频率是100hz,那是不是就是超量程了?他只能测试到震动频率是80?带宽是不是相对于输入信号来说的?如果我对这一信号采样,如果采样率是160hz,那是不是意味着我有两次的采样值肯定是一样的,忽略采样本身产生的误差.请不要复制别

为什么跑步时手机测速放在腰部和臂部速度相差很大? 这个问题需要从技术方面给你回答:跑步时手机测速这时候要看是测速方式是根据手机GPS还是内置陀螺仪数据,还是两者混合。你说的误差大的可能性应该是陀螺仪,因为GPS的精确度非常高,不会有太大的误差。而陀螺仪的话是根据内置的陀螺震动三维的数据来判定你的速度,因为放在臂部的话震动幅度及变化比较大,陀螺仪就能较为精准的记录数据,而把手机放在腰部的话,那么震动幅度和频率就较高,就只能判定为是小幅度的运动了。也就是说同样的速度下放在腰部和臂部,陀螺仪感知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便出现了误差。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在设置陀螺仪程序的时候,对陀螺仪的算法不太精确,也就是说设计的时候只对变化比较大的动作分析的比较准确,但对于小幅震动(比如放在腰间)的数据分析不够精确和准确,这时候也会出现误差。要避免这些误差,就需要对手机陀螺仪产生的数据和真实的跑步数据进行比对、模拟匹配,通过更多对陀螺仪数据的分析归类就能够精确的判断出陀螺仪产生的数据对应的是什么动作。比如说通过数据更近一步的分析就能够让数据更精准更智能,不论是放在腰间还是臂部都能判断出来,这时候的数据就可以配对相应的速度数值了,自然也就更精确了。

如何融合三个六轴IMU(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数据? 我做的校正算法与滤波呈现https:// github.com/shenshikexmu /IMUCalibration-Gesture 编辑于 2018-04-22 ? 4 ? ? 1 条评论 ? ? ? 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

#惯性导航系统#误差分析#加速度#陀螺仪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